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宫内务府负责制造御用器物的机构是什么,《甄嬛传》里的内务府到底是个啥机构

这种做法,让内务府的机构变得十分负责 。既然是“大臣”,就不能再由太监主管了,那由谁来主管内务府呢?考虑到内务府负责的都是皇帝的私事和家事,所以康熙任命皇室家奴(满族称包衣)来负责内务府 。按照清朝规例,户部跟内务府的财政收入是不同的 。更严重的是,内务府随着皇权的增强而膨胀 。
清代内务府权力的演变?
清朝在皇太极时效仿明朝制度,把很多机构都逐渐设立起来 。内务府就是在当时设立的 。这个机构,并不是效仿明朝,而是起源于八旗贵族使用的包衣制度 。八旗贵族让奴仆帮助自己处理家务 。皇太极设立内务府,帮助自己处理宫廷事务 。皇太极其实也有私心 。他想借此掌握财政大权 。努尔哈赤时期,为了拉起队伍,凝聚人心,下令规定,如果在战争中虏获金银财宝等贵重物品,需要跟八旗贵族共同平分,剩下的东西再分给将士 。
当然,一切开支,也得八旗贵族共同负担 。而皇太极是想借着内务府,拿走分配财务的权力,借此把更多大权抓在自己手中 。不过,清朝入关后,曾把宫廷机构完全照搬明朝,并在顺治年间推行 。但是,康熙年间,内务府被重新恢复,重新掌管宫廷事务 。因为这套制度起源于包衣制度,再加上八旗中,上三旗是归皇帝直接管辖的 。所以,内务府除了负责宫廷事务外,还要负责管理上三旗庞大的包衣成员 。
而且,内务府涉及的事务,十分广泛 。按照《大清会典》记载“凡府所属吏、户、礼、、兵、刑、工之事,皆掌握焉 。”也就是说,掌管宫廷事务的内务府,效仿外朝的六部,设立不同机构 。所有事务,都是内务自行处理 。这种做法,让内务府的机构变得十分负责 。在内务府内,下设机构达50多个,设立的官吏数量有三千余人 。这几乎是外朝六部官员的两倍 。
这些官员处理的事务,从皇家饮食、茶马御枪、牛羊马匹,乃至检查宫女太监是否懒惰、升任降职等,都包含在内务府中 。当然,最重要的事情,还是跟钱有关 。这既关系到内务府最初设立的根源,也是因为皇室开销,离不开钱的支持 。而作为内务府的长官,内务府总管的职位,在清朝官制规定中,地位可不低,属于正二品官阶 。
在地方上,就是跟总督、山东巡抚一个级别 。在京官中,就是跟大理寺正卿、太子少师一个级别了 。因为是皇帝身边的近臣,所以即便是总督官阶同级别的封疆大吏,对内务府总管也都是客客气气 。清朝的时候,这个职位,基本都是满族王公大臣担任 。清朝设立内务府的一大初衷,也是希望能把宫廷皇家收入开支跟国库区分开 。如果照此实施,对于国库而言,绝对是有利的 。
只是,这个做法,一直不算特别成功 。因为国库如果缺钱,依然要找户部拨款 。而户部得到皇帝命令,又不能不拨,最多就是软磨硬泡,拖延时间 。按照清朝规例,户部跟内务府的财政收入是不同的 。户部收入各省地丁、关税、盐课 。而内务府的收入,主要来源于皇家名下的庄园土地 。但是这个收入,远远不能满足皇族开销 。后来又把东北地区的人参和貂皮,划归内务府垄断 。
此外,内务府还把官房买卖、租赁出去,获得一笔不菲的收入 。雍正元年,朝廷又把原本归户部管辖的财政,划归内务府 。而仅是处理财政收入一项,内务府需要设立的机构,就有钱粮衙门、牺牲所、奉宸苑、官房租库等机构 。但是,这依然无法满足皇宫各项开支 。康熙时期,户部每次都需要调拨20万两左右,才够满足内务府开支 。乾隆初年,也基本是这一惯例 。
但是,内务府偶尔也会向户部索要40或50万两的拨款,才可以满足皇宫开销 。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乾隆后期,才有所改善 。不过,当时并非是皇室开支收敛,崇尚节俭 。而是内务府收入逐年增加 。也因为当时东北的人参价格暴涨,两淮地区又缴纳大笔盐政 。此外,内务府还有税关收入、当铺收入,以及商人报效 。按照记载,乾隆后期,仅是内务府下设广储司,收入就达200多万两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