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花灯:具有鲜明文化特色

形形色色的灯大家也见过了不少,我向大家介绍一种花灯 。花灯就是用纸捻将竹篾先绑扎成灯的骨架,把裁好的纸或绸布喷水绷紧粘贴在骨架上 。前世今生,千年花灯映古城 。我们一起去了解一下泉州文化 。
泉州的元宵节有着特殊的民俗内容--睇灯 。这一天,家家户户门口店前都张挂着精心制作的一盏盏花灯 。一到晚上,花灯点亮,整条街成了灯河 。男女老少盛妆打扮,倾巢而出,走上街头,争相欣赏品评这千姿百态、五彩斑斓的花灯,人人沐浴在祥和瑞气之中,祈望新年行好运 。泉州的元宵节摧生出泉州花灯,泉州花灯红火了泉州的元宵夜 。
古时的花灯大多是用搓好的纸捻,将劈好的竹篾绑扎成各种形状的灯骨架,粘糊上色纸,描上山水、人物、花鸟,写上吉祥的字句,贴上花边,装上丝穗,内放蜡烛或小油灯,有的还放上了檀香,便成花灯 。此工艺称之彩扎工艺,此灯称作彩扎灯 。明代《温陵旧事》中曾这样描述“四周纱屏,画山水人物,皆名笔也 。灯火三层、爇沉檀其上、香闻数里 。”
【泉州花灯:具有鲜明文化特色】彩扎艺人为了展示自己的手艺,每年都会别出心裁,推出自己精巧新颖的力作,打出自家字号,相互竞赛 。而每个家族或商店都会挑选善作手艺的人学其工艺,模仿着绑扎各式花灯,所以古时花灯制作基本上属于大家动手的社会习传,而不是完全出淤专职花灯师傅之手 。但民间彩扎艺人(当地人称糊纸师)起着引领款式新潮流和工艺创新的示范作用,他们在泉州花灯发展史上功不可抹 。
花灯在“文革”期间也遭封杀 。改革开放后,当地政府为了弘扬民族民间优秀文化,于一九七八年举办了“文革”后首届花灯大展,极大鼓舞花灯艺人的制作热情,艺人蔡炳汉创作首盏针刺无骨灯,这种灯不用骨架,而是用制图纸裁成几何图形,用针在这几何图形上刺出精美的图案,拼合成灯,涂上颜料,一旦灯亮,针孔图案便透出亮光,显得光彩夺目,玲珑剔透,有着极高的观赏价值和装饰价值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