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滕文公上》的原文是什么「孟子·滕文公下原文」( 五 )


不管丰年灾年,都要按照这个确定的税额征税 。丰收年成,处处是谷物,多征收一些也不算苛暴,但却并不多收;灾年欠收,每家的收获量甚至还不够第二年肥田的费用,却一定要征足这个额定数 。作为百姓父母的国君,即使子民百姓怒目而视,一年到头辛勤劳动,也不足赡养自己的父母;
却还要靠借贷来凑足租税,致使老弱幼小在山沟荒野奄奄一息,哪里还称得上是百姓的父母呢?那世代承袭俸禄的制度,滕国早已实行了 。《诗经》上说:‘雨水浇灌我们的公田,同时也滋润到我的私田 。’只有实行助法才会有公田,从此诗来看,周朝也是实行助法的 。
“另外还要开办庠、序、学、校以教育人民 。所谓庠,意思是培养;所谓校,意思是教导;所谓序,意思是有秩序地陈述 。夏朝时叫校,殷商朝时叫序,周朝时叫庠;这个‘学’是三代共同都有的,都是教育人民懂得人与人之间的伦理关系,人与人之间的伦理关系为上层所懂得,小民百姓则能亲和于下层 。
如果有贤明的君王兴起,必然会来学取这个法,因为这是为王者所效法的 。《诗经》上说:‘周国虽然是旧的一个邦国,但其因时代的趋势而成为一个新的邦国 。’这是对周文王的称赞 。你努力实行这些,也可以使你的国家涣然一新!”
滕文公派毕战来问关于井田制的问题 。
孟子说:“你的国君将要实行爱民的政策,特意选派你来,你一定要努力!所谓爱民政策,必须从分清田土的经纬之界着手 。经纬之界不正,井田就不会平均,作租税的俸禄就不会公平 。所以残暴的国君和贪官污吏必然是不重视田土的经纬之界 。田土的经纬之界一旦划分正确,怎样分配田土和俸禄就可以坐下来议定了 。
“而滕国,虽然土地狭小,但一样要有官员,一样要有在田野里耕田的农民 。没有官员,就没有办法管理农民,没有农民,也就没有办法养活做官员的君子 。希望你们在田野上实行九分抽一的助法,在都城中实行十分抽一的税法让人们自行交纳 。国卿以下的官员必须要有供祭祀用的田土,这供祭祀用的田土为五十亩;
其余的人给田土二十五亩 。死葬和搬迁都不离开本乡范围,乡里的田都要同样是井田制,人们出入劳作时相互伴随,抵御盗寇时互相帮助,有疾病事故时互相照顾,这样百姓就友爱和睦了 。
方圆一里为一个井田,一个井田为九百亩,中间一块田土为公田,八家各以一百亩为私田,但要共同料理好公田;把公田的事办完了,然后才能做私事,这就是区别农民的办法 。这只是一个大概情况,至于怎样更健全和完善,就要靠国君和你了 。”
出自《滕文公上》,原文如下:
滕文公问为国 。孟子曰:“民事不可缓也 。《诗》云:‘昼尔于茅,宵尔索绹;亟其乘屋,其始播百谷 。’民之为道也,有恒产者有恒心,无恒产者无恒心 。苟无恒心,放辟邪侈,无不为已 。及陷乎罪,然后从而刑之,是罔民也 。焉有仁人在位罔民而可为也?是故贤君必恭俭礼下,取於民有制 。
阳虎曰:‘为富不仁矣,为仁不富矣 。’夏后氏五十而贡,殷人七十而助,周人百亩而彻,其实皆什一也 。彻者,彻也 。助者,藉也 。龙子曰:‘治地莫善於助,莫不善於贡 。’贡者,挍数岁之中以为常 。乐岁,粒米狼戾,多取之而不为虐,则寡取之;凶年,粪其田而不足,则必取盈焉 。
为民父母,使民盻盻然,将终岁勤动,不得以养其父母,又称贷而益之,使老稚转乎沟壑,恶在其为民父母也?夫世禄,滕固行之矣 。《诗》云:‘雨我公田,遂及我私 。’惟助为有公田 。由此观之,虽周亦助也 。设为庠序学校以教之 。庠者,养也 。校者,教也 。序者,射也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