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挖掘湖北大鼓文化

湖北大鼓是流行于湖北省的一种说唱艺术,它主要是通过运用手、眼、身法以及步法来传达思想感情,湖北大鼓具有比语言更加丰富的表达能力 。它结合了湖北民间音乐变的更加形象具体 。想了解更多的湖北文化吗?下面为你带来更多内容,一起来看看吧 。
原先湖北的鼓书,与我国北方的鼓词类传统说唱艺术有着同宗的关系,而鼓词(鼓书)又与说书(评书),在历史上有密切的联系 。唐代佛教盛行时,教徒们不仅讲唱佛教经卷,说唱历史故事,也说唱民间时事故事,如《秋胡小说》《张义潮变文》等 。到了宋代,由“变文”衍变为鼓词,出现了一些专业性的话本 。这些话本经过文士的润饰加工,具有了较高的艺术性 。由明入清,鼓词日益盛行于北方,并逐渐传播到南方 。
湖北鼓书的历史,正史记载甚少 。从鼓书艺人的师徒相承关系追溯推测,清道光末年,即有有名的鼓书艺人卖艺授徒 。在这之前的流传时间肯定更久 。其中早期名艺人丁海洲(丁铁板)据说是由山东经河南来湖北武汉献艺谋生,他传授了黄玉山等五个徒弟,继有匡玉山、潘汉池、王鸣乐、陈谦闻、张明智等,共经历七代师徒传承 。与此同时,相继来湖北行艺、授徒的,还有河南的魏元宗(即魏光山)、刘元中(即刘潢川),以及龚伯庭、刘源鹏等鼓书名艺人 。
北来的鼓书艺人,在说唱时仍保持着北方鼓词的特点,用北方口音,一手执两块月牙形钢镰(或铁制、铜制),一手执木签,击鼓说唱 。后来,他们的徒弟们为了易为湖北人接受,逐渐改用湖北口音演唱,唱腔也发生变化,逐渐采用当地人喜爱的腔调 。接着,又逐渐用云板代替了钢镰,把大鼓改为小鼓,说唱也用本地腔调,受到当地人民欢迎,流行范围也越来越广,直至武汉、鄂东、鄂北等广大地区 。这样,鼓书便在湖北生根、开花、定型,成为湖北的一个重要曲种 。
【深度挖掘湖北大鼓文化】鼓书的“说”,具有类似评书演说的艺术风格 。鼓书艺人掌握一部书的故事梗概,称为“墨路子”,即掌握了主要的故事情节及各个人物的性格特征,然后在演说当中,注意发挥与创造、润饰与加工,对故事情节及人物性格随机进行丰富与补充,往往能达到绘声绘色、扣人心弦的艺术效果 。同时,兼用一些“甩包袱”的艺术手法,调动广大听众的胃口,这种手法叫做“水路子” 。鼓书艺人就是以这种“墨(路子)”和“水(路子)”结合的手段,产生艺术效果 。
湖北大鼓早期以“拍门”的形式演唱,即艺人挨家挨户上门演唱:先在每家门前敲打一阵鼓板,招徕听众,然后说唱一段故事 。后来,由于鼓书盛行和越来越多的人的喜爱,鼓书艺人便采取“点棚打场”的形式进行演唱:鼓书艺人选择一个场地,高踞于书坛或站立于圆场之中,听众则围观于四周,当时无乐器伴奏,艺人现场根据听众的要求选择书目,经常是三五天或十日半月连续演唱;有时听众越来越多,书场也就越来越大 。
鼓书是一种有说有唱、以说为主的曲艺形式 。建国后由于搬上了舞台,多用反映现实生活题材的短小段子,逐渐改为以唱为主,以说为辅 。但在广大农村集镇,仍然采取以说为主的传统形式,大都说唱中、长篇故事书目 。后来又发展出一人说唱、二人对口唱和多人群口唱等形式,并有二胡、三弦等乐器伴奏 。在一部书或段子里,说、唱两者均不可少 。故事情节、人物对话及不同人物性格描绘,往往通过说技表达;而人物感情的体现、内心的变化、故事情节高潮的渲染与烘托,则往往主要是通过鼓、板与唱技来完成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