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视老花分不清楚

【远视老花分不清楚】流言: 近视和老花能够互相抵消 。 年轻的时候有一点近视,老了就不会得老花眼了 。
真相: 得了近视,老了就不会老花了吗?当然不是 。 要把这件事说清楚,就得先把眼睛的工作原理、什么是近视、远视、老花先解释清楚 。 下面跟随了解一下吧!

远视老花分不清楚



眼睛,它就是一部照相机
其实把眼睛比作照相机实在是委屈眼睛了,眼睛比照相机更为精密,但拿两者做个比较能让我们更容易理解后面所说的近视、远视、老花的问题 。 眼睛跟相机一样,也可以根据其功能分为两部分,前面的角膜、房水、晶状体和玻璃体相当于相机的镜头组,属于屈光系统;后面的视网膜相当于相机的胶片或者CCD,属于感光系统 。 屈光系统其实就像是一块透镜,作用是把广阔世界的影像通过这块透镜汇聚到小小的视网膜上 。
屈光系统的重要特性就是屈光力 。 屈光力越大,会聚光线的能力就越强 。 角膜在屈光系统里屈光力最大,大约有4000多度 。 但是角膜是个“定焦镜头”,屈光力是不能改变的 。 晶状体的屈光力稍逊角膜一筹,约有不到2000度 。 但晶状体通过改变形状,屈光力可以有1000多度的调节能力,就跟数码相机的光学变焦功能一样 。 角膜和晶状体双剑合璧,构成了眼睛几乎所有的屈光力 。 通过他俩,眼睛可以把几十米高的楼房完整地缩小并投射到几平方厘米的视网膜上 。
晶状体调节屈光力的方式非常微妙 。 晶状体周围有一圈睫状肌,通过细小的韧带和晶状体连接 。 睫状肌和晶状体之间平时都在相互较劲,睫状肌松弛的时候会向四周牵拉,把晶状体拉扁拉薄一些,这样晶状体的度数就少了几百度,看远处的东西便可尽收眼底;睫状肌紧张的时候,晶状体便会恢复自然的状态,变得圆一些厚一些,屈光力大一些,这样看近处的东西便可以提高分辨率,分毫毕现 。 也就是说,睫状肌越紧张,晶状体就越松弛,屈光力就越大,越适合看小物体,看得越清楚;睫状肌越松弛,晶状体就越紧张,屈光力就越小,越适合看大场景,看到的范围越大 。 眼睛能变焦,屈光能力能根据所看物体的远近大小来调节,就是靠睫状肌和晶状体这一对兄弟相互间的较劲实现的 。
远视老花分不清楚



为什么会得近视?
如果长期看书看电脑,睫状肌就会经常处在紧张状态,并且渐渐适应这种状态 。 如果这时再看远处,睫状肌紧张惯了就不会放松了,晶状体就没法变扁变紧张,这一部分多余的正度数就会让正常人感觉像是戴上了一副老花镜,看不清远处的东西,需要稍凑近些来看 。 相当于相机被暂时锁定在“近景模式”,拍远处的东西模糊不清,我们称之为“近视” 。
在这种情况下,可以通过阿托品类药物滴眼,使睫状肌麻痹,强迫它放松,让晶状体紧张、变薄,相当于去掉了这部分多余的正度数,便可以看清远处的东西了 。 这种可以恢复正常的近视称为“假性近视” 。 去医院配眼镜时,医生会先给你“散瞳验光”,目的就是消除可逆的假性近视度数 。 “散瞳”是由于麻痹睫状肌的药物同时也可以使瞳孔肌麻痹,使瞳孔散大 。
“假性近视”是可逆可消除的,那“真性近视”呢?“真性近视”是由于眼球结构的异常造成的 。 眼睛处于近距离工作状态时,眼球会在眼外肌的作用下向内会聚,变成轻度的“对眼”,否则看近物便会出现重影 。 长期处于这种状态下,眼外肌便会压迫眼球周围,使眼球前后径变长,球变成了椭球 。 这种变化是不能逆转的 。 眼球前后径变长之后,成像所需的屈光力就更少了 。 看远处时,睫状肌不论如何松弛也不能把晶状体拉薄,去掉多余的老花镜度数,因此本该投射到视网膜的像便投射到视网膜前方,不能在视网膜上聚焦 。 这种再也无法通过自身调节而逆转的近视称为“真性近视” 。 如果近视度数过高,眼球太“椭”,前后都尖尖的,视网膜在上面附着也不牢固了,如果用力过猛或受到撞击时便容易出现视网膜脱离,导致失明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