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和告子的辩论案 孟子 告子( 二 )


孟子认为 , 这就是共同人性 。由此产生的 , 是共同价值 , 即仁义礼智 。其中 , 恻隐之心就是仁 , 羞恶之心就是义 , 恭敬之心就是礼 , 是非之心就是智 。
所以 , 仁义礼智 , 并不是外部世界强加的 , 而是每个人都固有的 , 只不过大家没怎么注意而已 。其实 , 只要认真想想 , 努力追求 , 则“人皆可以为尧舜” 。[10]
相反 , 舍弃向善可能性的 , 就成为恶人 , 这就叫“求则得之 , 舍则失之” 。[11]
这就是世人有善有恶的原因 。
仁义道德的人性依据 , 也就在这里 。
这当然是对儒学的重大贡献 , 也是对中华文明的重大贡献 , 因为把核心价值观提出来了 。
现在 , 还有问题吗?
有 。
我们要问:按照孟子的说法 , 人类不是没有什么天性吗?人的社会性 , 不是并非天生吗?那么 , 他为什么无须教育 , 就会有恻隐、羞恶、恭敬、是非之心?这些人性中向善的可能性 , 怎么就“我固有之”而“非由外铄”?
这 , 岂非漏洞?
当然是 。如果不堵住 , 儒家还是站不住脚 。
那么 , 谁来填补漏洞?
荀子 。
[8]告子其人 , 身世不明 。但他在《墨子》一书中出现过 , 因此其年龄应该比墨子小 , 比孟子大 。
[9]见《孟子·告子上》 , 下引不注者均同 。
[10]见《孟子·告子下》 。
[11]见《孟子·告子上》 。

孟子和告子的辩论案 孟子 告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