攻城掠地怎么建首都,神学士攻城掠地

怎么解决的呢?把都城位置挪一下就好了 。所以在五代时,长安便失去了首都的地位,下降为一般性的地方都会 。由于“首都聚集效应”,西汉和唐代,人才都愿意到长安发展,而这样一来,关中平原的人口就超过了正常水平线 。秦、汉、隋、唐之所以在关中建都,一方面是因为这四朝统治者都是在关中起家,统治根基都在关中;再加之当时外患主要在西北方面,且当时关中未残破,所以四朝都城便都建在了长安附近 。
五代十国后,长安为何永远丧失了作为帝国首都的资格?

攻城掠地怎么建首都,神学士攻城掠地


唐代之后的中原王朝都不在长安建都,主要原因有三条 。一是关中平原不大,生物承载力不高,无法供养太多的人口 。并且关中也相对闭塞,虽有易守难攻的优点,但这个优点也导致外界的物资很难转运至此 。看地图,一目了然 。虽说关中平原有八百里沃土、天府之国等等美誉 。但讲真,关中相比于关东,它真的很小很小 。满打满算,也就3.6万平方公里 。
这个面积在西汉,只占全国耕地面积的40分之一 。以此类推,关中平原能供养的人口应该也就是全国人口的40分之一 。人口一旦超过了这个线,生活在关中平原的老百姓,可能会饿肚子 。事实上,历史上也确实是如此 。由于“首都聚集效应”,西汉和唐代,人才都愿意到长安发展,而这样一来,关中平原的人口就超过了正常水平线 。这导致每遇灾年,关中的老百姓都要饿肚子 。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隋朝时,隋炀帝打通了运河,通过关东向关中输血的办法,解决关中粮草不足的问题 。但即便有运河,也不好使,原因就如前面说的,关中易守难攻,粮草从关东转运关中,中途损耗极大 。盛世还好说,乱世呢?五代时期是多事之秋,梁唐晋汉周的统治者都忙于打仗,连基本生产都无法保证,他们不可能,也没能力把都城定在长安,然后像唐朝统治者那样,从关东输血 。
在加上,因为唐末军阀混战,关中平原残破不堪,长安城也被摧毁 。五代统治者都没能力重建长安城 。所以在五代时,长安便失去了首都的地位,下降为一般性的地方都会 。当然,北宋统一中原后,长安又具备了建都的可能性 。但因为另一个原因,使得关东地区成为历代统治者关心的重点,而关中则被进一步弱化了 。这个原因就是这个问题的第二个主因:五代之后的历代统治者,都不以关中起家,并且他们在关中也没有经济利益 。
迁都长安对他们没有任何动力可言 。就拿北宋来说 。赵匡胤登基后,曾一度想迁都洛阳,并以洛阳为中转站,迁都长安 。但他的想法遭到了其弟赵光义的强烈反对 。赵光义反对老哥的原因很简单 。他的根基在开封,开封府大大小小的领导班子都被他收买,已经是他的人了 。若此时迁都长安,他的根基就没了 。进一步说,如果这个问题处理不好,他的储君之位和他的项上人头可能都不保 。
所以对于迁都长安一事,终北宋一朝,都是禁忌,严禁拿到朝堂上讨论 。北宋末年,金军第二次包围开封前夕,名将种师道鉴于实际情况,曾力劝宋钦宗迅速迁都开封,依靠潼关天险躲避金军锋芒,但此时宋钦宗和当年赵光义的想法一样 。他的统治根基在开封,离开了大本营,他可能会失势 。就像他的老爸宋徽宗一样 。所以他便拒绝前往 。结果最后就搞出了靖康之变 。
北宋统治集团被金人一勺烩,全做了俘虏 。靖康之变后,宋高宗赵构偏安江南,对收复失地没兴趣 。南宋自不可能定都长安 。与赵构同时代的金国早期统治者,其考量也与早年的赵光义类似 。由于他们的田产、房产都在东北老家,迁都会导致他们名下财产的价值缩水,损害他们的既得利益 。所以直到海陵王完颜亮迁都前,金国统治者,没人愿意迁都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