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经营换节奏:AI手机显进攻性

小米经营换节奏:AI手机显进攻性

文章图片

小米经营换节奏:AI手机显进攻性

文章图片




在此前的系列追踪研究中 , 我们对小米手机业务形成了以下结论:
1)该业务受大环境与竞争格局影响巨大 , 某种程度上行业高景气度成就了此前的高端化策略 , 而近两年其在经营方面相对保守 , 以实现保利润优先的经营目的 , 在相当长时期内 , 小米的库存管理是非常审慎的;
2)目前手机业务仍然是小米的利润和现金之源(尽管造车业务更有“星相”) , 该业务的长期稳定发展关乎集团的可持续经营 。
近期行业发生了一些新的情况 , 如根据Canalys报告 , 2024年Q2全球智能手机市场销售同比增长6% , 这是自2021年Q2以来最高的同比增长速度 , 与此同时行业竞争又陡然上升(包括但不限于华为Mate XT高调问世) , 既然手机是小米的最基石业务 , 那么其景气度的兴衰起伏就关乎集团经营的稳定性 。




在新时期内小米手机业务大概要遵循怎样的发展路径呢 , 本文核心观点:
其一 , 小米手机切换经营风格 , 由保守转向进攻 , 前者保利润 , 后者侧重市占率;
其二 , 手机定价相对克制 , ASP短期内上涨空间较?。 ?
其三 , AI手机是机会 , 同时也是挑战 , 原材料成本短期的飙升会影响毛利率;
其四 , 市占率应该是对小米手机业务的主要观测指标 。


小米手机显进攻性
ASP(单部手机平均售价)和毛利率是观测该业务景气度的重要指标 , 我们不妨以此展开分析 。

【小米经营换节奏:AI手机显进攻性】从大的方向看 , ASP和小米手机毛利率呈正相关性:售价越高 , 产品溢价能力越强 , 毛利率也就越高 , 这也是市场分析人士尤其关注ASP的主要原因 。
2021年之后 , 行业景气度急转直下 , 加之彼时全球供应链紊乱带来原材料成本的飙升 , 此时小米采取了下调ASP , 以加速去库存保现金流的经营策略 , 上图中此时两条折线双双下行 , 企业所承受的压力足可见一斑 。
2023年之后 , ASP整体表现趋于稳定 , 但毛利率却有了质的变化(反弹更为迅猛) , 不明真相群众看到此多会积极判定为“小米已走出低估” , 若结合历史和行业背景 , 我们则不难发现另有他因:
上游原材料成本的快速下降(行业PPI在2023年Q4触底) , 小米被动收获毛利 , 如2023年Q3彼时ASP创下了近年新低 , 但在核心零部件价格下降 , 存货减值拨备减少双重因素作用下 , 毛利率反创了新高 。
2024年市场则又完全不同 , 此时ASP大致稳定(2024年Q2环比虽少有下滑 , 但仍在可控区间) , 毛利率却表现出了更大的下挫幅度 。
原因也非常简单:原材料成本飙升 , 雷军也曾表示“今年存储价格涨超85%” 。
这也引发了两种截然不同的观感:
乐观派:
虽同属上游原材料上涨导致的毛利率下行 , 但此次较之以往是有本质区别的 。 2022-2023年小米采取了收缩的经营策略 , 甚至不惜牺牲短期市场份额 , 以尽量减少冲击 , 保证利润底线是此时产品定价主线 。
2024年之后 , 小米手机全球市场份额创下近年新高(Canalys数据2024年Q2为14.6%) , 此时小米定价策略开始转向积极:尤其在海外市场 , 以低价“卷”出了新的高市占率 , 这是明显的进攻策略 。
悲观派:
一般来说 , 强势品牌企业应该具有较强的市场定价能力 , 以此可以将上游原材料成本转嫁至消费者处 , 如无论行业原材料如何波动 , 苹果毛利率表现乃是非常稳定 。
小米在已经具有此等规模之后 , 其盈利性仍然受上游原材料的风吹草动而波动 , 尚不具有成本转嫁能力 , 仍然处于价格战厮杀阶段 。
以上两种观点各有观点 , 其背后拥趸也各有拥趸 , 我们又该如何分辨呢?

库存变化是观察企业经营信心的重要窗口指标:当企业预期增加 , 会主动增加库存 , 若企业预期下降 , 则会主动去库存来降低经营风险(2021年之后小米事实上进入了漫长的去库存周期) 。
2023年Q3之后 , 小米库存抖升 , 这一方面固然与造车业务密切相关 , 另一方面联系到前文小米控制ASP以争夺全球市占率这一动机 , 我们也不难得知小米内部对未来的判断在悄然改变 , 重新回到市占率优先的道路上 , 为达此目的不惜牺牲部分盈利性 。
如今行业的“内卷化”仍然十分严峻 , 不仅小米未能完全实现品牌溢价 , 当前主流厂商也多是在压低终端价格以争夺市占率 , 主要逻辑为:
毛利=销量*毛利率=市占率*市场总量*毛利率 。
在一个产品同质化仍然比较严重的赛道内 , 产品层面竞争仍然要依托于价格战时 , 适当下调毛利率 , 换回高市占率 , 最终在市场总量中可以攫取更大的利益 。
结合小米手机所处局面和自身情况 , 此时其经营策略是可以理解的:
1)企业情绪整体上偏乐观 , 开始表现出进攻性;
2)价格战是获得高市占率的必要手段 , 尤其在海外市场 , ASP定价基本遵循此原则 。


AI手机迎“军备竞赛”:原材料暴涨
在结束上述分析之后 , 许多朋友仍然会非常关心小米手机毛利率的走势 , 毕竟在国内市场 , AI手机正逢大热 , 小米也乐于展示其中高端手机的发展情况 。
近期市场之所以对行业预期给予非常积极的评价 , 除众所周知的消费的抬头这一要素外 , 亦有:
1)大波换机潮汹涌而至 , 2016年为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高峰 , 以此推算换机潮的高峰期已是非常接近;
2)AI手机创新刺激需求 。
两大要素结合 , 可以产生更强烈的化学变化 。 只是凡事都有两面性 , 新的周期内也会让厂商陷入新一轮的“军备竞赛” , 用户对手机性能将有更高的要求 。
在AI手机的技术路线选择中 , 考虑到成本 , 延时性以及因素等原因 , 当前主流手机厂商将边缘AI作为主要路径 。
所谓边缘AI , 乃是其计算发生在靠近用户和数据的网络边缘 , 而不是集中在云计算设施或者私人数据中心 , 在算力方面具有高性价比(省去调用云端算力成本)和效率的优势(低延时) , 显然这将会提高手机终端的硬件要求 。
如手机SoC架构已发生明显变化 , 除传统CPU+GPU外 , 均增加了负责AI计算的神经网络模块NPU , 形成了CPU+GPU+NPU的三重算力 , 以适应不同场景的算力需求 。
又考虑到未来AI手机离线大模型需要大量数据作为底层支撑 , 以及流畅运行AI应 用所需的内存性能 , 预计未来AI手机的逐步兴起将带动手机DRAM和NAND在性能和容量方面的全方面升级 。
以DRAM为例 , 随着手机厂商开始在手机产品中融入基于生成式AI的功能 , 手机单机DRAM搭载容量将逐步提升 , 根据Yole预测数据 , 2023年高端智能手机的平均DRAM容量为9GB , 预计到2024年高端智能手机的平均DRAM容量将接近10GB 。 另外 , 搭载16GB 内存的高端智能手机(足以满足70亿参数LLM运行需求)市场份额有望从2023年的8%增长到2024年的11%(摘自平安证券报告) 。

于是就形成了“AI手机提高算力需求——引发SoC和内存的全面升级——内存和芯片需求激增 , 价格上涨——手机厂商承受盈利压力” 。
对于小米 , AI手机确实是非常重要的一次机会 , 不仅可以提高出货量 , 优化财务状况 , 也可以借此机会实现品牌溢价 , 这是一条非常光明的道路 , 但短期内就需要承担上游原材料涨价的成本 , 且为争夺市占率 , 成本无法完全转嫁至消费者 , 一部分就需要企业自行承担 。
考虑到AI手机仍方兴未艾 , 原材料总需求仍然相当旺盛 , 终端市场份额的争夺亦是如火如荼 , 基于此 , 我们判断:
1)小米手机的毛利率仍有继续下行的压力(未来1-2个极端毛利率的压力仍较大);
2)短期内对小米手机的观测点不应该是盈利性 , 而是市占率 , 企业要靠规模效应跑赢行业 , 而非单部手机盈利 。
小米集团发迹于智能手机 , 如今经营业态已经相当丰富 , 尤其SU7首战告捷之后 , 市场中许多人将其视为“汽车公司” 。 只是无论业务怎样繁杂 , 短期内手机作为小米的基石业务的不会改变的 , 对该业务也应该引起充分的重视 。
甚至于 , AI换机潮的成效对其市值的影响一点不逊于造车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