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的起源和演变是怎样的 汉字的起源和演变( 四 )


后来人们又模仿宋体字的结构、笔意,改成笔画粗细一致、秀丽狭长的印刷字体,这就是仿宋体“仿宋体”也是模仿“宋体”而产生一种字体,其发展十分迅速 。是人们最喜欢使用的一种规范字体,在印刷品还有各种不同场合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
与此同时,“黑体”也诞生了,这种字体醒目大方,笔迹全部一样粗细,结构醒目严密,笔划粗壮有力,撇捺等笔画不尖,使人易于阅读 。由于其醒目的特点,常用于标题,导语,标志等等 。丰富了汉字的表现形式 。黑体字又称方体或等线体,没有衬线装饰,字形端庄,笔画横平竖直,笔迹全部一样粗细 。汉字的黑体是在现代印刷术传入东方后依据西文无衬线体中的黑体所创造的 。由于汉字笔划多,小字黑体清晰度较差,所以一开始主要用于文章标题 。但随著制字技术的精进,已有许多适用于正文的黑体字型 。在中文中,没有衬线的字体通常称为黑体,这时这个词的范畴和无衬线字体(Sans-serif)是类似的 。所以在中文字体中常用“黑体”,在西文中常用“无衬线体”的称呼 。而宋体就可以被称作衬线字体 。“黑体”在日文中被称为Goshikku-tai(直译即“哥特体”) 。汉字的演变: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楷书–>草书–>行书 。
字,或文字,它是记录和传达语言的书写符号,这些符号刻或写出来的具体形象就是字体 。书,包含书写、字体之义 。汉字的符号在演化过程中出现了多种字体 。
汉字从象形图画向抽象符号过渡,直至形成规范文字的过程源远流长,连绵不断,其轨迹鲜明而生动,总的趋势是由繁而简,由圆而方,更便于书写和印刷 。
在6000年以前的山东大汶口文化和西安半坡仰韶文化的陶器上类似文字的刻画符号,与后来的象形文字是一脉相承的 。
汉字的形成与发展也有个过程,从象形图画文字到秦统一文字为小篆,期间,经历了夏、商、周、春秋、战国、秦等朝代 。以殷商甲骨文、殷周金文、石鼓文、秦刻石、楚简书、帛书为代表 。隶书始于秦,兴盛于汉,两汉400年间,字体的发展很快,现有的字体在当时几乎都出现了 。隶书体蚕头燕尾,一笔不苟,书写速度较慢,因此不是处处用它,在竹简、木牍上书写一些不需要庄重、规整的日常文书时,便用一种比较随意的写法,这就是当时的“行书”——“简牍体” 。为使书写更便捷又形成了“章草”,这一“行”一“草”,都是隶书的快写体 。便逐渐推动了正统隶书笔法和形体的改革,到晋魏之际,终于改成了取代隶书的新的正统书体——楷书 。楷书从汉末萌芽到唐代最后定型,期间经历了漫长的历史时期,而行、草书早早地在晋代已成熟 。
最初是字体的发展,字体既定之后,不同的字体运用在书法艺术中时,便形成千姿百态的字体或书体 。书法从书体上来分,主要有:真(正、楷)书、行书、草书、隶书、篆书等,其风格流派亦多种多样,今天常见及常用的行、楷书体有:钟(繇)、二王(王羲之、王献之)、欧(阳询)、虞(世南)、褚(遂良)、颜(真卿)、柳(公权)、赵(孟頫)等 。古代的文字,广义指甲骨文、金文、籀文和战国时期通行于六国的文字,从甲骨文至小篆称古文 。从隶书至现在通行的文字称今文 。狭义的古文专指战国时通行的文字 。
1、甲骨文
龟甲兽骨文字的简称 。也叫“契文”、“卜辞”“龟甲文字”、“殷墟文字” 。为商代使用的文字 。距今已有3000-4000年的历史 。于1899年开始在殷墟(今河南安阳小屯村)被发现,以后陆续发掘,先后出土达十余万片,后又在陕西发现了西周的甲骨文 。甲骨文是我们能见到的较早的文字,也是我国最早的书法瑰宝 。已知的单字总数4600左右,其中1700字已可识 。甲骨文还没有完全定型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