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有所居新策! 从“房住不炒”到“住有所居”( 二 )


关于住有所居 , 还可以从住房发展的数量和质量目标维度考察 。 我国改革开放后城镇住房发展的第一个目标 , 是2000年进入小康社会时的“小康居住目标” , 当时该目标的具体描述是:人均住房(居住)面积8平方米 , 家庭成员分得开、住得下 , 符合文明居住要求 。 后来有关部门又研究过2020年全面实现小康社会后的住房目标 , 比如原建设部政策研究中心就提出了“户均一套房、人均一间房、功能配套、设施齐全”的发展目标 。 前述2000年目标重在面积数量 , 后面的目标兼顾了居住质量 , 都着眼于满足居民基本生活需要 。
目前有关机构正在研究未来一段时期 , 比如2035年、第二个100年(2049年)的住房发展目标 , 就更多地关注居住质量和居住环境 , 其中绿色健康、舒适宜居、智慧便捷成为关注重点 。 当然在数量上也提出了更宽松的标准 , 比如从2020年的户均一套、人均一间 , 希望到2035年实现每户一套、每人一间 。 虽然只是一字之差 , 但要在15年内实现 , 还需要做很多的努力 。 有关研究表明 , 考虑到闲置、季节性使用、交易或装修等因素的影响 , 全国城镇整体住房存量的套户比(存量住房套数/家庭户数)达到或超过1.15~1.17时 , 才有可能实现每户一套;要想实现每人一间 , 大概率要实现每套住房的居室数比居住人口数多1 。
总之 , 从满足美好居住生活的住房需求角度 , 我们在解决了数量问题以后 , 目前还面临着改善住房质量、优化住房结构等任务 , 尤其是优化住房的空间结构和产权或租买结构 , 还要应对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人口流动、家庭小型化、住房可支付性等多重挑战 。 以住有所居为目标 , 显然更有弹性、韧性和可拓展性 。
践行国际共识 , 主动担当作为
当然 , 国际住房政策的经验与发展趋势 , 也对我国选择住有所居作为住房政策目标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
联合国2015年发布的“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在“建设包容、安全、有韧性和可持续的城市和人类住区”愿景下 , 提出了“到2030年 , 确保人人获得适当、安全和负担得起的住房和基本服务 , 并改善贫民区”的住房发展目标 。 这是超越了政治制度、发展理念和发展阶段等差异形成的全球共识 , 弥足珍贵 。
2016年“人居III大会”提出来的城市愿景中 , 进一步把全球住房发展目标聚焦为 , “改造现有住房和扩大住房存量 , 减少在质量和数量上存在的住房短缺;改善目前在非正规住区生活的8.81亿城市人口的生活;确保到2030年新增的 11.8 亿全球人口的住房机会”。
国际住房政策的另外一个进展 , 就是越来越关注住房政策执行情况的评价 , 将包容性、效率、可持续等要求都细分为具体的指标 , 进行定量的评价 。 比如日本每年都会对其“住生活基本计划”执行情况和目标实现情况进行评价 。 我国也在着手研究住有所居目标下的最低住房标准、改善住房标准和舒适住房标准 , 设定关键时间节点上居民在三类住房标准上分布结构的目标 , 以便通过考察各城市人口/家庭在不同住房标准上的数量分布 , 来跟踪住有所居目标的实现情况 。 另外一个重要的工作就是实现城市住房发展规划管理的标准化和规范化 , 希望建立起统一的国家住房供应体系框架 , 明确每一种住房供应类型的政策含义 , 将城市现存的各类住房供应统一规范后都纳入这个框架体系 , 用统一的口径编制规划、实施计划 , 各城市用共同的语言说同样的事情 , 以实现对各地规划落实情况、住有所居目标实现情况的科学评价 , 并基于评价结果的横向与纵向比较 , 消除“应保尽保”、政策性和保障性含混不清等问题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