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药线虫病的危害症状 山药线虫病的的防治措施

随着山药种植面积的不断增加,线虫病危害逐年加重,严重影响了种植户们的经济效益 。经过多年防治实践,小编将山药线虫病的危害症状、发病规律和防治措施做了详细的总结,供大家参考 。
【山药线虫病的危害症状 山药线虫病的的防治措施】

山药线虫病的危害症状 山药线虫病的的防治措施


一、危害症状
山药线虫病主要发生在地下块茎部位,发病轻时,地上部一般没有明显的症状;发病严重时,地上部表现叶色变淡、生长势弱 。
山药线虫病主要有两种,一是根结线虫病:为害块茎和根,形成瘤状虫瘿(俗称水痘)是其主要特点 。根茎发病部位的颜色明显偏暗,呈黄褐色 。细根上长有小米粒大小的根结 。二是根腐线虫病:初期主要危害种薯和幼根,后期主要危害块茎,块茎受害,初期表现为浅黄色小点,后为近圆形或不规则形稍凹陷的褐色病斑,病斑直径2~4毫米,病斑内部呈褐色海绵状,深度一般不超过3毫米,造成山药植株的长势弱、块茎小 。
二、发病规律
1、土质因素
山药线虫在同期好,田地具有较高的地势,有充足的水分、且结构疏松的沙壤土发病率高,这种条件有利于线虫繁殖发展 。土壤潮湿、粘重,则不利于线虫的发生 。
2、土壤温湿度因素
种植环境的月平均气温和平均降水量与山药线虫的活力和繁殖速度存在着重要的相关 。山药线虫与山药生长所需环境条件相似,一般地温20℃-30℃,土壤相对湿度40%-70%,适合线虫生长繁育,土温超过40℃线虫活力下降,55℃以上时线虫就会死亡 。
3、耕作制度因素
线虫的危害程度与山药的连作年限成正相关,长年连作,土壤中的病原线虫逐年累积,是病害加重的主要因素,所以老产区比新产区发病严重 。
 三、防治措施
山药线虫病是一种很顽固的土传病害,线虫抗逆性和繁殖能力都很强,不易根治 。现在的药剂防治只能是一种辅助措施,实施防治应该进行综合防治 。
1、加强引种检疫 。在引进山药的品种时要进行严格的检疫,以确保种子的无病 。农户在自繁种时,选择健壮无病的山药种 。
2 、建立无病留种田,繁育无病种苗 。在5年以上没有种过山药的田块做繁种田,繁育健康的种苗 。
3、清洁田园 。山药收获后,要及时进行田地病薯和枯枝的清理,并进行无害化处理 。铲除田间杂草如野苋菜等,尽量降低田间线虫的数量 。
4、合理轮作,避免连作 。改变连年种植山药的耕作制度,实施和各种粮食作物的轮作种植,恶化病原线虫的生存环境,达到减轻线虫为害的目的 。
5、诱杀防治,降低虫口密度 。种植一些易感染根结线虫的速生绿叶蔬菜,收获时连根拔起,用来减少田间的线虫量 。
6、土壤高温 。有条件的地块,在光照气温较高的7至8月份,深翻土壤25—30厘米,并灌水,然后覆盖塑料薄膜,使土壤的温度达到55摄氏度以上,进行高温杀虫 。这样还可以加快土壤的分解,使土壤的肥力不断提高 。视杀虫效果可重复一次 。高温后,应配合施用微生物有机肥,增强土壤活力 。
7、冬季杀虫 。在土壤上冻之前,及时的进行种植沟中的翻土,一个冬天可以杀死部分线虫和虫卵 。
8、种块处理 。选用皮色好、质地硬、无病虫侵染的芦头作种 。播前将种块放置在52℃~54℃的温水中,浸泡10分钟,并上下搅动两次,使种块受热均匀,达到杀灭线虫的目的 。捞出晾干,在用石灰粉涂抹种植块两端,防治种植块染病 。
9、生物防治 。应用淡紫拟青霉防治,播种后覆土前将淡紫拟青霉颗粒剂均匀撒于播种沟内,每亩用5亿活芽孢/克淡紫拟青霉颗粒剂1.5公斤,防治效果既好又符合无公害生产标准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