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活埋老人的事情是真的吗?哪些朝代有“人到六十,不死就活埋”的规定?( 二 )


其次 , 最被汉武大帝看重的另一个卖点就是用阴阳五行赋予“君权天授”的“合理性” 。
这种合理性在于 , 国以家庭作为为基本模型 。
于天道而言 , 上天是父亲(《为人者天第四十一》称 , “天亦人之曾祖父也”) , 君王是上天的儿子 , 天子的权力是上天授予的 , 天子的行为属于代天牧民 。
于国家而言 , 君王是臣子的父亲 , 即所谓君父;臣子是君王的儿子 。儿子的一切都是君父恩赐的 , 臣子对君父自然需要保持绝对的忠诚和顺从(下文“子受之”就是指这个) 。
这种忠诚和顺从 , 在家庭关系中就是“孝” 。
而 , 
孝者 , 天之经 , 地之义
我们经常使用一个成语 , “天经地义” , 来指理所当然的事 。

历史上活埋老人的事情是真的吗?哪些朝代有“人到六十,不死就活埋”的规定?


在中国 , 最优先的“天经地义”就是孝 。
《春秋繁露》之《五行对第三十八》就用五行来解释孝之所谓天经地义:
河间献王问温城董君曰:“孝经曰:‘夫孝 , 天之经 , 地之义 。’何谓也?”对曰:“天有五行:木、火、土、金、水是也 。木生火 , 火生土 , 土生金、金生水 。水为冬 , 金为秋 , 土为季夏 , 火为夏 , 木为春 。春主生 , 夏主长 , 季夏主养 , 秋主收 , 冬主藏 , 藏 , 冬之所成也 。是故父之所生 , 其子长之;父之所长 , 其子养之;父之所养 , 其子成之 。诸父所为 , 其子皆奉承而续行之 , 不敢不致如父之意 , 尽为人之道也 。故五行者 , 五行也 。由此观之 , 父授之 , 子受之 , 乃天之道也 。故曰:夫孝者 , 天之经也 。此之谓也 。”王曰:“善哉!天经既得闻之矣 , 愿闻地之义 。”对曰:“地出云为雨 , 起气为风 , 风雨者 , 地之所为 , 地不敢有其功名 , 必上之于天 , 命若从天气者 , 故曰天风天雨也 , 莫曰地风地雨也;勤劳在地 , 名一归于天 , 非至有义 , 其庸能行此;故下事上 , 如地事天也 , 可谓大忠矣 。土者 , 火之子也 , 五行莫贵于土 , 土之于四时 , 无所命者 , 不与火分功名;木名春 , 火名夏 , 金名秋 , 水名冬 , 忠臣之义 , 孝子之行取之土;土者 , 五行最贵者也 , 其义不可以加矣 。五声莫贵于宫 , 五味莫美于甘 , 五色莫盛于黄 , 此谓孝者地之义也 。”王曰:“善哉!”
简单来说就是 , “天之经”就是君权天授;“地之义”就是臣忠君 。
两者都是天道 , 都是基于家庭模式下的父子关系 。
因此 , 天与君王 , 君与臣子 , 本质上都是父子关系 。
而臣与子 , 对君与父 , 必须“皆奉承而续行之 , 不敢不致如父之意 , 尽为人之道也 。”
因而 , 君臣即父子 , 忠就是孝 , 孝就是忠 , 忠孝一体 , 不可分割 。
这也是后世进一步演绎出来的“三纲”中“君为臣纲 , 父为子纲”的依据 , 至于“夫为妇纲” , 则是基于《阳尊阴卑第四十三》中“贵阳而贱阴也 。……丈夫虽贱皆为阳 , 妇人虽贵皆为阴”的“原理”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