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是一个经济发展非常快的地方,四川的资源也是非常的丰富,是一个位于中国大陆西南腹部的城市,自古以来就一直都有“天府之国”的美誉,也是我们中国的大熊猫的故乡 。那么,大家知不知道四川的文化特色是什么呢?
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随着小编从城市文化的角度来了解一下四川的文化吧!
四川民族文化:
四川为多民族聚居地,有55个少数民族,490.8万人 。彝族、藏族、羌族、苗族、回族、蒙古族、土家族、僳僳族、满族、纳西族、布依族、白族、壮族、傣族为省内世居少数民族 。四川是全国唯一的羌族聚居区、最大的彝族聚居区和全国第二大藏区 。少数民族主要聚居在凉山彝族自治州、甘孜藏族自治州、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及木里藏族自治县、马边彝族自治县、峨边彝族自治县、北川羌族自治县 。被誉为“中国第二藏区”、“中国唯一羌族聚集区”、“中国第一彝族聚集区” 。
彝族是四川人数最多的少数民族,主要聚居在大小凉山与安宁河流域 。彝族有自己的语言文字、历法 。农历六月二十四是彝族人民最盛大的节日——火把节 。
藏族人口中95%使用藏语和嘉戎语,其中有40%左右的人兼通汉语 。彝族人口中95%使用彝语,其中约60%的人兼通汉语 。
羌族人口中70%使用羌语,其中70%兼通汉语 。
世居的少数民族中,除回族外都使用本民族语言 。
洛带古镇其中85%以上都是清初“湖广填四川”移民浪潮涌入的粤、赣、闽客家人后裔,他们至今仍完整地沿袭着客家风俗,说着有“古汉语活化石”之称的客家方言 。
四川是西部客家大省,自明末清初“湖广填四川”移民运动以来,逐步形成了以龙泉驿区为核心的西部最大的成都东山客家方言岛,客家人口总数达50万,较好保留了客家语系和生活文化 。而在全川,目前约有70万人会讲客家话 。
语言文化:
四川话是流行于四川省、重庆市(巴蜀地区)及周边省份临近地区的主要汉语言,包括汉语西南官话中源自古蜀语 。四川话约有1亿2千万的使用者 。现今四川话形成于清朝康熙年间的“湖广填四川”的大移民运动时期,是由明之前流行于四川地区的蜀语和来自湖广、广东、江西等地的各地移民方言逐渐演变融合而形成的 。成渝话(成渝片)是川剧和各类曲艺的标准音,同时由于四川话内部互通度较高,各方言区交流并无障碍 。
习俗文化:
走人户
汉族社会习俗 。流行于四川各地 。民间凡遇年节或婚嫁、新居落成等情况 。都要到亲戚家串门探望,称为走人户 。届时,一般要带上猪肉、点心、酒等礼物,穿上平时舍不得的衣服前往 。主人家割肉买酒,热情款待 。春倌说春汉族社会习俗 。流行于四川各地 。时间在春节前后 。旧时的春倌头戴乌纱帽,身着官服,左手执木刻春牛,右手拿春棒;装束与普通人一样,不同的是身背一根放牛鞭子 。他们爬山涉水,走乡串户,每到一地,便编一些吉利的歌谣演唱 。说唱完毕,将一张红纸印制的检牛图送给主人家 。说检结束后,户主要送些钱币给检倌,以作报酬 。
拜把子
旧时汉族社会交际习俗 。又称结盟、结拜、换帖等 。流行于四川各地 。基于共同利益的个人或集团,以磕头换帖、同饮血酒、对天盟誓的方式结为兄弟,以共同的信仰和誓言来约束和维护共同的利益关系 。
送节礼
汉族交际习俗 。流行于四川和地 。民间凡遇春节、端午、中秋等重大节日,嫁出去的女儿携女婿,分家另过的儿子携媳妇,带上礼物回家拜望父母 。亲朋好友之间也在上述节日期间互相拜节送礼 。
推荐阅读
- 深度挖掘湖北大鼓文化
- 南京历史文化名人都有哪些
- 北京传统文化之四合院
- 别具湖光山色的山西孝义碗碗腔文化
- 中国国粹之北京京剧文化
- 中国传统雕刻技艺:福建惠安石雕文化
- 文化底蕴丰富的台湾民歌文化
- 中国有哪些优秀的传统文化
- 四川毛猪价格今日猪价格表
- 北京老字号餐馆的文化及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