而将相或乘牛车的原因是什么,为什么汉朝初年将相

不是汉朝想妥协,而是当时的情况逼迫汉朝不得不妥协,我们可以从匈奴和汉朝两个视角来看一波 。在建立汉朝后这些异性诸侯王成为刘邦的心腹之患,为了收回权力,原本需要休养生息的汉朝大地又开始动兵戈,汉朝整体实力只能进一步削减 。
萧何为何能始终得到刘邦的信任?

而将相或乘牛车的原因是什么,为什么汉朝初年将相


萧何,与高祖是老乡,也是沛丰人 。有点文化,为人也正直,在沛县做了一个小小的吏掾,相当于一个科级干部吧,与《水浒传》中的宋江大概一个级别 。刘邦还是个布衣平头百姓时,萧何就经常在自己的职权范围内尽力照顾和维护刘邦,给他提供种种方便 。后来刘邦当了亭长,萧何就经常与刘邦一块儿混玩 。高祖有时带队押送役夫去咸阳,同事们每人送给刘邦三百铜钱作为送行礼,萧何往往要送给他五百铜钱,总是比别人送得多 。
朝廷派到沛县来巡查工作的御史,萧何和他关系处得也不错 。御史交办的事,萧何都完成得很好,表现了很强的办事和协调能力 。御史把萧何提拔为泗水郡吏,年终考核,萧何的成绩排在第一名 。御史打算推荐萧何到咸阳工作,萧何婉言谢绝,他说他还是愿意在基层工作 。其实,这里面有两个原因,一是他清楚看到秦朝的统治离崩塌已经不远了,他不愿陪其殉葬;二是他更愿意与刘邦在一起,他觉得这个家伙虽然流里流气,但乱世即将到来,这样的人会成为振臂一呼的英雄 。
后来高祖自称沛公,斩白蛇起义,萧何毅然放弃官职,加入刘邦队伍,为其专门负责军中日常事务 。沛公称汉王后,第一个就是封萧何为丞相 。萧何这个人长期做基层工作,非常有见识 。沛公兵进咸阳,诸将都纷纷到府库中抢夺金帛财物,萧何却独自带人赶到秦朝的丞相府和御史台,把那些地图、法令、图书、档案等资料抢到手中 。后来项羽与诸侯屠城、火烧咸阳,楚汉交战,汉王之所以能对天下户口、江河关隘、军力部署,以及各地民生疾苦等信息了如指掌,全有赖于萧何抢下来的这些珍贵的第一手资料 。
如果要研究档案学的话,萧何无疑是最早的档案学家 。萧何善于识人,最大的成绩就是把韩信推荐给了汉王,汉王以韩信为大将军,所以在与秦朝、项羽的作战中始终能立于不败之地 。汉王率兵东定三秦,萧何以丞相的身份留守巴蜀,弹压地方,安抚百姓,晓谕百姓,维护稳定,源源不断供给军粮与兵员,为前线作战提供了强大的后勤保障 。
汉王二年,汉王率领众诸侯与楚军交战,萧何镇守关中,侍太子,治栎阳,大权在握 。但是,凡是出台法令规章,设立宗庙社稷,修建宫室县邑,不管大事小情,萧何都会向前方的汉王及时请示,汉王允许了才去办,有时来不及请示就先决策办理,事后再将办理结果向汉王汇报 。在关中大后方,萧何善于按照户口多少,科学征收和调配军用物资,不管有多少困难,总能及时地运送到刘邦军中 。
汉王经常打败仗,好几次都把军队、辎重丢得一干二净,但萧何每次都能及时地给汉王派去充足的兵员和物资 。有了萧何在后方的强大支援,汉王才能屡败屡战,一直坚持到最后胜利 。也正因为如此,汉王才能把关中根据地放心地交给萧何主持 。经过五年的艰苦卓绝的楚汉斗争,刘邦终于打败项羽,平定天下 。全国解放了,刘邦主持论功行赏 。
有道是,男儿有泪不轻弹,只因未到评级时 。群臣争功,争得面红耳赤,吐出来的吐沫星也知道得灌满几大桶了 。这项工作持续了一年多都没争论出个结果 。是啊,到底谁的功劳最大呀?谁才是革命斗争的第一功臣呀?这个座次表怎么排呀?最后,还是高祖一锤定音,以萧何功绩最盛,封其为酂侯,所赐的食邑也最多 。那些整天舞刀弄枪的武将们不干了,啊,我们这些人容易吗?谁不是披坚执锐,多者百余仗、少的数十仗,冲锋陷阵,攻城略地,哪个不是提着脑袋在枪林弹雨中闯出来的?哪个身上没有几个伤疤弹孔呀?萧何骑不得劣马,拉不开硬弓,一天战场都没上,只会舞文弄墨、高谈阔论动嘴皮子,现在反倒排在我们前面,这也太不合理、太不公平了吧?是啊,当年李克农被评为上将,有些人也是大惑不解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