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教育平台,教育的中心和灵魂在A学校B学生C教师D校长 答案是B为什么呢( 二 )


学校教育平台,教育的中心和灵魂在A学校B学生C教师D校长 答案是B为什么呢


4,教育平台怎么弄 平台给学校,学校给学生家长,让家长填写,一点用处都没有导入账号及登录平台相关1如何给学校导入账号?第一步:登录平台后,进入管理系统---我的工作---账号管理;第二步:进入“学校账号导入”页面,按页面提示下载模板表格;第三步:打开下载好的模板表格,仔细阅读“使用说明”,再严格按照要求的格式将需导入的信息填入表格中,确认无误后,保存 。再返回平台“学校账号导入”页面,将模板表格导入;第四步:导入成功后,可在“查看学校”“学校账号管理”页面分别查看学校信息、账号;第五步:可将生成的账号信息下载,分发给各学校 。账号是姓名全拼或姓名全拼与数字的组合,请核对无误后再将账号分发,并告知各学校及时登录平台修改初始密码 。2学校如何为教师、学生导入账号?学校管理员需为本校师生开通平台登录账号,以为教师开通账号为例说明:第一步:登录平台后,进入管理系统---我的工作---账号管理;第二步:进入“导入教师账号”页面,按页面提示下载模板表格;第三步:打开下载好的模板表格,仔细阅读“使用说明”,再严格按照要求的格式将需导入的信息填入表格中,确认无误后,保存 。再返回平台“导入教师账号”页面,将模板表格导入;第四步:导入成功后,可在“查看教师账号”页面查看账号信息;第五步:可将生成的账号信息下载,分发给各老师 。账号是教师身份证号,初始密码为身份证号后六位(密码中含字母的,登录时需区分大小写) 。说明:1、导入学生账号与导入教师账号步骤一致,且一次只能导入一个年级的学生账号;2、导入教师和学生账号的模板表格中,班级填写格式必须一致 。3班主任如何查看本班学生账号?学生账号由本校管理员统一导入生成,班主任可查看、下载、单个增加、修改学生账号 。第一步:登录平台后,进入管理系统---我的工作---账号管理;第二步:进入“查看学生账号”页面,可根据需求添加、修改或下载学生账号 。账号信息核对无误后,可告知学生用身份证号登录平台,并告知学生初始密码为身份证号后六位,密码中含字母的,登录时需区分大小写 。若查看不到学生账号信息,请及时告知校管理员进入导入 。5,学校教育主要是以传授系统间接经验为主是对还是错 正确学校教学应该以间接经验为主 。学生认识具有间接性,学生认识的客体是教材,教材是对客观世界的间接反映,即学生学习的内容是已知的间接经验 。学生是通过认识教材来最终达到认识客观世界的目的 。学校教学要以间接经验为主,但也要辅之以直接经验,把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 。而是取决于后天的教育与训练,教育对心理素质的养成和提高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我校在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方面进行了许多探索和尝试,开展了一系列工作,并取得良好效果,但同时也有许多不足的地方有待改进 。以下是行之有效的教育措施: 1、充分发挥学校心理咨询作用 。学校心理咨询是增进学生心理健康、优化心理素质的重要途径,也是心理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时间的推移,心理咨询被越来越多的人承认和接受,越来越多的大专院校,甚至中学开始设置心理咨询机构 。心理咨询可以指导学生减轻内心矛盾和冲突,排解心中忧难,开发身心潜能 。还能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己、把握自己,有效地适应外界环境 。近年来,心理咨询机构不断完善,增设了多种形式的服务,已成为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最有效的途径 。2、开展大一新生心理健康调查,做到心理问题早期发现与预防 。开展心理素质教育的前提是了解掌握学生心理素质的状态,从而有针对性地提出教育措施与方案 。我校每年对新生进行心理健康普查,采用“心理健康问卷”从中筛选出有心理症状的学生,主动约请他们到心理咨询中心进一步通过面谈分析诊断,每年约有15%的新生被约请面谈,根据面谈分析,区别不同的问题类型与程度,采取不同的应对措施,防患于未然,做到了心理问题早期发现、及时干预,使学生在入学之初就能得到具体的心理健康指导 。3、把心理素质教育渗透在各科教学之中 。通过各科教学进行心里素质教育既是学校心理教育实施的途径,也是各科教学自身发展的必然要求 。各科教学过程都包括着极其丰富的心理教育因素,教师在传授知识过程中,要注重考虑学生的心理需求,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并深入挖掘知识内在的教育意义,就能够把人类历史形成的知识、经验、技能转化为自己的精神财富,转化成学生的思想观点、人生价值和良好的心理素质,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4、开设心理教育必修课,增强自我教育能力 。心理素质的提高离不开相应知识的掌握,系统学习心理、卫生、健康等方面的知识,有助于学生了解心理发展规律,掌握心理调节方法,增强自我教育的能力 。心理素质教育的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自我教育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取决于学生自我教育能力的高低 。因此,心理素质教育就是要注重培养学生自我教育的能力 。5、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为大学生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心理社会环境 。大学生的健康成长离不开健康的心理社会环境,大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离不开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 。校风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影响学生心理发展的重要条件 。良好的校风会潜移默化地优化学生的心理品质,如团结友爱的校风是学生形成群体凝聚力、集体荣誉感的土壤,有利于使人与人之间保持和谐的人际关系,促进同学之间相互沟通、相互帮助 。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有助于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和健康愉悦的情绪特征 。因此,学校要重视校园文化建设,开展形式多样的文体活动和学术活动,形成健康向上的氛围、宽松理解的环境,有助于学生深化自我认识,充分发展个性,改善适应能力 。四、积极探索大学生心里健康教育的有效途径和最佳方法: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不是某个时期的特殊任务,它是素质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教育部在《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意见》中明确指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要重在建设,立足教育 。心理健康教育要以课堂教学,课外教育指导为主要渠道和基本环节,形成课内与课外,教育与指导、咨询与自助紧密结合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网络和体系 。为了使工作落到实处,真正做到有针对性、实效性和主动性,在具体工作中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第 一,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 。把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纳入教学课程体系之中,把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列入课程计划之中,根据心理健康发展的目标体系,编写教材和学习指导书,使心理健康教育具有一定的可操作性,普及必要的心理学、心理卫生学知识,提高大学生对心理素质教育的认识;激发他们积极参与心理训练活动的积极性;使他们对自身的情况有一个明确的认识;针对不同阶段大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进行预防教育 。使他们学会自我调节,活动内容和形式应该体现科学性、适用性、可操作性和趣味性,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吸引力和教育能力 。第二、优化教育环境,开展各种活动 。除了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外,还要利用广播、校园网、院报、校刊、板报等多种媒体广泛宣传普及心理健康知识;不定期举行学生热点问题讨论,如新生入学时的角色适应,中年级的学习问题、交友问题、应届生的择业问题,聘请有关专家举办讲座,让学生及时了解新知识、新动态,举办心理健康活动周,开展多种形式的活动,尤其是团体训练,如:意志训练、适应训练、角色互换等,在活动中强化参与意识 。第三,倡导主体自我教育,树立其主体意识,并体现其主体参与,其教育目的才得以实现 。因此,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也必须积极倡导主体自我教育,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注意6,学校教育的理解和认识 在德育范畴中,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都有各自不代的优势 。当这两种优势实现有机结合时,就能够增强学校德育与家庭德育的整体合力 。这是一体化互动的含义之一 。此外,从当前我国家庭教育的现状来看,由于特殊的历史原因,造成了当今家庭教育窄化、家庭德育功能弱化甚至是迷失的现象,这就需要学校将自身的优势辐射到家庭教育的范畴,与家长一道弥补历史造成的缺失 。这是一体化互动的另一层更加深刻的含义 。要使学校教育与家庭德育实现良好的一体互动,就必须寻求一种使双方能够相互沟通和互补的现实结合点,对找到一种有效的现实操作方式 。因为学校德育有自身的特点和要求,家庭德育也有自身的特点和要求,只有在尊重双方的个性特征的基础上,才能实现良好的一体化互动 。试图以学校德育代替家庭德育,或以家庭德育的模式来要求和操作学校德育,都是不合理、不科学的 。一、学校教育的规范性与家庭教育的发散性特征互补互动与家庭教育相比较,学校教育具有明显的规范性特征 。一是学校教育发挥着传递着人类精神财富和社会文化、普及和提高人民群众科学文化知识的社会功能,因此,学校教育必须体现出促进人类文明进步、促进社会繁荣发展的历史规定性;二是学校教育要根据社会在政治、经济、道德等方面的规定性,按照一定社会所需要的人才规格要求,来体现一定社会发展水平所形成的教育思想,实现一定社会所期望的培养目标;三是从我国学校现行的操作方式和具体的教育过程来看,教育活动的主要设计依据,基本上是以“常态分布的理念来规范自身的教育行为,保证能够面向发展水平相近的大多数 。<BR>相对学校教育的规范性而言,家庭教育更多的是反映出一种发散性的要求 。如果说,学校教育要体现出促进人类文明进步、促进社会繁荣发展历史规定性的话,那么,家庭教育教育更多的是着眼于自身的家族利益和家庭利益 。即使随着现代家庭结构的改变,家族利益显得没那么重要了,当代家庭也往往把孩子学业上的发展,与家长自身的“面子”和孩子日后的前途等切身利益联系起来 。每个家庭都有自身的功利目标取向,也就形成了家庭教育的发散性特征 。<BR>如果说,学校教育在发挥促进学生社会化过程的社会功能时,要反映出社会在政治、经济、道德等方面的社会规定性的话,那么家庭教育更多的是反映出每个家庭和家长自身的愿望和要求 。每一个家庭,每一个家长,都有自身的文化背景 。每一种独特的社会背景,都会产生出一种独特的期望类型 。有的家长期望子女能够学业长进,学识高深;有的家长期望子女能够从政经商,升官发财;有的家长期望子女能够安于平淡,知足常乐;……各个家庭和家长的不同期望,反映了众多的个体需求,也就形成了家庭教育的发散性特征 。<BR>如果说,学校教育在具体的教育过程中,更多的是以大多数发展水平相近的学生为设计依据的话,那么,每个家庭和每个家长,在自身的教育过程中,他们都是独向于自己的孩子,关注的也就是自己的“这一个” 。因此,把家庭环境中的教育与学校环境中的教育进行一番比较,我们就会发现,在家庭环境中的教育,可能会更加忠实和全面地体现出教育的个性化要求;在教育设计问题上,家庭教育就比学校教育的整体规范性具有更加明显和突出的个体发散性特征 。<BR>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学校德育与家庭德育之间,有着各自不同的特征 。所谓一体化,正是在尊重各自特征的基础上,促进相互沟通、协调,产生互补、互动 。在功利价值取向上,学校着眼于社会整体利益,与家庭着眼于家庭个体利益,并不是矛盾对立的,而是可以整合互补的 。在这个整合互补过程中,也就体现了当今社会倡导的社会利益、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互相兼顾的基本原则 。在教育设计方面,学校面向“常态分布”的大多数学生,与家庭关注自己子女的个性化要求,也不是相互矛盾对立的 。以家庭的个性化设计补充学校的“常态分布”要求,就真正体现了“面向全体学生”的素质教育要求 。学校德育的规范性,反映了学校教育的社会功能本质特征;家庭德育的发散性,也反映了社会生活的丰富多样性特征 。二者都是一种客观现实的反映,它们之间的关系并不是矛盾对立的,而是可以互补互动的 。二、校教育的理性特征与家庭德育的非理性特征互补互动学校德育的理性特征与家庭德育的非理性特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从事德育活动的主体教师与家长,他们的社会角色特征有着明显的差别 。学校的教师是从事教育活动的专业工作者;而家庭中的家长,主要担负着教养子女的责任和义务 。如果把家长所充当的“教养”这种角色进一步分解为“教”与“养”两个方面的话,我们就会发现,家长担任“教”的角色,显然因为缺少学校教师那种专业优势而是显得逊色多了,尤其是进入工业社会发展阶段以后 。社会生产方式、人们的工作方式发生也极大变化,社会分公进一步把学校教育作为一种特殊的生产部类单列发展,这在客观上就削弱了家庭的教育功能,也造成了家长的教育意识进一步淡化了,家长们常常更多、更自觉的是充当着“养”的角色,更关就自身的养育功能2、教师与学生、家长与子女,它们的关系特征有着明显的差别 。在学校里,维系着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是一种社会分工所赋予的契约关系 。这种关系,是在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这两种社会活动中建立起来的;一旦这种社会活动中断,彼此之间建立起来的这种社会关系也就客观上中断了 。为了保证明教学活动正常进行,社会以具有契约性质的规范要求,对教学双方的行为给予制约,教师与学生都必须以一种理性的态度保证自己的行为受到这种契约关系的约束 。学校的师生关系,纯粹是一种只具有社会属性的关系 。而在家庭中,家长与子女之间的关系,是一种既有社会属性、也具有自然属性的血缘关系 。相对学校师生关系的契约性来说,这种血缘关系具有一种永恒性,无论是客观因素,还是主观因素,都不可能在事实上中断它 。这些关系特征,也就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教师与家长的教育价值取向、教育行为特征和教育效果 。<3、教师与家长,在教育行为特征方面也有着明显的差别 。如上所说,教师与学生之间依赖于一种社会契约关系来维系,这种具有社会属性的契约关系,要求教师的教育具有一种专业化的理性特征 。而家长与子女之间,却是一种不但具有社会属性、也具有自然属性的血缘关系 。在动物界里,我们不难发现,不管是高级动物,还是低级动物,出自于种族廷续这种自然属性的驱使,它们对后代的呵护养育,也常常表现出具有人类教育意义的行为和现象 。反过来,我们也不难观察到,在家长们的教育行为中,也常常表现出一些反映自然本性和生物本能的行为和现象 。我们可以通过下列图示,把教师教育行为的专业化理性特征与家长教育行为的自然性本能特征作一番比较概括 角色\行为类型行为特征\教师专业责任\冷静理性化倾向专业制约以理驭情\家长\冲动情绪化倾向情感驱动因情蔽理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学校教育具有明显的理性特征,而家庭教育具有明显的非理性特征 。要使学校德育与家庭德育实现一体互动,就要将学校教育的专业优势辐射到家庭教育中,提高家长的教育理性,改善家长的教育行为,在家长的教育过程中尽量减少本能冲动的负面影响;而对学校教师来说,也要以家庭教育中的情感受性特征改善自身的教育行为,在教育过程中实现情理交融 。情与理都是教育的基本构成要素;学校与家庭,都是实施教育影响的重要区间 。教师与家长,虽然是两种不同的社会角色,但是,双方都具有自身的教育功能,也都有要以情与理充实和自己的教育行为 。只要教师与家长彼此协调合作,就能在学校与家庭的不同区间中,实现一体化互动,对学生和子女产生综合性影响.7,教育影响包括 教育影响是教育的构成要素 。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相互作用、进行教育双边活动的一切中介的总和,包括作用于受教育者的影响物以及运用这种影响物的活动方式和方法 。是实现教育目的的工具、媒介和手段 。教育者只有通过教育影响才能把自己的目的、意志和活动传导给受教育者,使之发生预期的变化 。在最初的教育活动中,教育者通过口授和示范动作所传授的自身经验,是受教育者的唯一教育影响源 。教育影响即教育活动中教育者作用于学习者的全部信息,既包括了信息的内容,也包括了信息选择、传递和反馈的形式,是形式和内容的统一 。从内容上说,主要就是教育内容、教育材料或教科书;从形式上说,主要就是教育手段、教育方法、教育组织形式 。正是教育内容与教育形式的统一所构成的教育影响,使得教育活动成为一种区别于其他社会活动的一种相对独立的社会实践活动 。教育影响:置于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的一切“中介”的总和 。它包括作用于受教育者的影响以及运用这种影响的活动方式和方法 。主要就是教育内容,教育材料或教科书;从形式上来说,主要就是教育手段、教育方法、教育组织形式 。教育影响是教育的构成要素 。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相互作用、进行教育双边活动的一切中介的总和,包括作用于受教育者的影响物以及运用这种影响物的活动方式和方法 。是实现教育目的的工具、媒介和手段 。教育者只有通过教育影响才能把自己的目的、意志和活动传导给受教育者,使之发生预期的变化 。在最初的教育活动中,教育者通过口授和示范动作所传授的自身经验,是受教育者的唯一教育影响源 。作为社会子系统重要的组成部分,教育也深受大数据来临的深刻影响 。国外高校教学管理中,教育数据的挖掘也成为提高教学管理水平和教学质量的重要方式 。美国的学校能够通过对学生数据的分析,以85%的精确度预测学生的升学率 。[4]中国教育在当前社会转型影响下存在不少问题,通过正在形成的大数据技术,教育政策的制定、学习方案与评价方式的确立等,都将发生革命性变化 。1.渗透到教育的核心环节 教育和社会之间是哲学上的辩证关系,一方面,通过教育培养出能改变世界、创造世界的人才;另一方面,教育又深受当前社会氛围、国家体制、经济状况、文化传统等的影响 。从当前来看,教育深受工业社会的影响 。从18世纪中叶开始,整个世界开始受到工业革命的影响,市场的扩大和劳动时经验与技术的要求,对劳动力的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实际的动手能力代替了过去注重个体层面的文化修养学习,能不能解决问题,成为衡量人才的标志 。这种人才观对教育的影响是巨大的,这从美国实用主义哲学家杜威教育思想的流行可见一斑 。大数据时代的来临将会革新这种延续了近三个世纪的教育理念 。美国著名的未来学家,当今最具影响力的社会思想家之一的阿尔文·托夫勒(alvin toffler)在他的著作《未来的冲击》中提出“未来的教育”,他预测未来的教育要面对服务、面对创新,因此在家上学、教育空间设计、面向未来的学校界限的消失将成为趋势 。[5]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作为大数据时代人才的能力之一,将渐渐淡出教育的逻辑起点位置,发掘知识、寻找联系、总结规律将成为大数据时代人才的重要要求 。大数据时代教师将集中在挖掘学生与学习有关的表现,最适宜学生学习的方法,而不是依赖于定期的能力测试 。教师分析学生知道什么,什么是最有效的学习路径 。通过对在线学习工具等的分析,可以评估学生在线学习行为的长度,以及学生们如何获得电子资源,如何迅速地掌握概念 。[6] 从我国实际情况来看,教育政策的制定与执行都是自上而下的,这种情况有利于政策的权威性与执行的效率,但是忽视教学与学生实际的弊端也客观存在 。大数据时代将可以通过对教育数据的分析,挖掘出教学、学习、评估等符合学生实际与教学实际的情况,这样就可以有的放矢地制定、执行教育政策,从而为学生制定出更符合实际的教育策略 。2.重新构建教学评价方式 长期以来,教学评价活动主要是学校以及上级主管部门在听课和学生考试成绩的基础上对任课教师进行评价,或者教师根据学生考试成绩和作业成绩以及课堂表现等对学生进行评价 。[7]教学评价活动促进了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但是在细节方面还有待提高,比如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哪些教学方式是最为擅长也最容易为学生接受?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个体的学习习惯是什么,什么样的学习方式最容易掌握知识?这些细节可能需要大量的实践经验总结出来,短期的教学评价是难以实现的 。大数据技术通过对教师与学生长期行为进行分析,得出具有个性化的教学行为、习惯、方式 。“不得不承认,对于学生,我们知道的太少” 。同样,我们也可能对教师知道的太少 。大数据的到来,可以通过技术层面来评价、分析并进而提升教学活动 。首先,教学评价的方式不再是经验式的,而是可以通过大量数据的“归纳”,找出教学活动的规律 。比如新一代的在线学习平台,就多出了行为和学习诱导的部分 。通过记录学习者鼠标的点击,可以研究学习者的活动轨迹,发现不同的人对不同知识点有何不同反应,用了多长时间,以及哪些知识点需要重复或强调 。[8]对于学习活动来说,学习的效果体现在日常行为中,哪些知识没有掌握,哪类问题最易犯错等成为分析每个学生个体行为的直接结果 。其次,可以对学生进行多元评价,而不仅仅是知识掌握的单一维度 。对学生的评价应该是多元的,特别是通过数据分析,可以发现学生思想、心态与行为的变化情况 。比如,同一寝室,互相删除了联系方式,或者两者之间没有任何数据产生,同学之间的关系肯定出现了问题,通过数据分析,就应在学生心理与行为方面进行关照 。如果通过文本分析、信息抓取分析出学生的近期情绪状态,很多悲剧可能就能避免 。即使是掌握知识的单一维度,其因素也是多方面的,有的是记忆好,有的则是逻辑思维能力强,通过大数据技术,可以分析出每个学生的特点,从而发现优点,规避缺点,矫正不良思想行为 。第三,教学评价跳出了结果评价的圈子,实现过程性评价 。传统教学评价多是教的好不好,学的好不好,注重的是结果 。而大数据时代可以通过技术手段,记录教育的过程 。现在一些学校实行了电子课本,如果能记录下作业情况,课堂言行,师生互动,同学交往,并将这些数据汇集起来,不仅可以发现学生的特点,更不用为如何写期末评价费力了 。3.革新教育者教学思维 传统的教育大多是教育主管部门和教育者通过教学经验的学习与自己的总结,认为某些因素对教学活动很重要,从而一而再、再而三地强调 。但是有些经验是不具有科学性的,常识有时会影响人们的判断 。比如苹果公司就发现,笔记本电脑销售额的提升,常识认为的比如提高库存管理能力、提供员工更多的专业培训、做更为时尚的广告、促销等等,只能提升2%~9%的销售额,而把电脑屏幕和桌子呈70度角左右放置,却能高出其他电脑销售额的15% 。70度角放置的电脑,因为反光会让人不舒服,从而诱使客户去搬动屏幕,一旦潜在客户与货物发生了肢体接触,他购买这个商品的可能性就上升了15% 。[9] 大数据时代教师的教学思维需要从群体教育的方式转向个体教育,在教学过程中,可以真正做到因材施教,因人而异 。传统教育也提倡因材施教,但是由于学生数量、教师精力、教育任务等制约,因材施教总是有些缺憾 。大数据技术将给教师提供最为真实、最为个性化的学生特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有针对性地进行因材施教 。比如,在课堂学习过程中,哪些(或哪个)同学注意基础部分,哪些同学注意实践内容,哪些同学完成某一练习,哪些同学可以阅读推荐书目等等 。这和网络购物相似,通过你过去的购买痕迹,网站就会分析出你的购物兴趣,从而有针对性地给你推送广告信息 。不仅如此,当学生在完成教师布置的作业时,也能通过数据分析强化学习 。比如通过电子设备做作业时,某一类型的题目有几次全对,就可以把类似的题目跳过;如果某个类型的题目犯错,系统则可进行多次强化,这样不仅提高了学习效率,也减轻了学生的学习负担 。4.影响学校教育模式 学校教育是当前教育的绝对模式,适龄儿童、青少年都需要进入学校,通过教师的讲授进行学习 。但是随着大数据时代的来临,这一教学模式可能会得以改变 。2004年,澳大利亚人马丁开发了一个开源课程平台moodle,解决了来回奔波上课的问题 。教师通过这个平台与学生互动,学习、考试、资料分发与上传等,都通过网站完成 。2010年,这个平台数量已经达到了100万门户 。2006年,孟加拉裔金融白领萨尔曼·可汗将自己的10分钟教学视频传到网上,几年后,这个网站注册用户达到了1000万 。[10] 教育平台的开发,使网络课程得以飞速发展,2012年美国在线课程投资达到10亿美元以上 。网络课程的发展给传统教学带来了巨大冲击,一方面,教育的方式将不再仅仅局限于学校教育;另一方面,教师的课堂教学出现新的替代模式 。这种教育模式的革新,在大数据时代更有了存在的价值与意义 。传统教学模式有教师的督促、随时沟通、情感交流,是按照教学大纲按部就班地完成教学活动 。这种教学模式有计划、有步骤,体现秩序性,但是在一定程度上也框定了学生的思维框架,学生的创新能力没有得到最大发挥 。美国不少商业巨鳄都有辍学经历,甚至有的创业基金要求学生辍学才能发放 。这当然不值提倡,但是,从一个侧面也反应出非学校教育,也同样具有创造能力的事实 。大数据时代的来临,可以通过学生学习兴趣、在某一在线课程停留的时间、点击率、情绪反应等,推送更具有个性化的学习内容 。这在知识爆炸的时代,显得尤为重要 。此外,随着媒介社会化时代的来临,学生学习生活网络化已成事实,学生可以通过在线学习目前正在开设的课程,这对正在授课的教师是一种挑战 。美国有个udemy网站,老师根据自己上传视频的点击率获得报酬,2012年5月份,该网站上有的老师收入已经超过20万美元 。随着技术的发展,以后教育网站将在大数据的支撑下,根据知识传播的形式、受众的兴趣不断优化教学内容、教学方式,为学生提供更高质量的学习内容 。教育影响即教育活动中教育者作用于学习者的全部信息,既包括了信息的内容,也包括了信息选择、传递和反馈的形式,是形式和内容的统一 。从内容上说,主要就是教育内容、教育材料或教科书;从形式上说,主要就是教育手段、教育方法、教育组织形式 。正是教育内容与教育形式的统一所构成的教育影响,使得教育活动成为一种区别于其他社会活动的一种相对独立的社会实践活动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