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收的超额负担,用消费者剩余和生产者剩余理论分析税收超额负担的存在

1,用消费者剩余和生产者剩余理论分析税收超额负担的存在 加了关税以后,其实国家拿到的税收,有一部分是生产者剩余的 。当然也有特殊情况,就是供给弹性或需求弹性为0的,这里就不考虑了 。1、消费者剩余减少的部分,就是加了关税以后的价格比原来的价格高的部分 。2、生产者剩余减少部分,就是扣除关税后的出口价格,比原来出口价格低得部分 。3、政府收益就是收到的关税啊 。4、关税的净损失是,画图容易解释,就是生产者较少的剩余加上消费者减少的剩余减去关税,还有一个差额 。【税收的超额负担,用消费者剩余和生产者剩余理论分析税收超额负担的存在】

税收的超额负担,用消费者剩余和生产者剩余理论分析税收超额负担的存在

2,税收超额负担是如何产生的首先了解定义:税收超额负担是指政府通过征税将社会资源从纳税人转向政府部门的转移过程中,给纳税人造成相当于纳税税款以外的负担 。表现在两个方面:(1)国家征税一方面减少纳税人支出,同时增加政府部门支出,若因征税而导致纳税人的经济利益损失大于因征税而增加的社会经济效益.则发生在资源配置方面的超额负担;(2)由于征税改变了商品的相对价格,对纳税人的消费和生产行为产生不良影响,则发生经济运行方面的超额负担 。
税收的超额负担,用消费者剩余和生产者剩余理论分析税收超额负担的存在

3,何谓税收的超额税负担产生超额税负担的主要原因是什么税收的超额税负担,是指因为税收的作用给经济社会在资源使用上带来的效率损失,即国民福利损失 。产生超额税负担的原因,是政府征收某种商品税使得这种商品与其他可替代商品的相对价格发生了变化,诱使人们减少对价格相对较高的这种商品的消费,转而增加对其他替代能源的消费,即发生了替代效应 。由于这种商品及其产生的替代效应,破坏了这种商品市场上消费者剩余和生产者剩余(国民福利)最大化的基本条件,导致额外的国民福利损失 。
税收的超额负担,用消费者剩余和生产者剩余理论分析税收超额负担的存在

4,中国税收标准是多少个人所得税计算公式为:【应纳税所得额=工资收入金额-五险一金-起征点(5000元)应纳税额】x税率 。缴纳个人所得税是收入达到缴纳标准的公民应尽的义务 。中国税收标准是多少?工资个税的计算公式为:应纳税额=(工资薪金所得-“五险一金”-扣除数)×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个税起征点是5000,使用超额累进税率的计算方法如下:缴税=全月应纳税所得额*税率-速算扣除数实发工资=应发工资-四金-缴税 。全月应纳税所得额=(应发工资-四金)-5000 。个人所得税率是个人所得税税额与应纳税所得额之间的比例 。个人所得税率是由国家相应的法律法规规定的,根据个人的收入计算 。缴纳个人所得税是收入达到缴纳标准的公民应尽的义务 。2018年8月31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五次会议通过《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的决定》,将每月个税免征额由3500元提高到5000元 。2019年1月1日实施 。5,什么是税收的超额负担税收超额负担是超过政府所征集的税收收入而形成的社会净福利损失 。国家课税后,会直接减少纳税人收入,不可避免地对纳税人的行为选择产生一定影响 。如果国家征税后增加的社会效益,小于将相应税款留给纳税人而增加的效益,则税制就没有效率 。与此相似的,如果征税对市场经济运行产生不良影响,干扰经济主体的生产、经营决策,造成经济运行紊乱和低效,也是没有效率的 。税制改革的目标是实现税收超额负担最小化和尽量增加税收的额外收益 。6,工资扣税的比例是多少工资不是按比例扣税的,现在是以2000元为起征点征收个人所得税的工资、薪金所得适用九级超额累进税率 。最低税率5%,最高税率45% 。工资薪金所得,以每月收入额减除费用2000元(2008年3月1起实行的起征点)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应交税金=全月应纳税所得额*税率-速算扣除数全月应纳税所得额=(应发工资-三险一金个人承担部分)-2000工资、薪金所得,以每月收入额减除费用2000元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级数 全月应纳税所得额(含税所得额) 税率% 速算扣除数(元) 一 不超过500元 5 0 二 超过500元至2000元 10 25 三 超过2000元至5000元 15 125 四 超过5000元至20000元 20 375 五 超过20000元至40000元 25 1375 六 超过40000元至60000元 30 3375 七 超过60000元至80000元 35 6375 八 超过80 000元至100000元 40 10375 九 超过100000元 45 153757,税收超额负担的介绍 税收超额负担是指政府通过征税将社会资源从纳税人转向政府部门的转移过程中,给纳税人造成了相当于纳税税款以外的负担 。国家课税后,会直接减少纳税人收入,不可避免地对纳税人的行为选择产生一定影响 。如果国家征税后增加的社会效益,小于将相应税款留给纳税人而增加的效益,则税制就没有效率 。税收超额负担是指政府通过征税将社会资源从纳税人转向政府部门的转移过程中,给纳税人造成了相当于纳税税款以外的负担 。国家课税后,会直接减少纳税人收入,不可避免地对纳税人的行为选择产生一定影响 。如果国家征税后增加的社会效益,小于将相应税款留给纳税人而增加的效益,则税制就没有效率 。与此相似的,如果征税对市场经济运行产生不良影响,干扰经济主体的生产、经营决策,造成经济运行紊乱和低效,也是没有效率的 。税制改革的目标是实现税收超额负担最小化和尽量增加税收的额外收益 。影响超税负担的主要因素和减少超税负担的主要方法1. 税率2.需求弹性拉姆斯法则:tx /ty=ey / ex -- 不相关产品之间3.税收方式征税范围:普遍 税收中性 主体税、主体税种税率结构:统一税率拉姆斯法则:t=△x/x=△y/y ―― 所有产品之间8,个人所得税的计算第一级500*5%=25第二级(2000-500<第一级已计算部分>*10%=150第三级(5000-2000<起征点>-500<第一级已计算部分>-1500<第二级已计算部分>)*15=150合计325元以上这是老的按级计算方法 。按速算计算:应交税金=(5000-2000)*15%-125=325元个税计算公式,应交个税=(当月薪资收入-<由个人承担的三险一金>2000<2011年8月31日前>)*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2011年8月31日前税率表全月应纳税所得额 税率 速算扣除数(元) 1、全月应纳税额不超过500元税率为5% 02、超过500元至2000元 税率为10% 253、超过2000元至5000元 税率为15% 1254、超过5000元至20000元 税率为20% 3755、超过20000元至40000元 税率为25% 13756、超过40000元至60000元 税率为30% 33757、超过60000元至80000元 税率为35% 6375 8超过80000元至100000元 税率为40% 10375 9、全月应纳税额超过100000元 税率为45% 15375 所得税325元,税后收入4675元 。笑望采纳,谢谢! 450啊9,个人所得税缴纳标准是什么根据《个人所得税法》第三条的规定,个人所得税的税率:(一)综合所得,适用百分之三至百分之四十五的超额累进税率;(二)经营所得,适用百分之五至百分之三十五的超额累进税率;(三)利息、股息、红利所得,财产租赁所得,财产转让所得和偶然所得,适用比例税率,税率为百分之二十 。2021年个人所得税有了新的变化,个人所得税缴纳标准根据《个人所得税法》第三条的规定,个人所得税的税率:(一)综合所得,适用百分之三至百分之四十五的超额累进税率;(二)经营所得,适用百分之五至百分之三十五的超额累进税率;(三)利息、股息、红利所得,财产租赁所得,财产转让所得和偶然所得,适用比例税率,税率为百分之二十 。2021个人所得税扣除标准1、子女教育专项附加扣除纳税人的子女接受全日制学历教育的相关支出,按照每个子女每月1000元的标准定额扣除 。2、继续教育专项附加扣除纳税人在中国境内接受学历(学位)继续教育的支出,在学历(学位)教育期间按照每月400元定额扣除 。同一学历(学位)继续教育的扣除期限不能超过48个月 。纳税人接受技能人员职业资格继续教育、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继续教育的支出,在取得相关证书的当年,按照3600元定额扣除 。3、大病医疗专项附加扣除在一个纳税年度内,纳税人发生的与基本医保相关的医药费用支出,扣除医保报销后个人负担(指医保目录范围内的自付部分)累计超过15000元的部分,由纳税人在办理年度汇算清缴时,在80000元限额内据实扣除 。4、住房贷款利息专项附加扣除纳税人本人或者配偶单独或者共同使用商业银行或者住房公积金个人住房贷款为本人或者其配偶购买中国境内住房,发生的首套住房贷款利息支出,在实际发生贷款利息的年度,按照每月1000元的标准定额扣除,扣除期限最长不超过240个月 。纳税人只能享受一次首套住房贷款的利息扣除 。5、住房租金专项附加扣除纳税人在主要工作城市没有自有住房而发生的住房租金支出,可以按照以下标准定额扣除:1、直辖市、省会(首府)城市、计划单列市以及国务院确定的其他城市,扣除标准为每月1500元;2、除第一项所列城市以外,市辖区户籍人口超过100万的城市,扣除标准为每月1100元;市辖区户籍人口不超过100万的城市,扣除标准为每月800元 。纳税人的配偶在纳税人的主要工作城市有自有住房的,视同纳税人在主要工作城市有自有住房 。市辖区户籍人口,以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为准 。3、赡养老人专项附加扣除纳税人赡养60岁(含)以上父母的,按照每月2000元标准定额扣除,其中,独生子女按每人每月2000元标准扣除,非独生子女与其兄弟姐妹分摊每月2000元的扣除额度 。10,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调整项目是不是包含所有和税法规定不同的地调整项目的产生是因为,存在财务会计制度与税法的计税口径、标准不同而产生的永久性差异和暂时性差异而引起的 。具体来说,调整项目的产生是会计准则上面允许列支,但是所得税法不允许,如果超额,必须调整,也就是年终汇算清缴做的事情 。。一、工资、薪金支出企业发生的合理的工资、薪金支出准予据实扣除 。工资、薪金支出是企业每一纳税年度支付给本企业任职或与其有雇佣关系的员工的所有现金或非现金形式的劳动报酬,包括基本工资、资金、津贴、补贴、年终加薪、加班工资 。以及与任职或者是受雇有关的其他支出 。个人因通讯设备制度改革而取得的通讯补贴收入,扣除一定标准的公务费用后,按照“工资、薪金”所得项目计征个人所得税 。二、职工福利费、工会经费、职工教育经费规定标准以内按实际数扣除,超过标准的只能按标准扣除 。标准为:(1)企业发生的职工福利费支出,不超过工资薪金总额14%的部分准予扣除 。(2)企业拨缴的工会经费,不超过工资薪金总额2%的部分准予扣除 。(3)除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另有规定外,企业发生的职工教育经费支出,不超过工资薪金总额2.5%的部分准予扣除,超过部分准予结转以后纳税年度扣除 。三、社会保险费(1)企业依照国务院有关主管部们或者省级人民政府规定的范围和标准为职工缴纳的“五险一金” 。即基本养老保险费、基本医疗保险费、失业保险费、工伤保险费、生育保险费等基本社会保险费和住房公积金,准予扣除 。(2)企业为投资者或者职工支付的补充养老保险费、补充医疗保险费,在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们规定的范围和标准内,准予扣除 。(3)企业依照国家有关规定为特殊工种职工支付的人身安全保险费和符合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规定可以扣除的商业保险费准予扣除 。(4)企业参加财产保险,按照规定缴纳的保险费,准予扣除 。(5)企业为投资者或者职工支付的商业保险费,不得扣除 。四、利息费用(1)非金融企业向金融企业借款的利息支出、金融企业的各项存款利息支出和同业拆借利息支出、企业经批准发行债券的利息支出,可据实扣除 。(2)非金融企业之间借款的利息支出,不超过按照金融企业同期同类贷款利率计算的数额的部分可据实扣除,超过部分不得扣除 。五、借款费用——(资本化与收益性支出)(1)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发生的合理的不需要资本化的借款费用,准予扣除 。(2)企业为购置、建造因定资产、无形资产和经过12个月以上的建造才能达到预定可销售状态的存货发生借款的,在有关资产购置、建造期间发生的合理的借款费用,应予以资本化,作为资本性支出计入有关资产的成本;有关资产交付使用后发生的借款利息,可在发生当期扣除 。金融企业向非金融借款发生的利息支出不得税前扣除,新税法取消了纳税人从关联方取得的借款金额超过注册资本的50%的利息支出不得税前扣除的规定 。六、汇兑损失企业在货币交易中,以及纳税年度终了时将人民币以外的货币性资产、负债按照期末即期人民币汇率中间价折算为人民币时产生的汇兑损失,除已经计人有关资产成本以及与向所有者进行利润分配相关的部分外,准予扣除 。七、业务招待费企业发生的与生产经营活动有关的业务招待费支出,按照发生额的60%扣除,但最高不得超过当年销售(营业)收入的5% 。八、广告费和业务宣传费企业发生的符合条件的广告费和业务宣传费支出,除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另有规定外,不超过当年销售(营业)收入15%的部分,准予扣除;超过部分,准予在以后纳税年度结转扣除 。广告费条件:(1)广告是通过工商部门批准的专门机构制作的:(2)已实际支付费用,并已取得相应发票:(3)通过一定的媒体传播 。企业申报扣除的广告费支出应与赞助支出严格区分 。九、环境保护专项资金企业依照法律、行政法规有关规定提取的用于环境保护、生态恢复等方面的专项资金,准予扣除 。上述专项资金提取后改变用途的,不得扣除 。十、保险费企业参加财产保险,按照规定缴纳的保险费,准予扣除 。十一、租赁费企业根据生产经营活动的需要租入固定资产支付的租赁费,按照以下方法扣除:(1)以经营租赁方式租人固定资产发生的租赁费支出,按照租赁期限均匀扣除:(2)以融资租赁方式租入固定资产发生的租赁费支出,按照规定构成融资租入固定资产价值的部分应当提取折旧费用,分期扣除 。十二、劳动保护费企业发生的合理的劳动保护支出,准予扣除 。十三、公益性捐赠支出企业发生的公益性捐赠支出,在年度利润总额12%以内的部分,准予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 。(1)公益性捐赠含义:是指企业通过公益性社会团体或者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部门,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公益事业捐赠法》规定的公益事业的捐赠 。(2)公益『生捐赠税前扣除标准:企业发生的公益性捐赠支出,不超过年度利润总额12%的部分,准予扣除 。年度利润总额,是指企业依照国家统—会计制度的规定计算的年度会计利润 。十四、有关资产的费用(1)企业转让各类固定资产发生的费用:允许扣除:(2)企业按规定计算的固定资产折旧费、无形资产和递延资产的摊销费:准予扣除 。十五、总机构分摊的费用非居民企业在中国境内设立的机构、场所,就其中国境外总机构发生的与该机构、场所生产经营有关的费用,能够提供总机构出具的费用汇集范围、定额、分配依据和方法等证明文件,并合理分摊的,准予扣除 。十六、资产损失企业当期发生的固定资产和流动资产盘亏、毁损净损失 。由其提供清查盘存资料经主管税务机关审核后,准予扣除;企业因存货盘亏、毁损、报废等原因不得从销项税金中抵扣的进项税金,应视同企业财产损失,准予同存货损失一起在所得税前按规定扣除 。应纳税所得额是企业所得税的计税依据,按照企业所得税法的规定,应纳税所得额为企业每一个纳税年度的收入总额,减除不征税收入、免税收入、各项扣除以及允许弥补的以前年度亏损后的余额 。应纳税所得额的正确计算直接关系到国家财政收入和企业的税收负担,并且同成本、费用核算关系密切 。方法:1、企业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总额减除不征税收入、免税收入、各项扣除以及允许弥补的以前年度亏损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应纳税所得额=收入总额-不征税收入-免税收入-各项扣除-以前年度亏损 。2、在会计利润总额的基础上加或减按照税法规定调整的项目金额后,即为应纳税所得额 。应纳税所得额=会计利润总额±纳税调整项目金额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