猴子逞能的典故 猴子逞能什么意思


猴子逞能的典故 猴子逞能什么意思


猴子逞能
人要有傲骨 , 但不可有傲气
吴王浮于江 , 登乎狙之山 。众狙见之 , 恂然弃而逃 , 逃于深蓁 。有一狙焉;委蛇攫搔 , 见巧乎王 。王射之 , 敏给搏捷矢 。王命相者趋射 , 狙执死 。王顾谓其友颜不疑曰:“之狙也 。伐其巧 , 恃其便 , 以敖予 , 以至此殛也 。戒之哉!嗟呼!无以汝色骄人哉!”颜不疑归 , 而师董梧 , 以助其色 , 去乐辞显;三年 , 而国人称之 。——《庄子·徐无鬼》
吴王坐船在大江里游玩 , 攀登上一座猴山 。一群猴子看见了 , 都惊慌地四散逃跑 , 躲在荆棘丛中了;唯独有一只猴子 , 却洋洋得意地跳来跳去 , 故意在吴王面前卖弄灵巧 。吴王拿起弓箭向它射去 , 那猴子敏捷地把飞箭接住了 。吴王下令左右的侍从一齐放箭 , 那只猴子就被射死了 。吴王回过头对他的朋友颜不疑说:“这只猴子夸耀自己的灵巧 , 仗恃自己的敏捷 , 在我面前表示骄傲 , 以至于这样死去了 。警惕呀!不要拿你的地位去向别人耍骄傲呀!”颜不疑回去以后 , 就拜贤人董梧为老师 , 尽力克服自己的骄气 , 远离美色声乐 , 不再抛头露面 。过了三年 , 全国人都称誉他 。
感悟:
咸丰八年 , 曾国藩在给曾国荃的信中说:“古来言凶德致败者约两端:曰长傲 , 曰多言 。丹朱之不肖 , 曰傲曰嚣讼 , 即多言也 。历观名公巨卿 , 多以此二端败家丧生 。”曾国藩在这里指出了普通人的两大凶德和弱点:傲慢和话多 。人一旦有了傲的心 , 必然会在各个方面放松警惕 , 祸乱、失败也必然接踵而至 。傲是自取灭亡之道 , 所以古人说骄兵必败 。在西方 , 莎士比亚也曾经说过:“一个骄傲的人 , 结果总是在骄傲里毁灭了自己 。”不管有多大的本领 , 也不可当作骄傲的本钱 。谦虚谨慎 , 才是做人处世之道 。
【猴子逞能的典故 猴子逞能什么意思】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