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安窑洞是怎么建成的?有哪些历史意义?

陕北窑洞从结构和材料上可分为石窟窑、土窑、接口窑、石窑、砖窑等基本类型 。石窟窑是窑洞的祖先,有天然的,也有在天然的基础上进行人工开凿的 。土窑是陕北窑洞的原始形态,冬暖夏凉和省料省钱的特点符合当地环境特点 。

延安窑洞是怎么建成的?有哪些历史意义?


陕北窑洞的类型和建造
一、挖土窑 。
它是陕北窑洞的原始形态,保留古代穴居的习俗 。挖土窑必须选择在向阳山崖上土质坚硬,土脉平行的原生胶土崖上挖掘,避免在直立、倾斜土脉和绵黄土地段开挖 。通常,先剖开崖面,然后开一个竖的长方形口子,挖进去一两米以后,便朝四面扩展,修成一个鸡蛋形的洞,再用宽镢刨光窑面,抹上粘泥,有时为固顶,窑顶间隔用柳椽支撑作箍 。
土窑洞一般深7-8米,宽3米左右,高3米多,最深者可达20米 。窗户有两种:一种是小方窗,仅一平方米左右,光线甚暗,另一种是半圆木窗,约有3-4平方米,不仅光线较好,透气性也大大提高了 。
土窑充分体现陕北窑洞冬暖夏凉和省钱省料,修造容易的优点 。土窑有光线昏暗、空气流通差,墙壁难以粉刷,窑面子容易风化雨蚀,山崩土陷易坍塌的缺点 。
二、接口窑
即是在原土窑开扩窑口,按窑拱大小加砌一、二米进深,用石头或砖砌成窑面(基本在1.5—3米之间) 。为加固内顶,用柳椽箍顶,然后用麦鱼细泥沫壁,土拱与石或砖拱接口处抹平隐藏,使其土、石或砖两个部分浑然一体 。
接口窑是过去土窑基础上的进步,门窗变大后采光面积大,光线增强,既明亮又保温,窑面也坚固美观 。
三、箍石窑
是一种利用块料之间的侧压力建成跨空的承重结构的砌筑方法,这种侧压力民间谓之“夯劲” 。

延安窑洞是怎么建成的?有哪些历史意义?


箍石窑的工序
一、备料
箍石窑备料大致有
1、石料
石料一般选用陕北各地均有的青石为主,质地较细密的沙石也可以用 。一般人家是要雇石匠来开石头 。通过在石崖上打眼放炮,先把石头炸下来,然后由石匠用铁锤将石头破成人力可搬动大小,运回备用 。运回的石头大致分为三类,较为规整,大小合适的石料用作面石,由手艺高的匠人经过出面,将用来砌在窑面子上;其余的大一点的石头用于垒砌窑身;再小一点的石头可用于垫壕用 。
2、木料
木料主要是用于搭建窑顶拱架时用,待窑箍好后木料拆下后可以用作门窗的材料 。另外箍窑时人力搬运石头也需要有木板搭架通道 。
除石料和木料外,在箍窑期间每天要给二十多人一天管三顿饭,粮食、蔬菜等的准备也是必不可少的 。
二、看日子
箍窑在陕北大多都有请“阴阳”先生选址和“看日子”等前期准备工作 。
三、划线
正式动工时,先由主事的匠人根据主家的要求及地势、地形的实际情况,把相关的线要划出来 。
四、做地基
按窑洞的负荷能力,及地基的土质来决定地基的深浅 。挖好地基后一般是用黄土伴石灰回填,并层层夯实 。土、灰的比例大致为七比三 。
五、箍窑腿
地基回填至地面一米左右,按单数五、七、九层或更多层朝在夯实的地基上砌地造石至地平面 。紧接着开始在左右两边砌窑腿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