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怎样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1 ,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怎样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 , 这已成为全体教育工作者的共识 , 课堂教学中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 , 是课堂教学的本质属性之一 , 数学作为一门基础而又非常重要的学科 , 教学内容中有许多的定义、公式、解题技巧和思想方法 。学生如何消化基础知识 , 掌握解题技巧和思想方法 , 进而增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 这不但要靠“教” , 更主要的是要使学生会“学” 。在学的过程中使学生由被动接受变为主动探索 , 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教学不仅要让学生掌握知识的结论 , 更要理解知识发生和发展的过程 。教学时 , 教师要善于创设探究情境 , 诱导学生自己动手操作、动眼观察、动脑思考、动口表达 , 从中得到探索者的收获 , 发现者的欢乐 , 胜利者的喜悦 。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指出:教师应以形成良好的课堂心理气氛为己任 , 使学生更加充分地、热情地参与整个教学过程 。

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怎样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2 , 如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从以下五点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1、创设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与课堂氛围教育的民主最能体现学生的主体性 , 它是开展一切教育教学活动的基础与前提 , 如果离开了教育教学的民主性 , 也就无法来谈真正意义上的教育教学 。因此 , 只有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关系 , 才能确保我们的教育教学得以顺利开展 。在教育中 , 我们要摈弃师道独尊的旧观念 , 在发挥主导作用的同时 , 又尽量使自己成为学生集体中的一员 , 进而创建一种民主的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 , 让学生无拘无束的学习 。教师只有和学生打成一片 , 缩短与学生之间的空间距离、心理距离 , 才能使学生的创造潜能获得淋漓尽致的最大可能的发挥 。2、尊重学生、信任学生、赏识学生尊重学生 , 就是要尊重学生的一切 , 包括学生的观点、思想与人格 。从某种意义上来讲 , 要尊重学生的人权问题 。当学生的思维活动和思维结论越出教师所设计和期望的轨道时 , 教师不应该强行地把学生的思维轨道重新纳入到自己设计的轨道 , 用自己的思维成果和教科书上的结论束缚学生的思维 , 更不能用粗暴的方式去中断学生的思维过程 。3、努力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课堂教学中 , 只有引导学生主动参与 , 才能更好地体现学生的主体性 。我们在评价学生课堂中主地位有没有充分地发挥出来 , 很大程度上看学生是否参与了学习过程 , 这种参与应该是在学生主动状态下地参与 。学生学习知识的过程是一个动态的过程 , 是一个不断建构、重组的过程 , 是发现与探索的过程 。从某种意义上说 , 是一个对知识“再创造”的过程 , 即创新的过程 。因此 , 我们要重视学生的学习过程 , 让学生在实践中探求 , 在练习中理解知识 , 在应用中巩固知识 , 切不要重结果轻过程 , 急功近利 , 让学生主动获取知识 , 全程参与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 , 是学生主体性最能充分体现的地方 。4、鼓励学生大胆质疑 , 学会合作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质疑 , 这种质疑主要表现在①敢于向老师质疑;②敢于向其他同学质疑;③敢于向教科书质疑 。这就是我们通常说的“不唯师 , 不唯书”的真实表现 。教学中 , 我们要经常鼓励学生大胆质疑 , 勇于表露自己的观点 , 敢于说“NO” 。马克思的至理名言:怀疑一切 。因为疑者多思 , 疑者善思 , 大疑则大进 , 小疑则小进 , 无疑则不进 。很难想象 , 一个不善于思考的学生 , 如何能真正体现他的主体性?如何展现他的创造才能 。同时 , 要让学生在学习中学会合作 , 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与讨论 , 不仅能增进友谊 , 初步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 而且有利于学生群体主体性的充分发挥 。5、采用鼓励性评价 , 让学生体验成功的乐趣我们不能想象 , 当一个人的想法、行为老是受到他人的指责 , 批评甚至伤害 , 他的潜能与主体性怎么能获得主动的、充分的发挥?因此 , 在我们的教育教学中大力倡导鼓励式评价 , 比如 , 在课堂教学中常听到“你真行”、“你真棒”、“你的观点(想法)很独特”、“这是某某同学的发现(发明或创造) , 真了不起”等等评价 , 充满着情 , 我们的学生怎能不感动呢?我们一定要避免消极式评价 , 杜绝谴责式评价 。对于有些学习成绩不佳 , 害怕表现的学生 , 我们的老师一定要给予更多的关注 , 如果有比较容易回答或解决的问题 , 就要及时地提问他们 。回答对了就表示肯定、赞赏 , 即使回答错了 , 也要在首先肯定其闪光点的前提下予以鼓励 , 有了一个个成功的体验 , 后进生自然也会逐渐抬起头来 , 信心十足地投入学习 。在大力倡导课堂教育素质化的今天 , 教师主导、学生主体已成为大家的共识 。然而 , 在我们的课堂教学实践中 , 学生的主体性的发挥还不够充分 , 这是一个不容回避、不容忽视的现实问题 。笔者认为 , 学生的主体性 , 实质上是“以人为本”这一教育理念的直接体现 。因为我们的教育对象是学生 , 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人 , 他们不是一个个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 , 他们有自己的思想、意识、爱好等 。可以说 , 每一个学生都是一部充满活力的书 。承认差异 , 张扬个性 , 面向全体 , 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 这是素质教育对我们的要求 。因此 , 只有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 即主体性 , 才算是抓住了教育的根本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