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世隋唐官员怎么任命,掀五代乱世之幕

官位实职就是官员的实际任职,代表着官员在哪个衙门里办公 。唐朝在沙州设立设归义军,任命张议潮为沙州防御史、节度使,负责十一州军政、民政事务 。这个问题可以写一本书了,简单回答如下:唐朝官员官位实职从正一品到从九品一共二十九级 。
隋朝之前的官员是如何产生?

乱世隋唐官员怎么任命,掀五代乱世之幕


关于隋朝之前古代如何选拨人才有以下几中制度,希望对你有所帮助一,世卿世禄制:古代版的“拼爹”夏商周时期的中国,官吏几乎由贵族垄断,官吏的任命大多是子承父业、世卿世禄 。用我们现在的话讲就是“拼爹的时代 。”二,军功爵制度:建功立业就能出人头地后来到了春秋战国时期,周天子大权旁落,各路诸侯逐鹿天下,想尽一切办法富国强兵,破格起用了一些社会地位低下的人 。
当然这些人不是因为“地位低下”而被选拔出来,而是他们有出众的才干 。就像现在有一些企业,不管你是什么学历,只要你技能过硬,你就能来上班 。所以这些企业就像过去的诸侯国一样,也许不大,却很精干,没有大公司的人事沉余;相反一些做大了的企业,开始挑肥拣瘦,就跟夏商周一样,将自己的人才圈局限在贵族(高学历)里,当然这里并不是要否定高学历的人 。
伯乐与千里马之间微妙的关系在秦孝公时期,秦孝公更是求贤若渴,发布“求贤令”招揽天下群才,鼎鼎大名的商鞅便是通过这个“求贤令”闻风而至 。商鞅和秦孝公两人的见面很有意思,他们并不是一蹴而就,而是见了三次才相见恨晚 。商鞅初次见秦孝公讲的是“帝道”,秦孝公不以为然;第二次见秦孝公讲的是“王道”,秦孝公还是觉得商鞅泛泛之谈;第三次见秦孝公讲的是“霸道”,这下击中了秦孝公的“痛点”,秦孝公对商鞅刮目相看,并与商鞅促夜长谈,商鞅如愿以偿的找到“高薪工作” 。
从商鞅的“求职”经历我们可以得出的经验,找工作的时候要“准备充足”,像商鞅就准备了三套方案,总有一个符合秦孝公的口味 。从用人方来讲,秦孝公又是一个肯给人机会的老板,连续见了商鞅三次,当然也离不开秦孝公有个懂得干“人事”的人事,再三举荐商鞅 。三,察举制,以孝治理天下到了汉代,天下初定,同样需要招揽大量人才,于是察举制和征辟制相继而生 。
察举制主要面向的是读书人和在任官吏,让没有官职却有本事的读书人入朝为官,让有本事的在任官吏得到提拔,这是察举制的初衷 。察举制主要分三个时期,第一个时期是汉高祖至汉景帝时期,也就是汉武帝之前的汉朝统治时期 。汉高祖刘邦统一天下后,官吏大多是通过“军功”或“任子”和“赀选”产生;军功自然不用多说,通过战争杀敌建功;任子则是世袭制,选拔的都是贵族子孙后代;赀选则是讲究财产,有一定财富的人才能当选,这跟美国总统是差不多的,你想竞选美国总统,除了是美国公民,还需要大量的金钱,没钱你是不可能当上总统的 。
但当时处于和平年代,单靠军功和任子以及赀选几乎招揽不了多少人才;于是晚年的刘邦便下了一道求贤诏,内容主要是:“贤士大夫有肯从我游者,吾能尊显之,其有意称明德者,必身劝,为之驾 。遣诣相国府,署行、义、年 。有而弗言,觉,免 。年老癃病勿遣 。”简单的说就是有本事的人都来找我吧,我可以让你们做官 。到了高后元年,设立了“孝悌”和“力田”作为察举科目,孝悌是孝敬父母的人,力田则是努力耕田的人,对于这一类人给予奖励,表现特别优异的还能做个孝悌官,联同三老帮助朝廷教化普通百姓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