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去火气 夏季火气难下 中医祛火有妙招


中医去火气 夏季火气难下 中医祛火有妙招


【中医去火气 夏季火气难下 中医祛火有妙招】炎炎盛夏,人们易心浮气躁是火气旺盛的征兆,那么如何去火?人体上火多种因素所致,所以去火应找出根由,正确选择去火药物或蔬果方见效 。详细知识一起来了解下吧 。盛夏火气旺盛,中医“灭火”有绝招:
心火:分虚实两种 。虚火表现为低热、盗汗、心烦、口干等;实火表现为反复口腔溃疡、口干、小便短赤、心烦易怒等 。
肺火:主要表现为干咳无痰、痰中带血、咽疼音哑、潮热盗汗等 。
胃火:分虚实两种,虚火表现为轻微咳嗽、饮食量少、便秘、腹胀、舌红、少苔;实火表现为上腹不适、口干口苦、大便干硬 。
肝火:表现为头痛、面红目赤、口干咽疼、胁肋疼痛、尿黄便秘、甚至吐血 。
肾火:主要表现为头晕目眩、耳鸣耳聋、发脱齿摇、睡眠不安、五心烦热、形体消瘦、腰腿酸痛等 。
火可分实火和虚火 。
实火:指阳热亢盛实热证 。以肝胆、胃肠实火为多见 。症见高热,头痛,目赤,渴喜冷饮,烦躁,腹胀痛,大便秘结,小便黄,舌红苔黄干或起芒刺,脉数实,甚或吐血、鼻出血等 。
治疗上宜采用苦寒制火、清热解毒、泻实败火的原则和方法 。
虚火:多因内伤劳损所致,如久病精气耗损、劳伤过度,可导致脏腑失调、虚弱而生内热、内热进而化虚火 。根据病机不同,一般将虚火进一步分为阴虚火旺和气虚火旺两种病状 。
阴虚火旺都多表现为全身潮热、夜晚盗汗、形体消瘦、口燥咽干、五心烦热、躁动不安、舌红无苔、脉搏细数 。治疗时应以生津养血、滋阴降火为原则 。
气虚火旺者表现全身燥热、午前为甚、畏寒怕风、喜热怕冷、身倦无力、气短懒言、自汗不已、尿清便溏、脉大无力、舌淡苔薄 。治疗时应以补中益气、强肾兴阳、甘温除热为原则 。
分析上火虚实,针对用药非常重要 。另外,有些去火的食品也可尝试,但也需对症 。比如吃莲子汤去心火,吃猪肝可去肺火,喝绿豆粥去胃火,喝梨水去肝火,吃猪腰去肾火 。
“去火”:选药有讲究
常见上火症状有“吃不进”、“受不了”、“拉不出”等多种,因此,降火选药也当对症 。
“吃不进”是指上焦(心肺部位)有火,表现为口干、舌烂、唇裂、目赤、耳鸣及微咳 。成人可选服牛黄清心丸(片),小儿可选服珠黄散等 。
“受不了”是指中焦(脾胃部位)有火,表现为时而胃火亢盛,食不知饱,时而呃气上逆,脘腹胀满,不思饮食 。宜选用栀子金花丸、牛黄清胃丸、清胃黄连丸、清胃散,小儿宜服七珍丹等 。
“拉不出”是指下焦(肝、肾、膀胱、大小肠等部位)有火,表现为大便干结,小便短少,尿色黄赤、浑浊有味,阴部时痒,妇女白带增多,甚至带黄 。常用中药可选三黄片、当归龙荟丸、栀子金花丸、龙胆泻肝软胶囊等 。
另外还有“虚火”,也就是阴虚而热,主要表现为形体消瘦,腰膝酸软,咽干舌燥,眩晕耳鸣,健忘失眠,或干咳气短,或痰中带血,口干咽燥,声音嘶哑,潮热易怒,舌红少津,脉细数,此时,可对症选服知柏地黄丸等药 。
以上为大家讲解的去火妙方,在选择之时应对症选择方显成效,预祝大家轻松健康过夏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