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开课教学设计 杨氏之子教学设计( 二 )


(生:孔君平来拜见他的父亲 , 他的父亲不在家 , 就把儿子叫出来 。)
孔君平诣其父 , 父不在 , 乃呼儿出 。“其”在这里是“他的” , “他的”指谁的? (你怎么知道?联系上下文来学习古文 , 也是非常好的一种方法 。板书:联系上下文 )
(3)为设果 , 果有杨梅 。(孩子给孔君平端来了水果 , 其中有杨梅 。)谁给谁端来了水果?
(4)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 。”(孔君平指着杨梅给孩子看 , 并说:“这是你家的水果 。”)
“此”指的是什么?(杨梅) , 你怎么知道的?君家指谁家?君家和下文的夫子家都是尊称 , 夫子家就是您家(孔家) 。(刚才几位同学都懂得联系上下文来理解词句 , 真会举一反三 。)
(5)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孩子马上回答说:“我可没听说 孔雀是 先生您家的鸟 。”)
“应声”指的是:不假思索 , 马上
“未闻”是什么意思?
这里的“家”和“禽”各自表示独立的意思 , 禽是鸟类 。
弄清楚了每句话的意思 , 我们再来读读课文 , 一定能读得更有滋味 。
3.现在老师来说意思 , 你们读准这句话好吗?
4.增加点难度 , 我们用对歌的形式来读课文吧!怎么对呢?老师问 , 你们用文中的话来答 。男生问 , 女生答 。杨氏子何许人也?为何设果?孔如何曰?儿又如何曰?
5.现在我们配上舒缓的音乐再来读课文 , 把古文的韵味读出来 。
四、咬文嚼字 , 探究生趣
都说九岁的杨氏子甚聪惠 , 请同学们再细细地读读课文 , 找找原因 。
A、理解孔君平的话
你听懂了孔君平的言外之音了吗?(可追问:为什么单单指着杨梅说 , 不说其它水果呢)
生:孔君平拿杨梅和杨家的姓开玩笑 , 说杨梅是杨家的孩子 。评:你真会听话 。
生:孔君平是要诱导杨氏子 (杨梅和杨氏子是一家人) 。
(板书:杨梅 杨家果)
师:你真聪明 , 一下就听明白了 。可是这么巧妙的弦外之音杨氏子听出来了吗?(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杨氏子也拿孔君平的姓反驳)
师:这一招在兵法上叫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
板书:孔雀——孔家禽
那么杨氏子的言下之意是什么呢?可以借助这道填空题来说说:孔雀不是您家的鸟 , 杨梅也不是( 我家的果 ) 。
评:杨氏子不但会听 , 还会说 。
B、理解杨氏子的回答
请同学们读读他的话: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
老师也来读读黑色字体的部分:孔雀是夫子家禽 。
比较这两句话 , 你发现了什么?(同桌练读)
(1)未闻:师:说得太好了 , 孔先生 , 我可没听说过孔雀是你们家的鸟啊 。好一个“未闻”,不卑不亢 , 彬彬有礼 , 杨氏子得体婉转的应答使孔君平不得不叹服 。
(2)师:一般有文化、有涵养的成年男子 , 可以称为夫子 。称孔君平为 “夫子”显得——有礼貌 。我们分男女同学来对对看 。(读:孔指以示儿曰: “此是君家果 。”儿应声答曰: “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
理解:应声答曰
这么巧妙的回答 , 杨氏子一定思考的时间长吗?(理解:应声答曰:不假思索 , 几乎想都没想 。)那你觉得他是一个怎样的孩子呢?(思维敏捷、机智 , 说话有礼貌 出示课件)
评:你真会读书 。
小结:杨氏子的回答是如此快速 , 如此巧妙 , 如此有礼 , 怪不得文章一开头就说了——齐读:(梁国杨氏子九岁 , 甚聪惠 。)
3.小结:读书就是要咬文嚼字 , 就要细细品味 , 这样才能把话中话读出来 。这杨氏之子思维之敏捷 , 言语之巧妙 , 让人回味无穷!让我们拿起课本 , 把这个聪惠的孩子记进心里 。齐读全文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