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乱世七擒孟获怎么借兵,诸葛亮七擒孟获

蜀国更不用说了,诸葛亮七擒孟获,一直打到缅甸以北 。七擒孟获是小说三国演义中比较精彩的一段,七擒七纵,使蛮王孟获心服口服,归降诸葛亮,实际上,孟获叛乱是真,七擒七纵没有这回事 。当时诸葛亮亲领大军三万南征孟获,孟获起军两万拒敌,双方的实力不在同一个层次上,故诸葛亮七擒放孟获,使之真心归顺 。
三国乱世,为何没有“五胡乱华”发生?
这足以说明汉朝的强大,即便是东汉末年,少数民族也不敢来侵袭我们 。公孙瓒的白马军打的鲜卑闻风丧胆、马腾的凉州铁骑使羌胡俯首称臣、辽东的公孙家族更是称霸东北亚,隋唐时牛逼哄哄的高句丽在那时居然臣服于一个家族 。这只是汉末的一些个军阀,咱再看看三国 。魏国,被称为北方游牧民族的克星 。乌桓,当年和鲜卑同为东胡 。
后来被匈奴打成了两半 。其实力不次于鲜卑,后来在白狼山被曹操一战打垮 。再说鲜卑,北方稳定时,曹操更是几次出兵讨伐其中不老实的部落 。南匈奴,再未解体前,趁中原内乱搔扰汉朝边疆,掳掠边关百姓,蔡文姬就是被掠走的 。后来,曹操统一北方后去要人,匈奴因为惧怕曹操果断放人 。吴国,剿灭内地的山越,收复交趾(今越南),驻兵台湾 。
蜀国更不用说了,诸葛亮七擒孟获,一直打到缅甸以北 。但他是以服心为上,比起魏国和吴国的武力征服,更仁慈一些 。诸葛亮这一做法,不仅使他成为促进民族融合的历史人物 。更使得西南少数民族直到今天也很稳定 。汉帝国在这种风雨飘摇的情况下,还能如此,可见其实力 。西晋,怎可与之相比 。(本人第一发这么长的文章,如果那里说的不对,请各位指出批评,喷子轻点喷 。
对于孟获,擒之纵之,七次之多,诸葛亮是如何做到的?
诸葛亮具有无上智慧,他上通天文,下晓地理,行军布阵,奇门八卦无所不知,对付蛮夷一样的孟获他自然能手到擒来,不废多少心力 。当时诸葛亮亲领大军三万南征孟获,孟获起军两万拒敌,双方的实力不在同一个层次上,故诸葛亮七擒放孟获,使之真心归顺 。刘备在夷陵之战中大败,这次失败不仅严重破坏了蜀吴联盟,还使得南中四郡内乱 。
益州郡大姓雍闿杀光太守自立,越雟郡、牂柯郡二郡响应叛乱,仅永昌郡没有反叛 。孟获是当时南中地区的大姓豪强,深为当地土著和汉人所信服 。雍闿招揽孟获为他效力,故南中之乱十分严重 。刘备死后,诸葛亮决意北伐魏国,但是他得先平定南中的叛乱 。诸葛亮采用马谡的"攻心为上,攻城为下,心战为上,兵战为下"的战略,兵分三路向南中进发平乱 。
【三国乱世七擒孟获怎么借兵,诸葛亮七擒孟获】三路大军先后平定了各地叛乱,并在南中会师,与孟获决战 。在诸葛亮的运筹帷幄之下,孟获七次被俘,七次被释放,最终孟获说:公,天威也,南人不复反矣 。后来孟获官至蜀汉御史中丞,南中地区再没有反过了 。诸葛亮南征之后,他重用地方势力,十分注重保障他们的利益 。诸葛亮一反两汉以来对少数民族地区委官统治,遣兵屯守的政策 。
在《三国演义》中用数字叙事,如三顾茅庐、七擒孟获的有多少?
《三国演义》拥有着无数引人入胜的精彩情节,然而让读者记忆最为深刻的情节则必然是那些带有数字结构的情节,尤其是与数字“三”及其倍数相关的情节,如“陶谦三让徐州”、“刘备三顾茅庐”、“诸葛亮三气周瑜”、“刘琦三次求计”、“蜀汉三迎张松”、“曹操三笑华容道”、“六出岐山”、“九伐中原”等等 。这些情节中的“三”或其倍数或是在回目中明显标注,或只是以一种潜在的方式出现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