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荷战争简介英荷战争的过程英荷战争的本质是什么?


英荷战争简介英荷战争的过程英荷战争的本质是什么?


英荷战争简介:英荷战争的过程是怎样的?英荷战争的本质是什么?本文这就为你介绍:
英荷战争简介
英荷战争(荷兰语:Engels–Nederlandse Oorlogen or Engelse Zeeoorlogen),是发生于17世纪至18世纪英国与荷兰之间的四次战争,总体而言主要目的是为了争夺海上贸易主导权 。
英荷战争简介英荷战争的过程英荷战争的本质是什么?


17世纪英国为了打败日益发展的商业竞争对手荷兰,并力求保住开始建立的海上优势和争夺殖民地,曾三次挑起对荷兰的战争,互有胜负,双方实力均受到不同程度伤害 。
而第二、三次英荷战争的结果,是法国在其中渔翁得利,获得了大片土地与商贸利益;国力直线上升而超越荷兰,成为欧洲最强的霸权 。
而在18世纪的第四次英荷战争,英国击败荷兰开始获取世界金融霸权 。
英荷战争的背景
一、荷兰崛起
荷兰原是西班牙的属地,1609年才彻底独立 。它的造船业极负盛名,仅在首都阿姆斯特丹就有几十家造船厂,全国可以同时开工建造几百艘船,而且船只造价比技术先进的英国还要低三分之一到二分之一 。所以荷兰很快成为欧洲的造船中心 。
那时,世界各国间的贸易交往主要依靠海上交通 。荷兰的商船队拥有1.6万余艘船只,占欧洲商船总吨位的四分之三,世界运输船只的三分之一,被称为“海上马车夫” 。
17世纪起,经过资产阶级革命而摆脱西班牙统治的荷兰,在短短几十年间就在发展上超过许多欧洲国家,成为“17世纪标准的资本主义国家” 。
波罗的海沿岸地区的粮食,由它运往地中海 。德意志的酒类、法国的手工业品、西班牙的水果和殖民地产品,由它运往北欧 。
荷兰商人从葡萄牙人手中偷来了远航东方的航海图,旋即组织商船到达印度的果阿、爪哇和摩鹿加群岛等地 。
1602年,荷兰商人和贵族联合建立东印度公司,在南亚迅速扩张,建立起一批武装商站 。
1603年在爪哇,1606年在马六甲,先后打败西班牙和葡萄牙海军 。
1619年在爪哇建立第一个殖民据点巴达维亚(今雅加达),然后由爪哇向西侵占苏门答腊岛,向东从葡萄牙手里夺取香料群岛(今马鲁古群岛),还相继侵占了马六甲和锡兰(今斯里兰卡) 。在亚洲东部一度侵入中国领土台湾 。在日本九州岛的长崎取得了商业据点 。
1648年,荷兰占领了好望角,在非洲南端建立起一个战略地位十分重要的殖民据点 。在北美以哈得逊河流域为基础,建立了新尼德兰殖民地,并在河口夺取曼哈顿岛建立新阿姆斯特丹 。在南美洲,荷兰殖民者占领了安得列斯群岛中的一些岛屿 。
二、英荷矛盾
英国于1640-1649年内战后脱颖而出,克伦威尔上台后大肆扩军,原本在斯图亚特王朝时期衰落的英格兰军队再一次开始令人生畏 。
陆军的“铁军”超过了三万,(作为岛国的英格兰原来基本没有陆军)克伦威尔是伟大的军队缔造者,他以古斯塔夫的瑞典军队为模板,并且更加强调高效与纪律性 。
英荷战争简介英荷战争的过程英荷战争的本质是什么?


海军更是扩大了三倍多,由40艘主力舰扩大到了120艘,拥有当时世界最好的舰船与船员 。资产阶级出身的克伦威尔是典型的重商主义者,他不能容忍荷兰人垄断全球贸易,护国公颁布了针对荷兰的《航海条例》,英格兰的利剑指向了同是海上强国的荷兰 。
这样在同荷兰殖民强国的斗争不仅不可避免,此时荷兰到处排挤英国商人 。在俄国和波罗的海各国,在北美殖民地和东亚各国,在地中海和西非沿岸地区,荷兰人倚仗资本雄厚,基本上垄断了各国的贸易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