歧路亡羊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歧路亡羊翻译

春秋战国时期 , 诸子学派盛行 , 创造了灿烂的文化艺术 , 且极具鲜明的特色 。道家贵虚学派代表人物列子 , 便是战国前期重要的思想家、哲学家和教育家 , 被誉为先秦“天下十豪”之一 。

歧路亡羊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歧路亡羊翻译


在《列子》一书中 , 记载了这样一则故事 , [杨子之邻人亡羊……杨子曰:‘嘻!亡一羊何追者之众’ , 邻人曰:‘多歧路’] 。大意是说杨子(即道家学派代表人物杨朱 , 天下十豪之一)的邻居丢失了一只羊 , 于是发动其亲朋好友前去追寻 , 又来请求杨子的童仆帮忙 , 这让杨子颇为好奇 。于是他询问邻居为何丢失了一只羊 , 却要那么多人追寻 。邻居回答道 , 岔路太多了 。
【歧路亡羊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歧路亡羊翻译】之后 , 追羊的人陆续返回 , 羊却并未追到 , 还是让它跑了 。对此 , 邻居的回答依然是岔路太多 , 岔路之中又有岔路 , 实在是不清楚羊会从那条路跑了 , 所以只好回来了 。杨子听了以后 , 很受触动 , 心中难过 , 面容严肃 , 很长时间都不说话了 , 这让他的学生非常奇怪 。学生们不明白 , 羊只是不值钱的牲口 , 并且还不是杨子的 , 那么杨子为何会突然不说话了呢 。
歧路亡羊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歧路亡羊翻译


杨子其中一名学生叫做孟孙阳 , 他从杨子那里出来 , 就将这个情况告诉了另一位学生心都子 。于是 , 心都子就和孟孙阳一同谒见杨子 。然而心都子并未向老师直接提出疑问 , 而是以一则事例询问杨子的见解 。他提到 , 从前有兄弟三人在齐鲁之间游学 , 向同一位老师学习儒家仁义之道 。回到家中 , 父亲询问三人研习仁义的感悟 。其中老大认为‘仁义在于珍爱生命 , 故而名声不如生命重要’;老二则认为‘仁义即为名声 , 为此可以付出生命’;老三不同意两位哥哥的观点 , 他认为‘追求仁义 , 正是为了让自己的名声和生命都得以保全’ 。
心都子请教杨子 , 同处于儒家 , 兄弟三人的观点究竟谁是正确、谁是错误的呢?对此 , 杨子并未直面回答 , 反而也举出一则事例 。他提到 , 曾经有一个人住在河边 , 因为自幼熟悉水性、敢于泅渡 , 故而以摆渡为营生 , 以获取盈利 。后来许多人自带粮食向他学习泅渡 , 可是因游泳渡江过于凶险 , 近乎半数溺水而亡 。这些原本想要学习技能的人 , 最后落得如此下场 , 究竟是对是错呢 。
歧路亡羊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歧路亡羊翻译


心都子听了杨子的话 , 就默默地和孟孙阳一起走了出来 , 这让孟孙阳大为不解 。他埋怨心都子向老师的提问太过迂回 , 又觉得杨子的回答过于怪癖 , 实在难以理解 。对此 , 心都子向他解释 , 岔路太多则会丢失掉羊、求学的方法太多则会失去生命 , 只有抓住根本的规律、道理 , 才不会误入歧途 。同时 , 心都子还对孟孙阳身为杨子的大弟子 , 却不理解老师譬喻的寓意而感慨不已 。
以上这则故事 , 便是成语“歧路亡羊”的典故 。这其中 , 杨子之所以在听到邻居因为“岔路太多”而丢失了羊以后会有如此感悟 , 其实与战国中前期(即杨朱时代)的社会思潮有关 。当时正处于诸侯争霸、百家争鸣的关键时期 , 墨翟、杨朱、孟轲、庄周、慎到、商鞅等新一轮学派大家开始活跃 , 诸子学派之争愈演愈烈 。如果将追寻真理的思想学派比作道路 , 那么真的存在许多岔路 , 就以列子、杨子所秉承的道家学派为例 , 就存在许多“岔路之中的岔路” , 其他学派也不逞多让 , 这才是杨子面容严肃、沉默不语的真正原因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