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语文作文训练2篇( 三 )


运用事实论据要遵循以下的原则:首先, 在援引时要着力突出论点(分论点)所需要的侧面, 而将其余的舍弃 。 其次, 突出某一个侧面之后, 还要善于分析和发掘 。 事实论据和论点之间在某种意义上说还是间接的联系, 只有把事实论据所蕴含的思想内涵发掘出来, 这个含义才能与论点真正发生内在联系, 直接证明论点 。 第三, 事实论据的叙述力求简明扼要, 切忌“以叙代议” 。 议论文中援引事实论据目的是为了直接证明论点的正确可信, 不像记叙文以具体生动的描述事情取胜 。 议论文的语言特点具有概括性, 因此运用事实论据时应对材料加以概括和提炼, 表述的文字务必精要凝练, 而把主要的笔墨放在说理分析上 。 运用理论论据首先要做到准确、恰当 。 援引革命导师的言论和古今中外的名人名言, 一定要准确无误, 不可有任何的改动和差错 。 如援引大意, 可不加引号;如记不清名人的姓名, 则可用模糊性语言表述, 如“有位名人说过” 。 在引用时, 也要选取最恰当、最有用的部分“为我所用”, 并努力使之与自己的语言连贯、和谐 。 其次, 援引名人名言, 有时也需要对它解释、说明, 发掘其深刻的内涵, 从而更有力地证明论点 。 这也可称为有“引”有“证” 。
【范文揣摩】
包 容
一朵紫罗兰被践踏, 它却将芬芳留在那双脚上, 这就是包容 。
每个生命都是被上帝咬过一口的苹果, 每种生活都免不了苦难, 但有人仍能够含葩敛翅晏然而处, 这就是包容 。
包容苦难, 包容你所遭遇的伤害、折磨、痛苦, 你就会感到生命道路的两旁, 苦难固然有, 而更多的是鸟语花香;荆棘固然在, 而更多的是沧海明月 。 在不断的磨砺中成长, 在风吹雨打的荷塘里守望自己的盛夏, 这就是对包容的最好诠释 。
让我们回到那段令人惊悸的中国知识分子精神伤害史中去, 去看一看那些海洋一般天空一样广阔的心胸 。 沈从文请黄永玉“到这边来看荷花”;杨绛在斗室中精心布置, 等待与钱钟书的重逢;汪曾祺在自然中品茶饮酒、寻找乐趣??这些看似优雅从容的舞步, 有谁知道是旋转在难以愈合的心灵伤口上的?他们承受了疯癫的历史对每一个清醒者在人格与人性上的践踏, 他们包容了苦难的生命质地, 包容了绝望的生存境遇 。 惟有如此, 才等到了后来的天海澄清, 千秋光明 。
能够包容的生命, 即使倒下也会面对着太阳;能够包容的个体, 即便死伤都会迸溅出钢花 。
伏尔泰蹲过巴士底监狱, 被流放过英伦三岛, 挨过政敌的毒打, 所有的一切, 都未能摧毁这颗“欧洲的良心”, 他依然以《哲学通言》召唤同道, 以《百科全书》启迪民众 。 此时他包容的, 已经不仅仅是个人的苦难, 他呼唤所有的人正视生命, 从沉沦中崛起, 在黑暗中寻找光明 。 伏尔泰, 将其不老松式的包容心态镌刻在了历史的里程碑上 。
生活之中常有苦难, 由于奋斗, 由于不懈, 也由于不断的仰望、攀缘, 生命才不至全然黯淡, 不仅自己能如沧海巫山, 熟视岁月如流, 甚至还能唤醒他人麻木的心智, 背负起全人类的精神引导责任——这一切, 皆缘自包容 。
揣摩提示:
思考一:文章紧紧围绕“包容”这一话题, 剖析了包容的好处 。 “包容”有宽容、大度、不计较、有气量的意思, 也有一并容纳、接受不同意见的意思 。 仔细阅读, 看看本文是从哪个方面行文的?
本文前三段恰当地采用了比喻、排比等修辞, 形象地阐释了“包容”在该文的含义应该是“宽容、大度、不计较、有气量”这一方面的意思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