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淮地区什么时候种麦合适?怎么管理?( 二 )



【黄淮地区什么时候种麦合适?怎么管理?】2.种子处理 。加强小麦种子处理,切实做好种子包衣或药剂拌种,减轻秋苗发病,压低越冬菌源,控制苗期地下害虫危害,可以推迟小麦条锈病、白粉病、纹枯病等病害发病时间 。根据各地小麦品种抗病性、发病程度以及气候条件、栽培方式,合理选择药剂 。严格拌种用药量,禁止超量用药;拌种后立即播种,现拌现用,当日播完 。适当增加药剂拌种后用种量 。包衣和拌种时,按照农药标签说明使用药剂 。
3.秸秆还田 。玉米秸秆还田要做到“切碎、撒匀、深埋、压实” 。秸秆粉碎还田要求长度≦7厘米,均匀抛撒地表,耕翻深埋地下 。如果采用深松技术,必须先旋耕,将秸秆切入土层,旋耕深度15厘米以上,秸秆还田后要灌水踏实,如墒情适宜,则要及时耙压 。
4.深耕(深松)耙压 。突出抓好深耕(深松)、镇压为主要内容的高质量、规范化整地技术,全面提高整地质量,打好麦播基础 。深耕23—25厘米然后耙压,或深松30—35厘米然后旋耕耙压 。深耕或深松能打破犁底层,可促进小麦根系下扎,增强抗旱能力;耙压能破碎坷垃,沉实土壤,防透风失墒,保全苗壮苗,安全越冬 。深耕或深松的效果可持续2年,可以1年深耕或深松,2年旋耕整地 。一年一作旱地麦田深耕、深松应在7月上旬进行,利于纳雨蓄墒,并及时耙耱收墒 。部分旱地可采取以深松为主的少免耕技术,或推广旋耕、施肥、播种、镇压一体作业机械 。同时,要加强农机手作业前培训,使其真正掌握整地质量标准和技术要领,提高田间整地作业质量 。
5.施用基肥 。注重测土配方施肥,氮磷钾肥配合,补施微量元素肥 。高产田采用氮肥后移技术,氮肥底施和追施各占50%,其他肥料全部底施 。根据科学试验和实践经验,不同地力水平的适宜施肥量参考如下:亩产300—400公斤,每亩施纯氮10—12公斤、五氧化二磷4—6公斤、氧化钾4—6公斤,氮肥的70%底施,30%起身期追施,磷、钾肥全部底施 。亩产400—500公斤,每亩施纯氮12—14公斤、五氧化二磷6—7公斤、氧化钾5—6公斤,氮肥60%底施,40%起身期或拔节期追施,磷、钾肥全部底施 。亩产500—600公斤,每亩施纯氮14—16公斤、五氧化二磷7—8公斤、氧化钾6—8公斤,氮肥50%底施,50%拔节期追施,磷、钾肥全部底施 。
6.浇水造墒 。坚持足墒播种,确保一播全苗 。墒情不足(当0—40厘米土层土壤相对含水量低于70%时)的麦田要先造墒再播种 。对不能及时造墒而播后浇蒙头水的麦田及时划锄,保证小麦及时出苗,防止土壤板结,减少土壤水分散失 。南部低洼麦田注意排除田间积水,晾墒播种;旱地注意趁墒播种 。

黄淮地区什么时候种麦合适?怎么管理?


(二)播种
7.适宜播期 。一般冬性品种适期播种的日平均气温为16—18℃,半冬性品种为14—16℃ 。培育冬前壮苗,冬性和半冬性品种要保证冬前有效积温达550—600℃,冬前形成主茎5—6片叶、单株分蘖3—5个、次生根3—5条的壮苗,同时还要考虑天气条件、肥力水平、病虫害和安全越冬等情况 。一般北部冬麦区9月底至10月上旬,黄淮冬麦区北部和中部10月5—15日,黄淮冬麦区南部10月10—20日为适宜播期 。
8.合理播量 。合理播量、适宜基本苗数是奠定高质量群体的起点,是构建合理群体结构,协调群体与个体、小麦生长发育与环境条件关系的重要措施 。在适宜播期内需因地、因种、因时确定适宜播量 。一是品种特性 。分蘖力强、成穗率高的品种,适当减少播量 。二是播种时间 。播种早的播量适当减少,播种晚的播量适当增加 。三是地力水平 。土壤肥水条件较好的基本苗宜稀、播量宜少,水肥条件差的麦田播量适当增加 。一般北部冬麦区亩基本苗20万—30万,黄淮冬麦区北部和中部15万—25万,黄淮南片15万—18万 。播种时日平均气温低于15℃后,每推迟一天播种,基本苗增加1万,但最多不宜超过35万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