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问题,为什么我能帮助别人解决心理问题却一直解决不了自己的心理问题( 二 )


心理健康问题,为什么我能帮助别人解决心理问题却一直解决不了自己的心理问题


4,关于心理健康的几个问题 不知你的这些问题是作业还是什么,但它们几乎就是埃利斯的“合理情绪疗法”理论中强调的非理性观念的翻版 。埃利斯认为,情绪困扰和行为不良都来源于个体的非理性观念,他将常见的不合理观念总结了11类: 其中对应你的第一条就是埃利斯提出的“个人是否有价值,完全在于他是否是个全能的人”:但这是一个永远无法达到的目标,因为世界上根本没有十全十美永远成功的人,你可能在某一方面有突出优势,但在另一方面可能不如别人 。即使你有过无数次的成功,也无法保证下一次依然一帆风顺,因此如果坚持这一观点,必将永远得不到满足和快乐 。第二条对应埃利斯提出的“面对现实中的困难和自我所承担的责任是件不容易的事情,倒不如逃避他们”逃避问题固然可以暂时缓和矛盾,如果让自己有一点喘息休息机会也未尝不可,但一味的逃避始终解决不了存在的问题,日积月累,问题可能会继续恶化甚至叠加,产生一系列的后续问题,导致更严重的情绪困扰 。第三条对应“人必须依赖别人,特别是某些与自己相比强而有力的人,只有这样才能生活得好些”,虽然我们在社会中不可避免需要相互依存,但过分夸大这种依赖必要性,只会让我们失去自己的独立性,导致丧失自我的主动性,失去独立学习生活的能力,将命运的决定权轻易让人,最终丧失自己的安全感 。第四条对应“一个人遗忘的经历和时间常常决定了它目前的行为,而且这种影响是永远难以改变的”,已经发生的事实是个人的历史,的确无法改变,但不是说这些事情会决定一个人的现在与将来 。因为事实虽不可改变,但我们对事件的看法却是可以改变的,从而我们可以改变、调整、控制自己的未来的生活 。第五条对应“对人生的每个问题都应有一个唯一正确的答案,如果找不到这个答案,就会痛苦一生”,人生是一个复杂的事情,对任何问题都未必是非黑即白,非对即错的,站在不同的角度立场可能有截然不同的答案 。如果我们坚持寻找完美答案,只会让自己失望和沮丧 。第六条对应“一个人应该关心他人的问题,并为他人的问题而悲伤、难过”,关心他人,富于同情,这是爱心的表现 。但如果过分投入他人的事情,就可能忽略自己的问题,并影响自己的情绪,最终导致不但无法帮助别人,还使自己深陷泥潭 。等等,至于如何分析自己的心理健康并提出改善,是一个有针对性的题目,也是一个很大的题目 。还是建议你自己做,也是一个了解自己,了解心理健康知识的机会 。至于上面的“合理情绪疗法”理论,你有兴趣可以去网络看看,应该有很多资料 。5,心理健康内容写什么1、安全感是人的基本需要之一,如果惶惶不可终日,人便会很快衰老 。抑郁、焦虑等心理,会引起消化系统功能的失调,甚至会导致病变 。2、人际关系中,有正向积极的关系,也有负向消极的关系,而人际关系的协调与否,对人的心理健康有很大的影响 。3、人有喜怒哀乐不同的情绪体验 。不愉快的情绪必须释放,以求得心理上的平衡 。但不能发泄过份,否则,既影响自己的生活,又加剧了人际矛盾,于身心健康无益 。4、情绪情感激荡、表露而又内隐 。青春发育期的生理剧变,必然引起中学生情感上的激荡 。这种动荡的情感有时表露有时内隐 。5、要根据自己的经济能力、家庭条件及相应的社会环境来制定生活目标 。生活目标的制定既要符合实际,还要留有余地,不要超出自己及家庭经济能力的范围 。道家的创始人老子曰:“乐莫大于无忧,富莫大于知足 。”6、一个人的才能与兴趣爱好应该对自己有利,对家庭有利,对社会有利 。否则只顾得发挥自己的才能和兴趣,而损害了他人或团体的利益,就会引起人际纠纷,而增添不必要的烦恼 。7、当个人的需求能够得到满足时,就会产生愉快感和幸福感 。但人的需求往往是无止境的,在法律与道德的规范下,满足个人适当的需求为最佳的选择 。8、情绪稳定表明个人的中抠神经系统活动处于相对的平衡状况,反映了中枢神经系统活动的协调 。如果一个人的情绪常期不稳定,喜怒无常,是情绪不健康的表现 。9、愉快表示人的身心活动的和谐与满意 。愉快表示一个人的身心处于积极的健康状态 。一个人经常情绪低落,总是愁眉苦脸,心情有苦闷,则可能是心理不健康的表现,要注意自我调节 。10、人生活在社会中,就要善于与人友好相处,助人为乐,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人的交往活动能反映人的心理健康状态,人与人之间正常的友好的交往不仅是维持心理健康的必备条件,也是获得心理健康的重要方法 。11、人生活在纷繁复杂、变化多端的大千世界里,一生中会遇到多种环境及变化,因此,一个人应当具有良好的适应能力 。无论现实环境有什么变化,都将能够适应 。心理健康并非是超人的非凡状态,一个人的心理健康也不一定在每一个方面都有表现,只要在生活实践中,能够正确认识自我 。12、人生本复杂,只有一个平静的心,不断内省自己的心态、行为,不断改进自身缺点,以无尘之雨洗涤心中的黑暗,才能立足于世 。13、心理健康者热爱生活,能深切感受生活的美好和生活中的乐趣,积极憧憬美好的未来 。能在生活中充分发挥自己各方面的潜力,不因遇到挫折和失败而对生活失去信心 。能正确对待现实困难,及时调整自己的思想方法和行为策略以适应各种不同的社会环境 。14、人格亦称个性,人格表现为一个人的整个精神面貌 。心理健康的人有健全的“自我”,对自己有正确的认识,并能对自己进行客观的评价,能对自己的个性倾向性和个性心理特征进行有效的控制和调节 。15、心理健康的儿童少年,有积极、良好的人际关系 。尊重他人,理解他人,善于学习他人的长处补己之短,并能用友善、宽容的态度与别人相处 。他们在别人面前能做到真诚坦率,从而容易得到别人的信任,并建立起融洽的人际关系 。在集体中威望很高,生活充实 。16、心理健康的青少年,在乐观、满意等积极情绪体验方面占优势 。尽管也会有悲哀、困惑、失败、挫折等消极情绪出现,但不会持续长久,他们能够适当表达和控制自己的情绪,使之保持相对稳定 。17、智力正常是人正常生活的最基本的心理健康条件,良好的智力水平是一切社会人学业成功、事业有成的心理基础 。用IQ值来表示 。智商≥90为正常,上不封顶,<70为智力落后 。智力不正常的人心理不可能健康,但是IQ不能说明一个人的成就,IQ高也不能保证心理健康 。6,教师为什么更容易出现心理疾病 1、过大的工作压力使教师出现心理健康问题据国外调查表明,教师的工作压力大于其他行业,香港也将教师职业的工作压力排在第二位,仅次于警察 。中国大陆社会治安良好,教师的工作压力有可能位居警察之上 。教师的工作特点决定了教师的工作状态不仅存在于上班的8小时,还可能延续到一整天 。长时间处在强大的压力之下,势必导致人的心理憔悴,精神状态不佳 。久而久之会不同程度地患上心理疾病 。心理学认为:适度的工作压力可以排除心中的空虚和郁闷,令人振奋,给人奋发向上的动力,有利于提高工作和学习的效率;相反,过度的工作压力会给人带来苦恼、烦闷,使人感到焦虑、心悸和沮丧,使人产生生理和心理的失调反应,导致心理疾病的产生 。2、过多过高的教师角色期望使教师出现心理健康问题教师的工作对象决定了教师的工作牵连着千家万户乃至整个社会的心,成千上万双眼睛都在盯着教师的一举一动 。作为教师,上对国家、社会、学校和所有学生的家庭负责,下对几十上百名学生负责 。总是要把各种不同的角色期望挂在心中 。不同的主体对教师的角色有不同的期望,对教师的工作有不同的评价标准,有相同的地方,也有不同乃至相互冲突之处 。国家和社会期望教师充当知识的传播者、集体的领导者、模范公民等角色;家长和学生期望教师是知识博大精深,无所不知、无所不晓的学者型教授型人才;而学校总是期望它的教师是出色的纪律维护者,业绩突出的教育者,遵纪守法、指到哪里打到哪里的好员工 。众多的角色期望综合在一起,无疑是要求教师是一个十全十美的理想超人 。而教师毕竟是一个个普普通通、有血有肉的现实中人,扮演的角色不可能同时达到众多的期望值 。稍有一些方面的角色扮演不如意就会换来众多的批评、指责 。如果教师的责任心过重,就会整日忧心忡忡,生怕某一方面的角色扮演失误,换来责骂 。过重的心理负担会导致教师的心理失衡,出现心理健康问题 。3、过完美的自我期望难以如愿使教师出现心理健康问题教师作为知识和道德的化身,常潜意识地把完美作为自己追求的人生目标 。工作中,教师总是希望自己在各方面都作得尽善尽美,样样都不比别人差,并且渴望他人看到、肯定自己的成绩 。而往往忽略了自身的条件限制 。现实中,个人的个性、能力、特长和机遇各不相同,而这些自身条件又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工作成绩 。特别是教师职业,业绩并不一定能从教师自身的学历、能力和花工夫的多少中直接反应出来,而要从学生方面间接地反映 。所以,成绩和付出的劳动并不总是成正比 。这就使得教师如果觉得成绩不够理想而加倍地努力工作,但是努力的结果不一定能达到自己预期的结果 。所以,教师如果不能理性地分析失误,把原因都归结到自己身上来,就会内疚、自责,甚至感到悲观厌世,带来心理上的不良反应,出现心理健康问题 。4、不够完善的教师评价体系影响教师的心理健康目前,我国教师评价主要采用终结式的评价方式,并且把评价结果与奖惩相结合 。即:不注重过程,而只看重最终结果 。从而,只评价到了教师在学生学习成绩方面所做的工作,忽略了其他众多方面的工作,如教师改变学生的思想道德、人生观、价值观和行为习惯等多方面所作的努力 。忽略了教师在学习成绩以外所付出的心血和汗水 。这就使教师对评价方式的科学性产生怀疑 。另一方面,这种评价方式的公平性也有待进一步改善 。教师的业绩只从学生的考试中反映出来,忽视了班级学生各方面的差异所导致的学习成绩差异 。即使是原来基础相同的两个学生,也会由于他们的遗传因素、家庭环境以及家长的重视程度的不同,导致他们的成绩出现较大差异 。无视学生各方面的差异,而单独把学生的一次考试成绩作为评价教师的唯一依据,显然对教师是不公平的 。所以,教师如不能接受这种评价方式,评价的结果就会对教师的心理产生很大影响 。想得太多了 如果一天别胡思乱想怎么会出现心理疾病这个词呢 最好的解决办法是让自己整天有事做 累了也就没工夫想那么多杂七杂八的事了7,关于心理健康知识的内容有哪些1、心理健康是人在成长和发展过程中,认知合理、情绪稳定、 行为适当、人际和谐、适应变化的一种完好状态 。心理健康事关个体的幸福,家庭的和睦,社会的和谐 。心理健康与身体健康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联 。2、人际关系中,有正向积极的关系,也有负向消极的关系,而人际关系的协调与否,对人的心理健康有很大的影响 。3、运动是健康生活方式的核心内容之一,对于心理健康也有帮助和益处 。运动尤其是有氧运动时,大脑释放的化学物质内啡肽又称快乐激素,不仅具有止痛的效果,还是天然的抗抑郁药 。4、情绪情感激荡、表露而又内隐 。青春发育期的生理剧变,必然引起中学生情感上的激荡 。这种动荡的情感有时表露有时内隐 。5、要根据自己的经济能力、家庭条件及相应的社会环境来制定生活目标 。生活目标的制定既要符合实际,还要留有余地,不要超出自己及家庭经济能力的范围 。道家的创始人老子曰:“乐莫大于无忧,富莫大于知足 。”6、一个人的才能与兴趣爱好应该对自己有利,对家庭有利,对社会有利 。否则只顾得发挥自己的才能和兴趣,而损害了他人或团体的利益,就会引起人际纠纷,而增添不必要的烦恼 。7、当个人的需求能够得到满足时,就会产生愉快感和幸福感 。但人的需求往往是无止境的,在法律与道德的规范下,满足个人适当的需求为最佳的选择 。8、情绪稳定表明个人的中抠神经系统活动处于相对的平衡状况,反映了中枢神经系统活动的协调 。如果一个人的情绪常期不稳定,喜怒无常,是情绪不健康的表现 。9、愉快表示人的身心活动的和谐与满意 。愉快表示一个人的身心处于积极的健康状态 。一个人经常情绪低落,总是愁眉苦脸,心情有苦闷,则可能是心理不健康的表现,要注意自我调节 。10、人生活在社会中,就要善于与人友好相处,助人为乐,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人的交往活动能反映人的心理健康状态,人与人之间正常的友好的交往不仅是维持心理健康的必备条件,也是获得心理健康的重要方法 。11、人生活在纷繁复杂、变化多端的大千世界里,一生中会遇到多种环境及变化,因此,一个人应当具有良好的适应能力 。无论现实环境有什么变化,都将能够适应 。心理健康并非是超人的非凡状态,一个人的心理健康也不一定在每一个方面都有表现,只要在生活实践中,能够正确认识自我 。12、人生本复杂,只有一个平静的心,不断内省自己的心态、行为,不断改进自身缺点,以无尘之雨洗涤心中的黑暗,才能立足于世 。13、心理健康者热爱生活,能深切感受生活的美好和生活中的乐趣,积极憧憬美好的未来 。能在生活中充分发挥自己各方面的潜力,不因遇到挫折和失败而对生活失去信心 。能正确对待现实困难,及时调整自己的思想方法和行为策略以适应各种不同的社会环境 。14、人格亦称个性,人格表现为一个人的整个精神面貌 。心理健康的人有健全的“自我”,对自己有正确的认识,并能对自己进行客观的评价,能对自己的个性倾向性和个性心理特征进行有效的控制和调节 。15、心理健康的儿童少年,有积极、良好的人际关系 。尊重他人,理解他人,善于学习他人的长处补己之短,并能用友善、宽容的态度与别人相处 。他们在别人面前能做到真诚坦率,从而容易得到别人的信任,并建立起融洽的人际关系 。在集体中威望很高,生活充实 。16、心理健康的青少年,在乐观、满意等积极情绪体验方面占优势 。尽管也会有悲哀、困惑、失败、挫折等消极情绪出现,但不会持续长久,他们能够适当表达和控制自己的情绪,使之保持相对稳定 。17、智力正常是人正常生活的最基本的心理健康条件,良好的智力水平是一切社会人学业成功、事业有成的心理基础 。用IQ值来表示 。智商≥90为正常,上不封顶,<70为智力落后 。智力不正常的人心理不可能健康,但是IQ不能说明一个人的成就,IQ高也不能保证心理健康 。18、人有喜怒哀乐不同的情绪体验 。不愉快的情绪必须释放,以求得心理上的平衡 。但不能发泄过份,否则,既影响自己的生活,又加剧了人际矛盾,于身心健康无益 。19、睡眠质量是心身健康的综合表现 。常见的睡眠问题包括入睡困难、早醒、夜间醒后难以入睡、经常噩梦等 。睡眠不良提示着存在心理问题或生理问题,是心身健康不可忽视的警示信号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