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雄中的绿色玉璧都是在怎么获得,看战国七雄君王的本性

李牧人称“常胜将军”也败王翦手里,可见王翦在统一六国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④秦始皇很有魄力,要打就挑最强的打!那时的楚国无论是军事力量和国土面积都是当时六国中的第一 。军政合一在战国年代可谓是独树一帜的,这样的话,军队的战斗力、响应力是相当强的 。
看看你的家乡在古代是哪个国(十)聂国——山东聊城市荏平区 。吕衡虽封在聂国,却奉命于卫当官,且至卿大夫,对他们有"耳"提命面之意 。最辉煌的时期是在战国滕文公时代,使区区五十里小国,在八百诸侯并立,七雄称霸之中,卓然于泗十二诸侯之上,被誉为善国 。到了唐朝,唐太宗李世民之地李元婴封在滕州,称为滕王 。在此建了一阁为滕王阁,不出名 。
和氏璧怎么遗失的?还有可能找到吗?
说起和氏璧的故事曲折离奇,几经反转被秦始皇得到,制成传国玉玺,命李斯用篆书刻上“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八个字 。可惜的是此“传国玉玺”经汉、魏、北周、隋、唐、一直传到五代的后唐 。后唐末帝李从珂被石敬瑭围困自焚而死后,下落不明,至今没有真正出现 。和氏璧来历确实有些神奇 。据传春秋末期,楚国人汴和在荆山得到一块宝玉 。
汴和满怀赤诚地想献给楚厉王,这个楚厉王不识货而且无德,端详半天,认为是蒙骗的假货,砍掉汴和的左脚作为惩罚 。后来这个厉王死了,他的儿子楚武王继位,汴和又拄着拐杖去献宝 。楚武王找来玉工们鉴别,哪知这些玉工都是滥竽充数的玉匠不识货,他们都认为是顽石而非宝玉,这个武王也是昏聩无德之人,又叫武士砍掉汴和右脚 。后来武王死了,文王继位 。
汴和死心眼不改初衷,就在文王经过的路边哭,一哭就是三昼夜,而且哭的很惨,甚至血泪都哭出来了 。这个文王就动了恻隐之心,就派大臣去察看 。就问他:“你为何长哭不止,是不是受到两次惩罚感到冤枉?”汴和就说:“我痛失双腿没什么,伤心的是明明是宝玉被说成石头,明明是忠诚的臣民被说成骗子 。”于是又献上璞玉 。文王心软受了汴和感动,就命人凿开璞玉验看,果然里面是晶莹剔透、毫无瑕疵的硕大美玉 。
汴和受到文王的善待,并且给美玉起名“和氏璧” 。公元前333年,楚国吞灭越过 。楚威王因相国昭阳灭越有功,就把和氏璧赐给昭阳 。可是这块和氏璧却神秘失踪,引起朝廷内外震惊,但终寻无果 。几十年过去,和氏璧却在赵国出现,至于怎么会出现赵国已成谜局 。因为这块玉出名,秦国就假意用十五座城池来交换,蔺相如大智大勇,识破秦国奸计,舌战秦王,最终“完璧归赵” 。
公元前221年,秦国统一中国,终于得到了梦寐以求的和氏璧,就把和氏璧雕刻成传国玉玺,就是国印 。做了46天皇帝的秦二世胡亥在万分无奈之下,把传国玉玺交给了汉武帝刘邦,汉朝代代相传 。据《汉书》和《后汉书》记载,传国玉玺在西汉传承200年,到王莽篡位时,向两岁的皇帝刘婴索要传国玉玺 。他的姑母皇后不甘心国印落入外人之手,一气之下把玉玺摔在地上,摔坏一角 。
王莽登基后把坏的一角用黄金修补上 。东汉光武皇帝刘秀打败王莽,夺回传国玉玺 。后来在改朝换代中,玉玺从曹操手中转交汉献帝,然后又交给曹丕,到公元589年,陈朝被隋朝所灭,玉玺到了隋炀帝手中 。贞观四年,携带玉玺外逃的隋炀帝孙子杨正道终于把玉玺交给了唐朝 。后来就像本文开篇说的那样,玉玺经北周、隋、唐,一直五代后唐 。
后唐末帝李从珂被石敬瑭围困自焚后,玉玺下落不明 。后来的皇帝虽然大都声称发现传国玉玺证明自己受命于天,都是编造出来的骗人谎言 。1912年11月,冯玉祥发动兵变,把末代皇帝溥仪驱逐出宫 。命令警察总监张璧和鹿钟麟等人寻找传国玉玺,没有结果 。传国玉玺无论从文物角度还是皇权角度都是无价之宝,具有重大历史意义 。但愿早一天回归国家,完璧归华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