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玺上是什么,红章和蓝章有什么区别( 二 )


应氏就是东汉末年人应劭 , 皇甫则是西晋名士皇甫谧 , 裴松之说 , 这两位记载的文字和《吴书》的内容不同 , 不知道“且康”和“永昌”到底哪个是正确的 。其实 , 仔细想想 , 应该就是《吴书》的记载为正 。道理很简单 , 应劭和皇甫谧一辈子都没有见过传国玺啊!他们记载很可能是听来的 。特别是皇甫谧 , 他一辈子都没做过官 , 就坐在家里写书做学问 , 在这一点上 , 他还不如应劭 , 应劭多少还是在朝廷中呆过一段时间的 。
应劭和孙坚都是汉末人物 , 孙坚是有明确记载 , 亲手拿过传国玺的人 , 随后他把玉玺交给了妻子吴夫人 , 其儿子孙策、孙权也应该是见过的 。再者 , 《吴书》是孙吴帝国的官修史书 , 记载自己家皇帝家里的这段经历 , 自然是有准数的 , 不会胡编乱造 。应劭是在东汉帝国朝廷中做过官的 , 他在乱世中担任泰山郡太守 , 因为没有帮曹操接到父亲曹嵩 , 导致曹嵩被陶谦的士兵谋害 , 他害怕曹操报复 , 于是投奔了袁绍 , 然后他在冀州安心写书 , 做学问 。
在建安元年(196年) , 汉献帝迁都许县后 , 他把写成的书先给汉献帝 , 用来恢复汉朝威仪 。很可惜 , 不久后他就逝世了 , 汉献帝拿到传国玺大概是在建安四年(199年) , 应劭如果写错了的话 , 死人也是不会修改的 。至于东晋人徐广和《晋阳秋》的记载 , 文字发生了更多的偏差 , “既寿”变成了“皇帝” , 这一点 , 笔者以为 , 汉末时的那枚传国玺已经遗失 , 东晋之后的传国玺已经发生了转换、改写 , 所以才造成记载不同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