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的来历


清明节的来历



【清明节的来历】据说是为了纪念介子推, 晋文公下令将放火烧山的这一天定为寒食节, 各家各户不点火只吃寒食 。 在第二年的时候晋文公再次来到介子推的古柳树旁, 却意外发现枯死的柳树已经复活了, 晋文公感觉就像见到介子推一样, 于是将那棵柳树赐名为清明柳”, 把寒食节后一天就定为清明节 。 经过了长期的发展, 后来寒食节和清明节的习俗就被合并了, 寒食节也渐渐被人遗忘, 所以就有了人们只知清明而不知寒食的说法 。 清明节, 又称踏青节、行清节、三月节、祭祖节等, 节期在仲春与暮春之交 。 清明节源自上古时代的祖先信仰与春祭礼俗, 兼具自然与人文两大内涵, 既是自然节气点, 也是传统节日 。 扫墓祭祖与踏青郊游是清明节的两大礼俗主题, 这两大传统礼俗主题在中国自古传承, 至今不辍 。 我国的清明节大约起源于周朝, 1935年中华民国政府将每年4月5日为法定的假期, 2006年5月20日经国务院批准, 清明节被列为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