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举之战是以少胜多吗 柏举之战


柏举之战是以少胜多吗 柏举之战


《孙子兵法》柏举之战
《史记·孙子吴起列传》中有:“(吴国)西破强楚,入郢;北威齐、晋,显名诸侯,孙子与有力焉!”这里所说的“西破强楚,入郢”一事,就是春秋末期周敬王十四年(公元前506年)爆发的著名的吴楚柏举之战 。
吴国是春秋晚期勃兴于南方地区的一个国家,它在发展过程中,与南方地区的强国楚国产生了尖锐的矛盾,以至长期付诸武力,兵戎相见 。从公元前584年第一次“州来 之战”起,两国之间在短短的60余年时间里,曾先后发生过十次大规模的战争,其中吴 军全胜六次,楚军全胜一次,互有胜负三次 。总的趋势是,吴国逐渐由弱变强,开始占 据战略上的主动地位 。它终于导致了吴楚两国决定战争胜负的“柏举之战” 。
吴王阖闾是一位英明有为的君主,他即位以后,励精图治,发展生产,改良吏治, 整军经武:“立城郭,设守备,实仓廪,治兵库”,并大胆起用伍子胥、孙武、伯嚭等外来杰出军政人才,积极从事争霸大业 。这时,西方的强楚,就成了吴国胜利前进道路 上的最大障碍 。换句话说,也就是只有在过去积小胜的基础上,从根本上打垮或削弱楚 国,阖闾才能实现自己成为中原霸主的梦想 。吴楚战略决战箭在弦上,势在必行 。“吉人自有天助”,楚国当时的现状,为阖闾梦想得以实现提供了极为有利的契机 。
进入春秋以来,楚同晋国长期征战,争霸中原,搞得民疲财竭,国力中衰 。同时楚国内部政治黑暗,军事无能,民众怨愤,君臣离心,也给敌国创造了可乘之机 。所以说,当时的楚国虽然貌似庞然大物,余威尚存,可其实早已是外强中干,是经不得风雨飘摇的, 吴楚柏举之战前夕,楚国实际上已经处于战略上的被动地位了 。
当然,从整体实力上来说,楚对吴还具有一定的优势 。所以当公元前512年阖闾第 一次提出大举攻楚的战略计划时,睿智的孙武即以“民劳,未可,待之”的理由加以劝阻 。不过吴国君臣并未消极地守株待兔,他们的厉害,就在于他们从不消极等待敌方出现破绽,而是积极运用谋略,主动创造条件,完成敌我优劣对比的转换 。为此,它首先伐灭楚国的羽翼——徐和钟吾这两个小国,为进而伐楚扫清道路 。其次,也是更为重要的,是采用了伍子胥提出的“疲楚误楚”的高明战略方针 。具体做法是,将吴军分为三 支,轮番出击,骚扰楚军,麻痹敌手 。这一措施实行了六年有余,吴军先后袭击楚国的夷(今安徽涡阳附近)、潜(今安徽霍山东北)、六(今安徽六安北)等地,害得楚军疲于奔命,斗志沮丧 。同时,吴军这种稍尝辄止、不作决战的做法,也给楚军造成错觉, 误以为吴军的行动仅仅是“骚扰”而已,而忽视了吴军这些“佯动”背后所包藏的“祸 心”,放松了应有的警惕,到头来栽了大跟斗 。
公元前506年,给楚国致命一击的时机终于来到了 。这年秋天,楚国大军围攻蔡国, 蔡在危急中向吴国求救 。另外,唐国国君也因愤恨于楚国的不断侵凌勒索,而主动与吴国通好,要求助吴抗楚 。唐、蔡两国虽是蕞尔小国,但位居楚国的北部侧背,战略地位相当重要 。吴国通过和它们结盟,遂可以实施其避开楚国正面,进行战略迂回、大举突袭,直捣腹心的作战计划 。
同年冬天,吴王阖闾亲率其弟夫概和谋臣武将伍子胥、伯嚭、孙武等,倾全国3万水陆之师,乘楚军连年作战极度疲惫,东北部防御空虚薄弱之隙,进行战略奇袭,吴军溯淮水浩荡西进 。进抵淮汭(今安徽凤台附近,一说今河南潢州西北)后舍舟登陆,以 3500精锐士卒为前锋,在蔡、唐军配合导引下,兵不血刃,迅速地通过楚国北部大隧、 直辕、冥阨三关险隘(在今河南信阳南),挺进到汉水东岸 。取得“出其不意,攻其不备”的战略效果 。这堪称实践孙武“以迂为直”原则的杰出典范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