堪称中国僧塔的典范——真如寺塔林

佛教文化自从传入中国后,传播的速度一直很快,直至今天,已经有很多的教徒信奉佛教文化 。而在中国,佛教的寺庙真是随处可见 。在江西永修就有一座真如寺塔林,堪称中国僧塔的典范 。本期的江西文化带你看看真如寺塔林 。
真如寺塔林,位于江西省九江市永修县城东北22公里云居山五脑峰南麓 。真如寺塔林,始建于唐宪宗元和年间(806~820年) 。当时有位道容禅师与司马头陀同游云居山,登上山顶时,见这里地平如掌,湖澄如境,四周龙珠峰、袈裟峰、钵盂峰、象王峰环列如屏障,就在这里开基建寺--云居禅院 。道容禅师建寺后,与弟子全庆、全诲等相继居住约七十年之久 。
今年晋升为第六批“国保”的永修县云居山真如寺塔林,是跨越唐代至近代的古建筑群类,主要包括真如禅寺和僧塔林 。目前有文字记载的僧墓塔有91座,他们是千百年来历代高僧圆寂的宝地,僧塔的建筑设计,堪称中国僧塔的典范 。真如禅寺被称为中国佛坛的三大样板寺之一 。
【介绍】
真如寺塔林,始建于唐宪宗元和年间(806~820年) 。当时有位道容禅师与司马头陀同游云居山,登上山顶时,见这里地平如掌,湖澄如境,四周龙珠峰、袈裟峰、钵盂峰、象王峰环列如屏障,就在这里开基建寺——云居禅院 。道容禅师建寺后,与弟子全庆、全诲等相继居住约七十年之久 。
唐僖宗中和三年(883年),曹洞宗二祖道膺禅师来主此山,僧众云集一千五百馀人,唐僖宗赐额「龙昌禅院」 。道膺禅师(835~902年),是佛教禅宗五宗之一曹洞宗洞山法系的传人 。禅宗从初祖菩提达摩创建后,传到六祖惠能时分南宗惠能,北宗神秀,其后又分化为沩仰宗、临济宗、曹洞宗、云门宗、法眼宗五个派别 。
曹洞宗由良价(807~869年)和本寂(840~901年)分别在江西洞山和曹山创立,主要是宣传理事不二、体用无碍的思想,「家风细密,言行相应,随机利物,就语接人」 。而曹山这一法系四传后就断绝了,只靠洞山法系道膺禅师一脉在云居山真如寺弘法,使之得以绵延流传下来 。从这个意义上说,真如寺是曹洞宗的源地 。
【堪称中国僧塔的典范——真如寺塔林】禅宗五宗中,沩仰、云门、法眼三宗在宋朝以后都失传了,只有临济和曹洞二家保存下来 。由此也可看到云居山真如寺在佛教史上的地位 。
道膺禅师住持龙昌禅院三十年,圆寂后弘觉禅师 。在五代至宋这段时间里,先后有道简、道昌、怀岳、怀满、德缘、智深住持,仍提倡曹洞宗 。北宋大中祥符年间(1008~1016年),宋真宗敕改名为「真如禅寺」,一直沿习至今 。
【真如寺概貌】
真如寺现塔林有建筑面积约一万平方米,主体建筑为天王殿、大雄宝殿、法堂、玉佛殿、禅堂、虚云老和尚纪念堂、寮房等,多为砖木结构的宫殿式重庑双檐大开间,上盖生铁铸瓦 。寺属水田一百馀亩、山林三千三百馀亩 。寺中尚存千年古银杏十馀株,其中有唐朝道膺禅师手植者,直径达二米,拔地参天,蓊郁苍翠 。
寺内还保留着南宋至明代的出土文物,清康熙年间铸造的千僧大铁锅等 。寺庙周围有历代僧塔二十馀座,寺前还保留着佛印与苏东坡的谈心石以及赵州关、明月湖等字样石刻多处 。
出寺门,梯田节节,山坡绿草如茵、灌木成林,沿坡上有溪水环流,水色清碧,终年不涸,名为碧溪 。佛印桥飞架碧溪,苏东坡曾为之写下诗句:「欲与白论心事,碧溪桥下水潺潺 。」听畔有巨石,莹洁平整,石下流水淙淙,石旁古树浓阴,相传苏东坡与佛印和尚曾谈经论法於此,故名「谈心石」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