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盘修复工具MHDD的使用教程 mhdd怎么用( 二 )


MHDD29中的RANDOMBAD与MAKEBAD高朋先生说是制造坏道 , 很难修复 。我感觉恰恰相反 , 好像是标记坏道的命令 , randombad是随机标记坏道 , 要求支持LBA 。MAKEBAD是按顺序 , chs方式 。但我不知到底标到哪里 , 高手可以查一下 , 这个功能修真正的坏盘感觉不够 。执行完这两个命令 , 要运行一下AERASE或ERASE才行 , 试过多次了 , 不会坏硬盘 , 但要小心用 。RANDOMBAD与MAKEBAD与填0好像相反 , 有意思的是运行过这两个命令后 , 在效益源ALT A中 , 当做坏道 , 而且也显示修复 , 扇区一个一个走 , 边走边修 , 速度极慢 。而这个硬盘没有物理坏道 , 填零马上好 。原以为效率源ALT a是厂家级的修复 , 是物理方式的 , 看来还是工作在逻辑方式上 。联想起上面的推测 , 不是凭空的 。
用mhdd的scan功能 , 把auto repair和zero write打开就可以了
别写零和低格 , 有些盘处理过后就会变慢的!
MHDD2.9的使用:
工作环境在DOS下 。需要注意的是 , 不要将MHDD放在需要检测及修复的硬盘上 , 另外 , MHDD也无法在打开了写保护的软盘、硬盘及光盘上正常工作 。
运行MHDD后 , MHDD首先同样要检测系统中的所有硬盘并给出连接图示 。我们随时可以按“shift F3”键重新扫描硬盘连接状态 。
选择需要处理的硬盘后 , 就进入了MHDD的主界面 。最上面一行为状态行 , 主要是显示BUSY、WRFT、AMNF、及TONF等硬盘(或硬盘某个扇区)或软件的当前状态 。在状态行下面 , 是当前硬盘的磁头、柱面、扇区等参数 。再往下则列出了MHDD的所有可用的命令 。
scan命令:用于磁盘表面介质扫描与修复 。MHDD将从保留容量中拿出同等容量的扇区来取代新发现的坏扇区 , 并将坏扇区的物理地址写入G-list表 。所以硬盘总容量不会减少 。这种修复方式是基于硬件底层的方法 。MHDD并不是通过主板的BIOS来控制硬盘 , 而是直接读取硬盘的所有物理扇区 。
运行scan命令后 , MHDD首先会报告当前硬盘的型号、串号、固件版本、支持的数据传输模式等参数(运行其它命令同样如此) , 然后进入scan状态 。
在扫描硬盘在前 , 我们还必须设置扫描配置 。主要选项有扫描寻址模式(LBA或CHS) , 起始及结束的柱面或扇区、超时时限、清零时限、及是否重复扫描/修复 。为了达到修复效果 , 建议打开remap(坏道重映射)、 Loop the test/repair(重复扫描/修复)及 Erase WAITs等选项 。设置完成后按“F4”就可开始磁盘扫描 。
扫描时 , 在屏幕的右侧将显示磁盘表面各种状态的数量统计 。“?”上面的灰度块表示磁盘表面状态正常 , 而彩色块表示此处的磁盘有潜在不稳定因素 , 尤其是红色块 , 则很容易转化我物理坏道 。而“?”以下的状态表示此处的磁盘介质有损坏或有坏道 。
aerase命令:可以逐扇区进行清零处理 , 不过速度会很慢 。
rhpa及nhpa命令:可分别显示及恢复硬盘的全部真实的容量 。
aam命令:可以切换硬盘的性能及噪音状态 , 有127级(0~126)状态可供设置 , “126”表示最高性能 , 不过此时硬盘的噪音最大 。注意aam命令需要硬盘支持Automatic Acoustic Management技术才可以 。
rpm命令:可以检测硬盘转速 , 不过有些硬盘不支持此命令 。
randombad及makebad命令:可以强行为硬盘的一些扇区加上坏扇区标志 。
ibme及fujlst命令:可以分别查看IBM 及富士通的硬盘缺陷列表 。
pwd、unlock及dispwd命令:可以给硬盘加解锁 , 这种硬盘加入密码的方式很奇特 , 不过千万不要忘记了密码 。
大多数准专业的软件只能对G-list进行处理 , 但G-list有容量限制 , 一般只能写入几百条记录 , 对多次或大量出现物理坏道的硬盘 , 修改G-list就难有作为了 。而修改P-list则无此限制 , 但只有硬盘厂家才能处理P-list , 不过也有例外 , 俄罗斯的PC3000硬盘修复软件就可以修改P-list , 不过目前它在中国的售价高达13500元人民币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