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被后人尊称为什么「孟子被后人尊称为什么?」


孟子被后人尊称为什么「孟子被后人尊称为什么?」


孟子被后人尊称为什么孟子被后人尊称为“亚圣” 。
孟子(约前372年-前289年),姬姓,孟氏,名轲,字不详(子舆、子居等字表皆出自伪书,或后人杜撰),战国时期邹国(今山东邹城市)人 。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与孔子并称“孔孟” 。
孟子在人性方面,主张性善论 。以为人生来就具备仁、义、礼、智四种品德 。人可以通过内省去保持和扩充它,否则将会丧失这些善的品质 。因而他要求人们重视内省的作用 。
在社会政治观点方面,孟子突出仁政、王道的理论 。仁政就是对人民“省刑罚,薄税敛 。”他从历史经验总结出“暴其民甚,则以身弑国亡,”又说三代得天下都因为仁,由于不仁而失天下 。强调发展农业,体恤民众,关注民生,他在《寡人之于国也》中说:“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
孟子的故事
1、早年受教
孟子的出生之时距孔子之死(公元前479年)大约百年左右,活动年代约在公元前372年至前289年 。他是鲁国贵族孟孙氏的后裔 。孟孙氏衰微后,
有一支从鲁迁居到邹,就是孟子的祖先 。《史记·孟子荀卿列传》说,孟子“受业子思之门人”;孟子没有讲他的老师的姓名,却是说:“予未得为孔子徒也,子私淑诸人也 。”其受业于何人,自汉代以来颇有争议,一是认为师从子思,一是师从子上,一是师从子思之门人 。
2、游说齐宋
孟子继承了孔子的仁政学说,是位非常有抱负的政治家,在诸侯国合纵连横,战争不断时期,作为锐捷的思想家,孟子意识到了当时的时代特征和趋势,建构了自己的学说 。
与孔子一样,他力图将儒家的政治理论和治国理念转化为具体的国家治理主张,并推行于天下 。而当时各个思想家为了实现自己的政治主张,游说各国诸侯 。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孟子开始周游列国,游说于各国君主之间,推行他的政治主张 。
孔子和孟子分别被后人尊称为什么孔子被后人尊称为“至圣”,孟子被后人尊称为“亚圣” 。
孔子和孟子简介:
一、孔子
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人,祖籍宋国栗邑(今河南夏邑),中国古代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 。
孔子开创了私人讲学的风气,倡导仁义礼智信 。他曾带领部分弟子周游列国前后达十三年,晚年修订《诗》《书》《礼》《乐》《易》《春秋》六经 。相传孔子曾问礼于老子,有弟子三千,其中贤人七十二 。孔子去世后,其弟子及其再传弟子把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语录和思想记录下来,整理编成儒家经典《论语》 。
孔子在古代被尊奉为“天纵之圣”“天之木铎”,是当时社会上的最博学者之一,被后世统治者尊为孔圣人、至圣、至圣先师、大成至圣文宣王先师、万世师表 。其思想对中国和世界都有深远的影响,其人被列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 。
随着孔子影响力的扩大,祭祀孔子的“祭孔大典”也一度成为和中国祖先神祭祀同等级别的“大祀” 。
二、孟子
孟子(约公元前372年-公元前289年),名轲,字子舆,战国中期鲁国邹人(今山东邹县东南部人),距离孔子的故乡曲阜不远 。是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孔子学说的继承者,儒家的重要代表人物 。
相传孟子是鲁国贵族孟孙氏的后裔,幼年丧父,家庭贫困,曾受业于子思(孔伋,是孔子的孙子)的门人(门人指学习于某人的弟子) 。学成以后,以士的身份游说诸侯,企图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张,到过梁(魏)国、齐国、宋国、滕国、鲁国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