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渊明的桃花源记是鬼故事吗 桃花源记的恐怖真相是什么( 三 )


至于“门前桃桑,为大凶 。”之说更是无稽之谈,无论是“桃之夭夭,灼灼其华”抑或“桑之未落,其叶沃若”,桃和桑代表的是喜庆欢乐,怎么会与“大凶”有关呢?
桃花在诗词中更是一种独特的存在,“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的凄婉爱情,“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的文人雅趣,“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的盎然春意,这一切都说明“桃花”意象的格调是明朗的积极的美好的明艳的 。
王安石之诗“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中的桃符代表的更是平安吉祥之意,所以,陶渊明写“芳草鲜美,落英缤纷”俨然就是为塑造桃花源做一个很好的铺垫,烘托世外桃源的美丽 。怎么会有“大凶”之说呢?
其次,很多人会纠结于“阡”字认为这是对墓地的最好佐证,其实关于“阡”字为墓地的意思是唐代以后才有,东晋时期,这个字就是简单的道路之意 。退一步讲,即便“阡”字确实有墓地之意,也不代表“阡陌”就是纵横交错的墓穴啊,这个词的本来意思是交错的小路 。
我们再说本文最大的bug是:“男女衣着,悉如外人”,如果不是陶渊明真的没意识到这个服饰变迁的问题,那就只能是和上面的解释如出一辙:陶渊明故意佐证桃花源理想社会的理想性和虚幻性 。
正是因为这样的社会不存在的,所以他们的衣食住行都是现实社会的投射,是与现实社会息息相关的,那么衣着自然也就和外面的人一样了 。
最后一点,渔人意外来到桃花源和之后都遍寻不着的描写,都只表明:桃花源与世隔绝,渔人只是一个读者的引路人,不写渔人,我们怎么能顺着他的脚步来到这桃花源中呢?而后遍寻不着,更说明桃花源的虚妄 。
一是可能为了加强桃花源的神秘性,增加艺术色彩;
二是陶渊明可能是在清醒的暗示着桃花源是不存在的,这终究只是个理想 。
写南阳刘子骥的“寻病终”也是一样的道理 。
所以从这个角度看,《桃花源记》可能是一个喜剧掩盖下的悲剧,但若说是鬼故事,实在是谈不上 。没有切实证据,不足为信 。
三 关于《桃花源记》的一点猜测其实关于《桃花源记》,很多学者专家都进行过一定程度的猜测,总结下来,有两种说法较为可信 。
01 坞堡说
这个说法是国学大师陈寅恪提出的,1936 年,陈寅恪在《清华学报》 发表了题为《桃花源记旁证》一文 。这位优秀的历史学家,从浩瀚的史料当中,钩沉旧籍,抽丝剥茧,给我们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 。
在写《桃花源记》之前,陶渊明的好朋友羊长史,从戴延之那里听到了一段奇闻 。
戴延之在跟随宋朝(指南北朝时期的宋)开国皇帝刘裕入关灭姚秦时,目睹了西北的两种特殊社会现象:
一是有钱的流民纷纷南迁,躲战乱;二是没钱的据山险自保 。也就是坞堡 。
他们常常是以一个家族为单位,躲进深山老林里,带着农具,自己开荒种地,自给自足,同时抵御狄戎匪寇 。
这些选择据险而守的族群所处之地,史书称之为“坞壁” 。宋元之际的史学家胡三省在为《资治通鉴》作注时,对其解释为:“城之小者曰坞,天下兵争,聚众筑坞以自守,未有朝命,故自为坞主” 。
兵荒马乱,盗贼四起,国家的法令制度在战乱中崩溃,人民的生命安全与生活秩序无法得到保障 。所以坞壁内部均会制定一套实用的规则,将坞壁内部的流民组织起来,形成一个齐心协力、且战且耕的坚强组织 。
《晋纪》记载:“永嘉大乱,中夏残荒,堡壁大帅,数不盈册,多者不过四五千家,少者千家、五百家 。”可知西晋亡后,中原遍地坞壁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