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的起源和演变是怎样的 汉字的起源和演变( 二 )



最早的文字是在约公元前14世纪的殷商后期出现的,这时形成了初步的定型文字,即甲骨文 。甲骨文既是象形字又是表音字,至今汉字中仍有一些和图画一样的象形文字,十分生动 。
表意字是中国汉语形成历史中最早的一种文字,汉字经历了表意字,表音兼表意,变音字,三个历程 。其中表意字是指根据所概括内容的意义 所创造的字,在汉字的初始阶段,没有笔画,没有字母,从画图和实物记事慢慢发展,很自然的把依靠最多的意义首先融入字体 。
象形字来自于图画文字,但是图画性质减弱,象征性质增强,它是一种最原始的造字方法 。它的局限性很大,因为有些实体事物和抽象事物是画不出来的 。因此,以象形字为基础后,汉字发展成表意文字,增加了其他的造字方法,例如六书中的会意、指事、形声 。然而,这些新的造字方法,仍须建基在原有的象形字上,以象形字作基础,拼合、减省或增删象征性符号而
中国自古就有“书画同源”一说,这是因为最早的文字来源就是图画,书与画好比是兄弟,同根生,有很多内在的联系 。汉字的起源就是原始的图画,原始人在生活中用来表达自己的“图画”形式 。慢慢的从原始图画变成了一种“表意符号” 。它们整齐规范,并且有一定的规律性,具备了简单文字的特征,学者们认为这可能是汉字的萌芽 。
最初的甲骨文,已经具有很大程度的抽象意义 。而埃及等文明古国均无此程度,这是为什么呢?许多科学家认为:1.还有更早的文字没有被发现;2.甲骨文一开始就是有抽象意义的 。如果是后者,那么为什么埃及等文明古国均无此高度?
大约是在公元前14世纪,殷商后期 。“表意符号”演变成了比较定型的“甲骨文” 。这被认为是“汉字”的第一种形式 。被刻在动物的骨头上和乌龟的龟板上的文字,从殷墟中发现的文字,被认为是“现代汉字”的直系祖先,这一点就可以证明中华文明的连续性,几千年以来,中东人都不能解读他们祖先的象形文,只有中国现代人能读懂一些殷商时期的“甲骨文” 。这些龟板上的文字,最先是用来起占卜吉凶的作用,古代的人认为把有关于疾病、梦境、狩猎、天时等一些疑问刻在龟板上,然后用火来烤烙这些龟板和动物的骨头,其产生的裂缝,占卜者可以根据这些裂缝的形状和走向来判断所占之事的吉凶 。这就是“甲骨文”现代汉字的祖先 。至今为止发现的“甲骨文”有五千多种 。而可以解读的有一千多个 。汉字形成为系统的文字是公元前16世纪的商朝——甲骨文的出现 。甲骨文是刻在龟甲和兽骨上的古老文字 。甲骨在使用之前,要先经过加工 。首先把甲骨上的血肉除净,接着锯削磨平 。然后,在甲的内面或兽骨的反面用刀具钻凿凹缺 。这些凹缺的排列是有序的 。占卜的人或者叫巫师,把自己的名字、占卜的日期、要问的问题都刻在甲骨上,然后用火炷烧甲骨上的凹缺 。这些凹缺受热出现的裂纹就称为“兆” 。巫师对这些裂纹的走向加以分析,得出占卜的结果,并把占卜是否应验也刻到甲骨上 。经过占卜应验之后,这些刻有卜辞的甲骨就成为一种官方档案保存下来 。
甲骨文是商代书写的俗体,金文才是正体,显示了正体多繁,俗体趋简的印迹 。后来如秦时的小篆与秦隶也很好地证明了这一点 。青铜器的大量使用,而被刻在青铜的钟鼎和石鼓上的文字即——“金文” 。亦有钟鼎文和石鼓文之称 。相传是周宣王时期太史所创写 。至今故宫博物院内存有十个周代的石鼓,上刻有十首四言诗文 。因为封建割据,四分五裂各自为政,文字也不尽相同 。一直到了秦朝 。秦始皇一统中国 。才把文字统一起来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