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摊余成本,摊余成本是什么意思

1 , 摊余成本是什么意思 是指用实际利率作计算利息的基础 , 投资成本减去利息后的金额 。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的摊余成本 , 是指该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的初始确认金额经过调整后的结果 。读音:tān yú chéng běn算法:(一)扣除已偿还的本金;(二)加上或减去采用实际利率将该初始确认金额与到期日金额之间的差额进行摊销形成的累计摊销额;(三)扣除已发生的减值损失(仅适用于金融资产) 。期末摊余成本=初始确认金额-已偿还的本金±累计摊销额-已发生的减值损失

什么是摊余成本,摊余成本是什么意思


2 , 什么是摊余成本摊余是什么意思 摊余成本是用实际利率作计算利息的基础 , 投资成本减去利息后的金额是指金融资产的初始确认金额减去采用实际利率法将该初始确认金额与到期日金额资产在预计期限内的未来现金流量 , 折现为该金融资产当前帐面价值所使用的利率 。持有至到期投资的摊余成本=面值+应计利息+尚未摊销的利息调整(溢价)(-尚未摊销的利息调整(折价)) 。对采用实际利率法计算利息调整的摊销额时 , 应计利息(或应收利息)-投资收益=利息调整的摊销额 , 投资收益=期初持有至到期投资的摊余成本×实际利率 , 因利息调整的摊销额本身就是对利息费用的调整 , 所以此时持有至到期投资的摊余成本就不能包括利息 。
什么是摊余成本,摊余成本是什么意思


3 , 摊余成本什么意思 是指金融资产的初始确认金额减去采用实际利率法将该初始确认金额与到期日金额资产在预计期限内的未来现金流量 , 折现为该金融资产当前帐面价值所使用的利率 。持有至到期投资的摊余成本=面值+应计利息+尚未摊销的利息调整(溢价)(-尚未摊销的利息调整(折价)) 。对采用实际利率法计算利息调整的摊销额时 , 应计利息(或应收利息)-投资收益=利息调整的摊销额 , 投资收益=期初持有至到期投资的摊余成本×实际利率 , 因利息调整的摊销额本身就是对利息费用的调整 , 所以此时持有至到期投资的摊余成本就不能包括利息 。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的摊余成本 , 是指该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的初始确认金额经下列调整后的结果:(一)扣除已偿还的本金;(二)加上或减去采用实际利率将该初始确认金额与到期日金额之间的差额进行摊销形成的累计摊销额;(三)扣除已发生的减值损失(仅适用于金融资产) 。摊余成本是用实际利率作计算利息的基础 , 投资的成本减去利息后的金额 。期末摊余成本=期初摊余成本+投资收益-应收利息-已收回的本金-已发生的减值损失该摊余成本实际上相当于持有至到期投资的账面价值.【什么是摊余成本,摊余成本是什么意思】
什么是摊余成本,摊余成本是什么意思


4 , 什么是摊余成本有什么作用 摊余成本相当于资产的实际价值 , 例如固定资产的有成本 , 还有折旧 , 以及减值准备 , 那么它的实际价值(也叫账面价值)就是成本减折旧 , 减减值准备 。这只是个比方 。实际中用到摊余成本的一般为金融性资产 , 但不包括股票 , 主要用于债券和贷款 , 其实也就是企业从外面借的钱 , 原理都是一样的 , 您的题目比较笼统 , 不清楚您是想知道摊余成本实际利率的计算还是摊余成本的计算摊余成本:amortized cost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的摊余成本 , 是指该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的初始确认金额经下列调整后的结果:(一)扣除已偿还的本金;(二)加上或减去采用实际利率将该初始确认金额与到期日金额之间的差额进行摊销形成的累计摊销额;(三)扣除已发生的减值损失(仅适用于金融资产) 。摊余成本是用实际利率作计算利息的基础 , 投资的成本减去利息后的金额 。期末摊余成本=期初摊余成本+投资收益-应收利息-已收回的本金-已发生的减值损失该摊余成本实际上相当于持有至到期投资的账面价值摊余成本体现的是权责发生制 , 企业取得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 , 当实际利率大于或小于票面利率就会存在一部分溢价或是折价 , 应当在每个会计分期进行摊销 , 这样损益能够及时归纳入资产负债表中 , 更准确的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 。5 , 摊余成本的概念是什么也就是说它到底是什么成本 摊余成本 , 是指该金融资产的初始确认金额经下列调整后的结果:(1)扣除已偿还的本金;(2)加上或减去采用实际利率法将该初始确认金额与到期El金额之间的差额进行摊销形成的累计摊销额;(3)扣除已发生的减值损失 。这句话我可能已经给过你了 , 那么很抱歉 , 这个就是会计中摊余成本的概念摊余成本就是对金融资产的初始价值做以上调整后的数值 , 严格来说他算不上什么成本 , 只是计量的是金融资产还没有被摊销的价值摊余成本就是每年的成本 , 比如说用1000块钱买某5年期面值1250元的债券 , 票面利率4.72% , 按年支付利息(每年59) , 期满时本金一次性支付(1250) 。那么 , 在这种情况下 , 实际利率是10%(这个会计算吧) , 那么 , 第一年的时候 , 按实际利率的话本金加利息就是1000+100=1100 , 而我收到的利息只有59 , 那么我的成本就涨到了1100-59=1041 , 那么第一年年末的时候摊余成本就是1041元 , 也就是第二年初的摊余成本是1041元 , 然后以此类推 , 成本每年递增·······直到最后对方给我付款(票面值和利息)1250+59 , 完全收回成本是指金融资产的初始确认金额减去采用实际利率法将该初始确认金额与到期日金额资产在预计期限内的未来现金流量 , 折现为该金融资产当前帐面价值所使用的利率 。我给你两个公式 , 你自己套就可以了 。期末摊余成本=期初摊余成本+按实际利率计算的投资收益-现金流入-收回的本金-已计提的减值准备最早一期的摊余成本一般等于实际的付现金额再给你解释一下摊余成本 , 摊余成本实际上是由于发行债券、贷款等金融资产采用溢价或折价方式所造成的 , 由于当时是溢价或折价发行 , 那么发行价和面值之间就产生了差异 , 以后各期是对该差异的调整 , 最终是摊销到面值的 。这个是个财务管理的概念 , 简单的说就是发行价摊销了本期利息调整金额后的余额就是摊余成本 , 就是摊销过后的成本6 , 帮忙解释一下摊余成本的概念 不明白什么叫累计摊销是吧?在做题时实际上这部分就是你每次计算的“持有至到期投资等——利息调整”金额 。是实际利息减去票面利息计算得出的 。而每期的实际利息又是根据期初摊余成本计算的 。举个简单的例子票面利息5% , 5年期 , 面值100;实际利息R% , 银行支付了200万 。那么期初确认就是:借:持有至到期投资——成本100——利息调整100(这个就是总共应该摊销的金额)贷:银行存款200到了资产负债表日 , 进行摊销:借:应收利息50贷:投资收益200R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X=200R-50(这个就是第二条说的内容)到了第二年资产负债表日 , 继续摊销:借:应收利息50贷:投资收益(100-X)R(这里的100-X , 就是第二年计算出的期初摊余成本)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Y(这个也是第二条说的内容)其中 , R是根据插值法计算出来的 。200=100*5%*(R/A , R , 5)+100*(P/F , R , 5) 。没有财管书我算不出来 , 就用R表示下 。摊余成本就是每年的成本 , 比如说用1000块钱买某5年期面值1250元的债券 , 票面利率4.72% , 按年支付利息(每年59) , 期满时本金一次性支付(1250) 。那么 , 在这种情况下 , 实际利率是10%(这个会计算吧) , 那么 , 第一年的时候 , 按实际利率的话本金加利息就是1000+100=1100 , 而我收到的利息只有59 , 那么我的成本就涨到了1100-59=1041 , 那么第一年年末的时候摊余成本就是1041元 , 也就是第二年初的摊余成本是1041元 , 然后以此类推 , 成本每年递增·······直到最后对方给我付款(票面值和利息)1250+59 , 完全收回成本摊余成本 是指金融资产的摊销结余成本 。期末摊余成本=期初摊余成本+本期计提的利息-本期收回的利息和本金-本期计提的减值准备7 , 什么叫摊余成本用通俗一点的话解释请不要用专业术语给我解释谢你买了一个债券(面值1200元 , 票面利率5% , 5年) , 该债券折价发行 , 你只花了1000元就买到了 , 很开心 。但是市场利率是10% 。债券成为了你的资产 , 期初你付出的成本是1000元 , 对你来说债券的账面价值是1000元 。持有一年之后 , 再次进行核算 , 按市场利率你付出1000元做别的投资应该得到的利息是1000*10%=100元 , 但是该债券投资所得的利息只有1200*5%=60元 , 你少得利息收入40元 。这40元是你无形中付出的机会成本 , 于是加上期初的1000 , 此时摊余成本变为1040元 。第二年底 , 再次核算 , 这1040元*10%-60元=44元 , 摊余成本变为1084;第三年第 , 再次核算 , 1040+44=1084*10%-60元=48.4元 , 摊余成本变为1132.4 。。。。。。每年这样成本累计增加 , 最后你实际上还是花了接近1200买的这个债券 , 并没有占便宜 。反之亦然 。你买了一个债券(面值1000元 , 票面利率10% , 5年) , 该债券溢价发行 , 你花了1200元才买到 , 但是利率很高 。市场利率才5% 。债券成为了你的资产 , 期初你付出的成本是1200元 , 对你来说债券的账面价值是1200元 。持有一年之后 , 再次进行核算 , 按市场利率你付出1200元做别的投资应该得到的利息才1200*5%=60元 , 但是该债券投资所得的利息却有1000*10%=100元 , 你多得利息收入40元 。这40元多的收入可以抵扣成本 , 于是期初的1200-40元 , 此时摊余成本变为1160元 。第二年底 , 再次核算 , 100元-1160元*5%=42元 , 抵扣成本 , 摊余成本变为1118元 。第三年第 , 再次核算 , 100-1118*5%=44.1元 , 摊余成本变为1073.9元 。。。。。。。每年这样成本累计减少 , 最后你实际上还是花了接近1000买的这个债券 , 并没有多得利息占便宜 。反之亦然 。看到这个提问有意思 , 这个回答也很有趣 。我只是补充下 , 就以发行债券采用分期付息到期一次还本为例吧 , 无论是溢价发行还是折价发行 , 如果把初始发行取得的收入作为本金(即10斤铁 ) , 因为每年期末实际支付的利息费用是按票面价格与票面的名义利率计算的 , 会与实际利率计算出的利息费用产生一个差异 , 溢价是正数 , 折价是负数(即铁水乘出去1/10 ) ,  用初始发行取得的收入作为本金减这个差异 , 即得到摊余成本(铁就是9斤了) , 以后各期分别以上期的摊余成本作为本期的本金 , 重复循环计算到到最后一期还本付息时 , 倒挤利息费用 。没注意到这问题已是一年前的了 , 又舍不得不在这精彩的回答后留下注解 , 希望对以后查询这个问题的人有用吧 。摊余成本是指用同期市场利率作计算利息的基础 , 投资成本减去利息后的金额 。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的摊余成本 , 是指该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的初始确认金额经过调整后的结果 。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的摊余成本:(一)扣除已偿还的本金;(二)加上(或减去)采用实际利率法将该初始确认金额与到期日金额之间的差额进行摊销形成的累计摊销额;(三)扣除已发生的减值损失(仅适用于金融资产) 。期末摊余成本=初始确认金额-已偿还的本金±累计摊销额-已发生的减值损失该摊余成本实际上相当于持有至到期投资的账面价值 。摊余成本实际上是一种价值 , 它是某个时点上未来现金流量的折现值 。扩展资料:一般情况下 , 摊余成本等于其账面价值 , 但也有两种特殊情况:(1)以公允价值计量的金融资产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等以公允价值计量的金融资产 , 若仅仅是公允价值的暂时性下跌 , 那么计算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摊余成本时 , 不需要考虑公允价值变动明细科目的金额 , 此时摊余成本不等于账面价值 。(2)贷款 。已经计提损失准备的贷款 , 摊余成本也不等于账面价值 , 因为其摊余成本要加上应收未收的利息 。参考资料:搜狗百科-摊余成本摊余成本 就是 投资成本减去利息 后的数字 。再看看别人怎么说的 。摊余成本,就像一块重达10斤重的铁,放在熔炉里面化成铁水,然后拿东西把铁水乘出去1/10,然后再把他降温再形成铁,这时候的铁就不是10斤,而是9斤了,这9斤就是摊余成本.8 , 什么是摊余成本 摊余成本(amortized cost)是指用实际利率(此处指同期市场利率)作计算利息的基础 , 投资成本减去利息后的金额 。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的摊余成本 , 是指该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的初始确认金额经过调整后的结果 。一般情况下 , 摊余成本等于其账面价值 , 但也有两种特殊情况:(1)以公允价值计量的金融资产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等以公允价值计量的金融资产 , 若仅仅是公允价值的暂时性下跌 , 那么计算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摊余成本时 , 不需要考虑公允价值变动明细科目的金额 , 此时摊余成本不等于账面价值 。(2)贷款 。已经计提损失准备的贷款 , 摊余成本也不等于账面价值 , 因为其摊余成本要加上应收未收的利息 。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的摊余成本:(一)扣除已偿还的本金;(二)加上(或减去)采用实际利率法将该初始确认金额与到期日金额之间的差额进行摊销形成的累计摊销额;(三)扣除已发生的减值损失(仅适用于金融资产) 。期末摊余成本=初始确认金额-已偿还的本金±累计摊销额-已发生的减值损失该摊余成本实际上相当于持有至到期投资的账面价值 。摊余成本实际上是一种价值 , 它是某个时点上未来现金流量的折现值 。摊余成本 , 是指该金融资产的初始确认金额经扣除已偿还的本金 , 加上或减去采用实际利率法将该初始确认金额与到期日金额之间的差额进行摊销.摊余成本是用实际利率作计算利息的基础 , 投资的成本减去利息后的金额 。期末摊余成本=期初摊余成本+投资收益-应收利息-已收回的本金-已发生的减值损失该摊余成本实际上相当于持有至到期投资的账面价值一般情况下 , 摊余成本等于其账面价值 , 但也有两种特殊情况:(1)以公允价值计量的金融资产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等以公允价值计量的金融资产 , 若仅仅是公允价值的暂时性下跌 , 那么计算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摊余成本时 , 不需要考虑公允价值变动明细科目的金额 , 此时摊余成本不等于账面价值 。(2)贷款 。已经计提损失准备的贷款 , 摊余成本也不等于账面价值 , 因为其摊余成本要加上应收未收的利息 。将持有至到期投资重分类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借: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当日的公允价值)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差额)贷:持有至到期投资-成本、利息调整、应计利息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差额)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期初摊余成本就是求应收本金和应收利息的现值投资收益=期初摊余成本×实际利率根据“新准则”第三十二条和三十三条 , 对于持有至到期日的投资及贷款和应收账款、满足三十三条规定的金融负债后续计量采用实际利息率法 , 以摊余成本计量 。摊余成本的公式为:摊余成本=初始确认金额-已偿还的本金-累计摊销额-减值损失(或无法收回的金额) 。实际利息率的公式为:实际利率=将未来合同现金流量折现成初始确认金额的利率 。好 , 我通俗加举例说明之:摊余成本 , 是指该金融资产的初始确认金额经扣除已偿还的本金 , 加上或减去采用实际利率法将该初始确认金额与到期日金额之间的差额进行摊销形成的累计摊销额以及扣除已发生的减值损失等调整后的结果 。摊余成本的公式为:摊余成本=初始确认金额-已偿还的本金-累计摊销额-减值损失(或无法收回的金额) 。实际利息率的公式为:实际利率=将未来合同现金流量折现成初始确认金额的利率 。例1:假设A公司2008年1月2日购入B公司2008年1月1日发行的五年期债券并持有到期 , 票面利率14% , 债券面值1 000元 。A公司按105 359元的价格购入100份 , 支付有关交易费2 000元 。该债券于每年6月30日和12月31日支付利息 , 最后一年偿还本金并支付最后一次利息 。在计算实际利率时 , 应根据付息次数和本息现金流量贴现 , 即“债券面值+债券溢价(或减去债券折价)=债券到期应收本金的贴现值+各期收取的债券利息的贴现值” , 可采用“插入法”计算得出 。根据上述公式 , 按12%的利率测试:本金:100 000×0.55839(n =10 , i=6%)= 55 839利息:7 000×7.36(年金:n =10 , i=6%)=51 520本息现值合计 107 359本息现值正好等于投资成本 , 表明实际利息率为12% 。做会计分录如下:借:持有至到期投资—成本 102000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 5359贷:银行存款 107 359例2:2008年6月30日收到第一次利息 , 同时摊销债券投资溢价 。作会计分录如下:借:银行存款 7 000贷:投资收益 6 441.54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558.46在6月30日的资产负债表上债券投资的摊余成本为106 800.54元 。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的摊余成本 , 是指该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的初始确认金额经下列调整后的结果:(一)扣除已偿还的本金;(二)加上或减去采用实际利率将该初始确认金额与到期日金额之间的差额进行摊销形成的累计摊销额;(三)扣除已发生的减值损失(仅适用于金融资产) 。摊余成本是用实际利率作计算利息的基础 , 投资的成本减去利息后的金额 。一般情况下:期末摊余成本=期初摊余成本+投资收益-应收利息-已收回的本金-已发生的减值损失该摊余成本实际上相当于持有至到期投资的账面价值摊余成本实际上是一种价值 , 它是某个时点上未来现金流量的折现值 。①实际利率法摊销是折现的反向处理 。②持有至到期投资的期末摊余成本(本金)=期初摊余成本(本金)-[现金流入(即面值×票面利率)+实际利息(即期初摊余成本×实际利率)]③应付债券的摊余成本(本金)=期初摊余成本(本金)-[支付利息(即面值×票面利率)+实际利息(即期初摊余成本×实际利率)]④未确认融资费用每一期的摊销额=(每一期的长期应付款的期初余额-未确认融资费用的期初余额)×实际利率⑤未实现融资收益每一期的摊销额=(每一期的长期应收款的期初余额-未实现融资收益的期初余额)×实际利率注册会计师CPA《会计》:什么是摊余成本?计算金融资产的摊余成本需要考虑信用损失准备吗?9 , 摊余成本是什么意思 我是复制的 。。。呃一、摊余成本的概念(一)摊余成本概念的准则界定2006年2月15日财政部印发的《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中 , 最先提出了“摊余成本”的概念 , 并以数量计算的方式给出了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以下简称金融资产(负债))定义 。金融资产(负债)的摊余成本 , 是指该金融资产(负债)的初始确认金额经下列调整后的结果:1.扣除已收回或偿还的本金;2.加上或减去采用实际利率法将该初始确认金额与到期日金额之间的差额进行摊销形成的累计摊销额;3.扣除已发生的减值损失(仅适用于金融资产) 。即摊余成本=初始确认金额-已收回或偿还的本金±累计摊销额-已发生的减值损失 。其中 , 第二项调整金额累计摊销额利用实际利率法计算得到 。实际利率法是指按照金融资产(负债)的实际利率计算其摊余成本及各期利息收入或利息费用的方法 。实际利率 , 是指将金融资产(负债)在预期存续期间或适用的更短期间内的未来现金流量 , 折现为该金融资产(负债)当前账面价值所使用的利率 。(二)摊余成本与账面价值摊余成本的概念适用于对金融资产(负债)的后续计量中 , 与实际利率法对初始确认金额与到期日金额之间的差额的摊销相联系 。将摊余成本的概念延伸到对摊销金融资产(负债)的计量中 , 根据摊余成本与实际利率法的定义 , 即在定义“当前”时点上 , 金融资产(负债)摊余成本在金额上等于其账面价值 。实际上 , 在金融资产(负债)的存续期间 , 其摊余成本也等于其账面价值 。资产或负债的账面价值 , 是企业按照相关会计准则的规定进行核算后在资产负债表中列示的金额 , 对于计提了减值准备的各项资产 , 账面价值就是其账面余额减去已计提的减值准备后的金额 。以持有至到期投资为例 , “持有至到期投资”账户分别“成本”、“利息调整”、“应计利息”等进行明细核算 。取得时 , 按照其公允价值和相关交易费用作为初始确认金额 , 但不包括已到付息期但尚未领取的利息 , 投资面值计入“面值”明细账户 , 初始确认金额与面值的差额 , 计入“利息调整”明细账户 。此时 , 计算将持有至到期投资的未来现金流量折现到当前账面价值的折现率 , 即实际利率 。在持有投资期间内的每个资产负债表日 , 对“利息调整”明细账户金额按照实际利率法进行摊销 , 假设不考虑本金的收回以及资产减值因素 , 摊余成本=初始确认金额-累计利息调整摊销额 , 也等于持有至到期投资“本金”借方余额+“利息调整”借方余额(贷方余额以“-”列示)+“应计利息”借方余额 , 即账面价值 , 在持有期间将“利息调整”明细账户余额摊销至零 。可见 , 摊余成本的第一项调整是对“成本”明细账户的调整 , 第二项调整是对“利息调整”和“应计利息”明细账户的调整 , 第三项调整是对“持有至到期投资减值准备”账户调整 , 摊余成本在数量上等于账面价值 。二、实际利率法核算模型及简便算法(一)实际利率法核算模型对金融资产来说 , 在持有期间的每个资产负债表日 , 按照实际利率法计算的摊余成本进行后续计量 。其分录模型为:借:应收利息[面值(本金)×票面利率]贷:投资收益(摊余成本×实际利率)借/贷:金融资产——利息调整差额该分录模型适用持有至到期投资、可供出售债券和贷款等 。分录中的“应收利息”是指分期付息债券的应收利息 , 属于流动资产;若为到期一次付息债券 , 应收取的利息属于非流动资产 , 应计入“金融资产——应计利息”科目 。对金融负债来说 , 在持有期间的每个资产负债表日 , 按照实际利率法计算的摊余成本进行后续计量 。其分录模型为:借:成本费用科目(摊余成本×实际利率)贷:应付利息[面值(本金)×票面利率]借/贷:金融负债——利息调整差额该分录模型适用长期借款和应付债券等 。分录中的“应付利息”是指分期付息债券的应付利息 , 属于流动负债;若为到期一次付息债券 , 应支付的利息属于非流动负债 , 应计入“金融负债——应计利息”科目 。(二)实际利率法的简便算法对于采用摊余成本进行后续计量的金融资产(负债)的后续计量的核算 , 一般采用列表计算每个资产负债表日上述分录模型中的金额 。在确认后 , 计算实际利率时 , 编制“实际利率法摊销表” , 在每个资产负债表日 , 按照表上金额进行会计处理 。按照以上的分析 , 摊余成本等于账面价值 , 那么 , 每个资产负债表日进行后续计量时 , 可以不通过列表形式计算分录模型的金额 , 而直接按照摊销前该项金融资产(负债)账面价值与实际利率的乘积确认各期应享有的投资收益或应分摊的成本费用 , 按照面值(本金或成本)与票面利率(合同利率)确认各期应收取或支付的利息债权或债务 , 差额作为利息调整项目 。这样 , 避免了编表以及保管表格供以后各期利用的麻烦 。采用账面价值按照分录模型摊销 , 发生金融资产减值 , 重新计算实际利率后 , 按照账面价值与新实际利率计算确定本期的投资收益即可 , 不必重新编制摊销表 , 简化了核算工作 。(三)一个简化核算的实例下面以持有至到期投资为例进行说明 。甲公司属于工业企业 , 20×0年1月1日 , 支付价款1 000万元购入某公司5年期债券 , 面值1 250万元 , 票面年利率4.72% , 到期一次还本付息 , 且利息不是以复利计算 。甲公司将购入的债券划分为持有至到期投资 。首先计算实际利率 , (59×5+1 250)×(1+R)-5=1 000 , 得出R=9.05% , 此时不编制“实际利率法摊销表” 。1. 20×0年1月1日 , 购入债券 , 借:持有至到期投资——成本1 250贷:银行存款1 000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2502. 20×0年12月31日 , 按照实际利率法确认利息收入 , 此时 , “持有至到期投资”的账面价值=1 250-250=1 000 , 借:持有至到期投资——应计利息(1 250×4.72%)59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借贷差额31.5贷:投资收益(1 000×9.05%)90.53. 20×1年12月31日 , 按照实际利率法确认利息收入 , 此时 , “持有至到期投资——成本”借方余额=1 250 , “持有至到期投资——应计利息”借方余额=59 , “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贷方余额=250-31.5=218.5 , 因此 , 其账面价值=1 250+59-218.5=1 090.5 , 实际上账面价值可以根据“持有至到期投资”的总账余额得到 , 借:持有至到期投资——应计利息(1 250×4.72%)59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借贷差额39.69贷:投资收益(1 090.5×9.05%)98.69以后各期以此类推 。三、摊余成本概念的再思考(一)摊余成本与账面价值的联系摊余成本的概念应用于金融资产(负债) , 在金额上等于账面价值 , 摊余成本或账面价值均不属于《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规范的5种会计要素计量属性之一 。摊余成本与账面价值的区别在于:摊余成本运用于金融资产(负债)的后续计量 , 体现按实际利率法摊销的动态过程 , 表示在每期摊销后的余额;账面价值注重各资产或负债相关账户与备抵账户在某一时点的数量关系 。(二)摊余成本概念的扩展若将摊余成本的概念从金融资产(负债)的后续计量扩展到其他资产(负债)的计量过程 , 那么上述分录模型可以进一步扩展到分期付款购买资产、分期收款销售商品无形资产以及融资租赁等业务的核算 。例如 , 在分期付款购买资产业务中 , “长期应付款”的摊余成本=初始确认金额-未确认融资费用的初始确认金额-已偿还的本金+未确认融资费用的累计分摊额;长期应付款的账面价值=“长期应付款”账户余额经过“未确认融资费用”费用账户余额调整后的金额 , 即长期应付款在资产负债表上列示的金额;分期付款信用期内每个资产负债表日未确认融资费用的分摊额=“长期应付款”的摊余成本×折现率 。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的摊余成本 , 是指该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的初始确认金额经下列调整后的结果:(一)扣除已偿还的本金;(二)加上或减去采用实际利率将该初始确认金额与到期日金额之间的差额进行摊销形成的累计摊销额;(三)扣除已发生的减值损失(仅适用于金融资产) 。摊余成本是用实际利率作计算利息的基础 , 投资的成本减去利息后的金额 。但在例题中:期末摊余成本=期初摊余成本+实际利息-现金流入将持有至到期投资重分类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借: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当日的公允价值)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差额)贷:持有至到期投资-成本、利息调整、应计利息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差额)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期初摊余成本就是求应收本金和应收利息的现值投资收益=期初摊余成本×实际利率根据“新准则”第三十二条和三十三条 , 对于持有至到期日的投资及贷款和应收账款、满足三十三条规定的金融负债后续计量采用实际利息率法 , 以摊余成本计量 。摊余成本的公式为:摊余成本=初始确认金额-已偿还的本金-累计摊销额-减值损失(或无法收回的金额) 。实际利息率的公式为:实际利率=将未来合同现金流量折现成初始确认金额的利率 。例1:假设大华股份公司2005年1月2日购入华凯公司2005年1月1日发行的五年期债券并持有到期 , 票面利率14% , 债券面值1 000元 。公司按105 359元的价格购入100份 , 支付有关交易费2 000元 。该债券于每年6月30日和12月31日支付利息 , 最后一年偿还本金并支付最后一次利息 。在计算实际利率时 , 应根据付息次数和本息现金流量贴现 , 即“债券面值+债券溢价(或减去债券折价)=债券到期应收本金的贴现值+各期收取的债券利息的贴现值” , 可采用“插入法”计算得出 。根据上述公式 , 按12%的利率测试:本金:100 000×0.55839(n =10 , i=6%)= 55 839利息:7 000×7.36(年金:n =10 , i=6%)=51 520本息现值合计 107 359本息现值正好等于投资成本 , 表明实际利息率为12% 。做会计分录如下:借:持有至到期投资—成本 102000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 5359贷:银行存款 107 359根据实际利率 , 编制溢价摊销表 , 如表1 。2005年6月30日收到第一次利息 , 同时摊销债券投资溢价 。根据表1 , 作会计分录如下:借:银行存款 7 000贷:投资收益 6 441.54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558.46在6月30日的资产负债表上债券投资的摊余成本为106 800.54元 。通过上面的例子可知 , 初始摊余成本就是取得债券的实际成本=买价+相关费用 。而所谓的实际利率就是到期收益率 , 用它来对债券在有效期内的现金流进行折现 , 使得折现所得现值总额等于取得债券的实际成本(即初时摊余成本) 。在受到债券利息的帐务处理为 , 投资收益的确认金额等于初始摊余成本乘以实际利率 , 而这一确认的投资收益与实际受到的利息之间的差额就是对初始摊余成本的调整额 。调整额为正 , 则摊余成本会增加 , 调整额为负 , 则摊余成本会减少 。如果购买债券只用于交易 , 不会一直持有到期 , 则初始摊余成本就是买价 , 而其他费用则在编制会计分录是借记投资收益 。待摊成本我就知道 。就是你一次付完这一年的租金后分摊到这一年的每个月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