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大人的称呼怎么来的 古代大人的称呼怎么来的呢


古代大人的称呼怎么来的 古代大人的称呼怎么来的呢


在现代拍的古装影视剧中,只要是有个一官半职者,上至宰相公卿,下至胥吏衙役,一律呼为“大人”,通常包括第二人称和第三人称,有时还可以演化为第一人称“本大人”,似乎“大人”与“官员”为同义语 。但以“大人”称官员,在正儿八经的经书史书中并不多见 。那么,把官员叫做“大人”的叫法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呢?是不是所有的官员都能被称为“大人”?
古代大人的称呼怎么来的 古代大人的称呼怎么来的呢


【古代大人的称呼怎么来的 古代大人的称呼怎么来的呢】“大人”在唐宋以前的称呼
(一)指有一定身份地位的人
“大人”一词之见于经书者不少,例如《周易》:“大人与天地合其德”,陆德明释文引王肃云:“圣人在位之目”,《孟子》:“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庄子》:“大人者,圣人不足以当之”之类 。这里的“大人”皆是指“德位兼言”,即道德高尚、有名望、有地位的人 。
又有《论语》:“畏大人”,《孟子》:“说大人则藐之” 。这是“以势分而言”,即指有势力、有一定身份地位的人 。
但司马相如之《大人赋》,则专以称天子,按此用法,公卿大臣之类不能称“大人” 。
(二)指父母叔伯兄等长辈
唐宋以前的“大人”,在史书中多用于指称父母叔伯等长辈,如《孔子家语》:“曾子曰:‘参得罪大人’”,又《史记》范蠡之子曰:“家有长子,今弟有罪,而大人不遣,是吾不肖也 。”都是指父亲 。
(三)指宫内近侍(宦官)
对此,清代学者赵翼在《陔余丛考》中认为,东汉魏晋以降的“大人”之称,“盖本宫闱近侍之人,身无官位,而势居显要,故以大人称之 。”正是因为太监没有官位,所以才称为“大人”,取其称呼父母叔伯等长辈的尊称之义 。这可以算是比较特殊的用法,但显然不是对官员的通用称谓 。
(四)指少数民族首领、贵族
《汉书·陈汤传》载,甘延寿、陈汤进兵至康居,来到匈奴单于城下,单于问:“汉兵何来?”甘延寿、陈汤答:“我为单于远来,而至今无名王大人见将军受事者,何单于忽大计,失客主之礼也!”这里的“名王”“大人”都是指匈奴的大小首领 。
《汉书·匈奴传》载,匈奴呼韩邪单于打算归降汉朝,左伊秩訾表示支持,但“诸大人相难久之” 。
这里的“大人”指的是匈奴各部落的首领、贵族 。
(五)在特殊情况下用于称呼地位极高的官员
唐朝时也有一些以“大人”称官员的用例,但都比较特殊 。如《旧唐书·段秀实传》:“田少荣称秀实为仁信大人 。”《高骈传》女巫王奉仙谓毕师铎曰:“扬州灾,当有大人死 。”(这里的“大人”指高骈) 。但这是很少见的例子,而且这里所指的段秀实、高骈都是官位、声望极高的显贵之人,所以称二人为“大人”,带有一些尊重长辈的意思,是对极特殊的人的极特殊的用法,不是对所有的官员都能通用的 。
“大人”在唐宋以后的称呼
(一)唐宋时期对官员的称呼
唐宋及以前不用“大人”称呼官员,那么那时候的人见了当官的人应该怎么称呼呢?
这个要区分不同的情况 。官员之间相互称呼,比较亲密的平辈或晚辈可称对方的字,对尊长则称公、丈,大多数情况下是直接称其官位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