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都是是什么意思 都是是什么意思


不都是是什么意思 都是是什么意思


来源:中国青年报
殷锦绣 来源:中国青年报 ( 2021年10月22日 06 版)
最近,关于社交的名词标签可以说是层出不穷,从我们的老朋友“社交恐惧症”,到新出现的“社交牛症”“社交牛杂症”“社交天花板”等,都让网上冲浪的人猝不及防:这些都是什么意思?我是哪一种?这些“症”都是病吗?该怎么“治”?
日常“社恐”不是病,降低莫紧张
在街上遇见不太熟的朋友不敢打招呼,坐电梯遇见同事会假装玩手机,最害怕的事情是当众演讲,觉得被人看着时会脸红心跳甚至发抖……这些都被网友称为“社交恐惧症”的表现 。
不过别太担心,其实我们日常所说的“社恐”,跟心理学上所说的“病”还差得远 。心理学上确实有一个“社交焦虑障碍”(也称为“社交恐怖症”),但是,它的诊断标准除了回避社交、因社交害怕或焦虑等表现,还有“这种害怕焦虑引起临床痛苦、引起了职业或其他重要方面功能的损害” 。大部分称自己“社恐”的人,其实总是一边焦虑、一边克服着,正常的工作、生活都不会受到严重影响 。
我们平时在社交中的紧张和焦虑,绝大部分都是正常反应,因为面对压力时,身体会帮我们调动资源、兴奋起来,让我们当众演讲时精神头更足、声音更大,等等 。如果我们只把这些反应解读为“我准备好了”“我好激动”,就不会觉得那么焦虑;而如果把这些反应解读为紧张的表现,一直担心自己表现不好怎么办,就会“社恐”了 。
值得庆幸的是,我们的担心大部分时候都是“想多了” 。心理学上有一个“聚光灯效应”,指的是我们总会高估别人对我们自己的程度 。其实,那些我们“社恐”时担心的事,那些让我们睡觉前脚趾还会尴尬到抠出三室一厅的事情,别人根本没那么在意和记得 。懂得在认知上降低别人对自己的人,就不会那么“社恐”了 。
“社交牛杂”是常态,都是多面对他人
“社交牛杂症”是一个新词,自称自己有“牛杂症”的人,时而“社恐”,时而“社牛” 。比如,有的人平时蔫了吧唧,一跟朋友在一起就“人来疯”;有的小孩平时在家当混世魔王,一见了亲戚就安静如鸡;这些都被当代网友戏称为“社交牛杂症” 。
但心理医师知道这个词后会觉得,这才是我们的常态呀,谁不是在熟人朋友面前疯疯癫癫,像个不懂事的小孩,在领导长辈面前唯唯诺诺,做个谨慎的成年人呢?把它称之为“症”就大可不必了 。
沟通分析理论认为,我们每个人的自我都可以分为三个部分:父母自我状态,也就是像父母的角色一样,起到警醒和规范的作用;成人自我状态,对现实状况作出判断,并且选择我们认为较佳的问题解决办法;儿童自我状态,保存着小时候的思想、感觉和行动,即使我们长大了,仍会以过去经验的方式来反应,受到批评时流泪,被拒绝时撒泼,还有时不时地任性贪玩,这些小孩似的应对方式都是儿童自我状态的体现 。平时,我们以成人状态示人,但当我们和朋友相处时,就可以放下防备,做出一些幼稚的举百思特网动,这些都是非常正常的 。
“天花板”未必褒义,都舒适才是奥义
“社交天花板”也是火了不久的词,如果在短视频平台搜索这个词,你会看到有的人在星巴克旁若无人地吃煎饼,还大喊“童年的味道”;有的人边吃西瓜,边在“军训百思特网方针”的背景板前面大摇大摆……仿佛他们一点也不在意别人的看法,他们的世界不存在“影响别人”这个词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