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节吃月饼的习俗,中秋节为什么要吃月饼啊

1,中秋节为什么要吃月饼啊中秋节吃月饼是我国的传统习俗 。传说月饼的名字还和杨贵妃有关 。有一年中秋,月亮升起的时候,唐玄宗和杨贵妃在月光下一起赏月吃胡饼 。吃着吃着,李隆基突然说:“这胡饼的名字太难听 。”一旁的杨贵妃为了讨皇上欢心,看着天上的明月,灵机一动说:“要不叫月饼吧?”李隆基龙心大悦,觉得这名字雅致 。从此胡饼就改叫月饼 。当然这也就是个传说,具体月饼这个名字怎么来的,已经不可靠了 。最早月饼一词是出现在南宋吴自牧《梦梁录》中,那时的月饼是菱花形的,和菊花饼、梅花饼、五仁饼等同时存在,并且是“四时皆有,任便索唤,不误主顾” 。可见这时的月饼,还不只是在中秋节吃 。后来演变成圆形,寓意团圆美好 。北宋之时,在宫廷内流行中秋节吃一种“宫饼” 。慢慢流传到民间,百姓们称这种饼为“小饼”、“月团” 。苏东坡有诗云:“小饼如嚼月,中有酥和饴” 。到了明代,中秋吃月饼才在民间逐渐盛行 。当时心灵手巧的饼师,把嫦娥奔月的神话故事作为食品艺术图案印在月饼上,使月饼成为更受人民青睐的中秋佳节的必备食品 。清代,中秋吃月饼已成为一种普普遍的风俗,并且月饼的种类也越来越多 。京、津、苏、广、潮五种风味开始初具雏形 。且围绕中秋拜月、赏月还产生了许多地方民俗,如江南的“卜状元”:把月饼切成大中小三块,叠在一起,最大的放在下面,为“状元”;中等的放在中间,为“榜眼”;最小的在上面,为“探花” 。而后全家人掷骰子,谁的数码最多,即为状元,吃大块;依次为榜眼、探花,游戏取乐 。到了现代,我国月饼经过长期的演变和发展,花样不断翻新,品种不断增加,地区的差异使品种外观、口感、味道各具独特风格我国月饼品种繁多,按产地分有:京式、广式、苏式、台式、滇式、港式、潮式、甚至日式等;就口味而言,有甜味、咸味、咸甜味、麻辣味;从馅心讲,有五仁、豆沙、冰糖、芝麻、火腿月饼等;按饼皮分,则有浆皮、混糖皮、酥皮三大类;就造型而论,又有光面月饼、花边月饼和孙悟空、老寿星月饼等 。而且得益于发达的网络购物,想吃就可以随时买得到,不再只限于中秋节 。中秋节吃月饼这个传统,经过一代又一代的演变,不管是形状还是口味都已经有了很大的改变,不知道未来还会演变出什么样的口味,有点期待新的口味 。【中秋节吃月饼的习俗,中秋节为什么要吃月饼啊】

中秋节吃月饼的习俗,中秋节为什么要吃月饼啊


2,中秋吃月饼的风俗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中秋节起源于中国上古时代,普及于汉代,定型于唐朝初年,盛行于宋朝以后 。中秋节是上古天象崇拜--敬月习俗的遗痕 。在秋分时节,是古老的“祭月节” 。中秋节则是由传统的“祭月节”而来 。据考证,最初“祭月节”是定在干支历二十四节气“秋分”这天,不过由于这天在农历八月里的日子每年不同,不一定都有圆月,后来就将“祭月节”由“秋分”调至农历八月十五日 。祭月,在我国是一种十分古老的习俗,实际上是古时代我国一些地方古人对“月神”的一种崇拜活动 。月饼是古代中秋拜祭月神的供品,沿传下来,便形成了中秋吃月饼的习俗 。在古代,每到中秋节,人们就会在香案上摆上象征丰收的圆形蔬果,跪拜月亮,祈求家人平安、吉祥如意 。古代少女们都要拜月,是祈求住在月宫的天仙嫦娥能保佑自己,面如皓月、貌美如花 。月饼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 。据史料记载,早在殷、周时期,江、浙一带就有一种纪念太师闻仲的边薄心厚的“太师饼”,据说此乃中国月饼的“始祖” 。古时候南北风俗各异,各地风俗不一 。关于中秋赏月的现存文字记载,最早见于唐代 。《洛中见闻》曾记载:中秋节新科进士曲江宴时,唐僖宗令人送月饼赏赐进士 。古代月饼被作为祭品于中秋节所食,其真实起源年代无考 。关于“月饼”一词的文字记载,最早在南宋文献 。据说中秋节吃月饼的习俗始于唐朝,北宋之时在宫廷内流行,后流传到民间,发展至明朝则成为全民共同的饮食习俗 。中秋赏月的风俗在唐代十分流行,许多诗人的名篇中都有咏月的诗句 。到了宋代,中秋赏月之风更盛 。当时俗称“小饼”和“月团” 。北宋皇家中秋节喜欢吃一种“宫饼”,民间俗称为“小饼”、“月团” 。苏东坡有诗云:“小饼如嚼月,中有酥和饴” 。南宋吴自牧的《梦粱录》一书,已有“月饼”一词,但对中秋赏月,吃月饼的描述,是明代的《西湖游览志会》才有记载:“八月十五日谓之中秋,民间以月饼相遗,取团圆之义” 。到了清代,关于月饼的记载就多起来了,而且制作越来越精细 。宋代的文学家周密,在记叙南宋都城临安见闻的《武林旧事》中首次提到“月饼”之名称 。到了明代,中秋吃月饼才在民间逐渐流传 。当时心灵手巧的饼师,把嫦娥奔月的神话故事作为食品艺术图案印在月饼上,使月饼成为更受人民青睐的中秋佳节的必备食品 。在宫廷中,月饼也成为常见食品,如《明实录·神宗实录》里就记载了皇帝十次赐给大臣月饼 。清代,中秋吃月饼已成为一种普遍的风俗,且制作技巧越来越高 。清人袁枚《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