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初秋到来,白天虽仍有热感,但夜晚的温度已称得上凉爽 。中医认为,对应这种由阳盛逐渐变为阴盛的转折点,人体阴阳代谢自然也进入阳消阴长的过渡时期 。那么,入秋以后,我们的饮食要如何调整呢?
中医养生素有“秋冬养阴”的原则,秋季养生应注意护阴润燥,以养肺为先 。秋天空气干燥,加之人体在夏季津液耗损,容易出现口舌生疮、鼻腔和皮肤干燥、咽喉肿痛、咳嗽、便秘等“秋燥”现象 。沙参、麦冬、百合、银耳、燕窝、雪蛤等都是秋季养生常用的药膳,老人可将其搭配在食物中食用,或是煮粥煲汤饮用 。
秋天燥邪为盛,最易伤人肺阴 。此时可通过食疗达到生津润肺、补益肺气之功效 。如鼻、唇干燥者可吃一些萝卜、芝麻、豆腐、豆浆等 。还可食用白木耳、胡桃等食物 。此外,还可以鲜百合50克、蜂蜜30克,煎汤服食;或者用生梨2只、川贝10克,加水炖服 。以上两方对肺燥久咳、慢性支气管炎效果极佳 。
【秋季养生肺为先 初秋养生肺为先】干燥的秋天每天通过皮肤蒸发的水分在600毫升以上,因此补水必不可少 。一个成年人每天喝水的最低限度为1500毫升,而在秋天喝2000毫升才能保证肺和呼吸道的润滑 。
推荐阅读
- 健肺养心功 七步养身心 养肺先宁神
- 秋季养生要领 秋季养生做到6点事半功倍 养生从这6点开始
- 秋季养生词语大全 秋季中医养生的4个关键词
- 白露容易感冒吗 白露养生耐寒锻炼预防感冒不
- 太极拳养生好处多多
- 秋天容易贴秋膘 秋季养生提示 “贴秋膘”得悠着点 悠着点的原因
- 关于寒露养生 寒露养生保阴气
- 秋分如何养生(健康 秋分谈养生 如何度过“多事之秋”?)
- 霜降时节养生秘诀 霜降时节如何正确养生
- 春季养生蔬菜 秋季食用蔬菜增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