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安窑洞是怎么建成的?有哪些历史意义?( 二 )


六、支券(拱券)
待窑腿垒砌至平桩待扳拱时,开始支券,也就是架拱 。按照窑匠师傅的设计,由木匠师傅用各种粗细木料,有类于梁、檩、椽的构架支成拱模 。弧形的支架上以土填缝,拍打抹光即成 。
七、过顶
接下来自下而上紧贴拱模砌石块 。同时朝两拱之间的窑腿上填土、夯打令之实 。如此一层一层从两面砌至窑顶中线“合龙” 。石头朝里的一面必须整齐,朝外的一面以发青石片加楔夯实 。
八、灌浆
传统的浆是泥浆 。取纯净的上好黄土就桶或大铁锅注水,经反复搅拌使土块完全消解呈稠糊状,朝插片石缝处灌,泥浆沿隙下渗,直至灌满为止 。窑拱部分亦如法炮制 。泥浆经凝固“卤”定石块,非常稳固 。亦有灌石灰浆者;水泥普遍使用后则有的改灌水泥砂浆,更加牢固 。
一座院落无论起多少孔窑,在“合龙”时,顶部正中必须留一块石头,这是供“合龙口”用 。
八、垫脑畔
【延安窑洞是怎么建成的?有哪些历史意义?】合龙后经干燥到一定程度即可上掩土 。掩土大约有1米~1.5米厚,陕北称作“上脑畔”或“垫脑畔” 。据说,这样的厚度恰好给拱洞形成压力,令其越压越结实,又不致于荷载过重而坍塌 。同时,这样的厚度可保证窑洞冬暖夏凉 。
九、裹泥
窑洞裹泥一般为三遍 。先用长点的麦秸和泥,把窑壁上的缺陷处抹平;再用短点的麦秸和泥,让窑壁整体平整;最后再用“麦衣子”(麦衣子即包裹麦粒的外壳)和泥裹一遍,使窑洞内部平滑光亮 。
窑顶土上足后,给予适当的压实,然后做好女儿墙,挑檐,砌出流水石槽,供下雨泄洪用 。但槽必须朝院子,以示“水不外流”,聚财 。现在大多破除这种风俗,水朝后流,因为按约定俗成的“契约”,窑后有主家三尺(1米)的地界 。
传统的陕北窑洞“脑畔”多粗放,不做任何处理,令专长荒草,多数是撒“秃扫”籽 。“秃扫”是一种速生快长的黎科植物,学名“地肤”,初生嫩叶可食用,秋后成熟其枝干可以缚扫帚 。此物耐干旱,吸水量大,完全可以吸收窑脑多余的水分,保证窑洞湿度适中 。

延安窑洞是怎么建成的?有哪些历史意义?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