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图书馆、书房、咖啡厅作文

高三图书馆、书房、咖啡厅作文
翻笔记的时候看到伍尔夫的话:每个女人都要有自己的书房 。
这句看似平淡平常的话,在当下可能并不震撼,但回到吴启福当时生活的社会环境,可以想象说出这句话的勇气和开拓感 。 甚至,我们可以把这句话视为女性意识觉醒的重要标志 。
读书,逐渐从贵族活动走向平民;阅读的主体逐渐从贵族和男性转变为普通人和大众,尤其是女性 。
阅读是一项知识产权 。 知识结构大部分是通过阅读构建的 。
阅读的普及带来了普遍意义上的启蒙 。 启蒙,就像康德说的,是要有勇气用自己的理性去摆脱强加在自己身上的不成熟状态 。
吴启福主张女性有自己的学习 。 那么我们不禁要问,公共图书馆和作为公共空间的学习有什么异同?
最近在图书馆看视频公开课最大的一个体验,不仅是高效率,还有高效率背后隐藏的束缚 。 公共空间作为其中的个体,需要考虑公众的利益,所以它必须选择压抑自身的某些行为 。 比如不要吵,坐好脸 。 这些都是社会环境的规约 。 在福柯的意义上,我们可以把它看作是社会对人的一种规训 。 这种纪律是扼杀一个人人格和独立意志的最好方式 。
而在书房看书,一个人游荡,毫无顾忌,往往是一个充分发挥创造力的机会 。
另外,学习中的转换成本相对较低,查阅书籍非常方便,而且这些书籍都是个人精心挑选的,会大大提高搜索效率 。
图书馆自学的效率是规章制度带来的,而学习中阅读的效率是个性带来的 。
寻求常规和个性的平衡是创造力最大化的唯一途径 。
许多高级管理人员都有自己独立的办公室,其中一个主要考虑因素是创造力的发挥和做出合理决策的便利性 。
谷歌、脸谱等公司为了充分发挥员工的创造力,创造了极其自由的工作环境 。 当然,制度一定要走下去 。 换句话说,一个自由的工作环境的保障,是其背后的制度和企业文化 。 想法很重要 。
所以,翻出一篇之前的文章,写的是一家书店,叫第二书房 。
我觉得这个想法大概和我的差不多 。 将书店建成第一书房之外的第二书房,是对公共空间的开放理解 。
在电影《美丽心灵》中,约翰·纳什和他晚年的学生讨论了普林斯顿大学图书馆的问题,这是对图书馆功能的极好诠释 。
下次一定要好好利用我们学校图书馆的读者讨论室 。
至于讨论,其实图书馆客厅咖啡厅都是典型的西方场景 。
在客厅的讨论中,有一个在贵族场所很熟悉的名字,叫做沙龙 。 其实沙龙这个词在法语里是从客厅来的 。 那时,女士们会定期在客厅里会见一些名人、作家和艺术家,讨论一些问题 。 这就是沙龙的由来 。
咖啡馆,在当时,是作家和艺术家写作、讨论和阅读作品的绝佳场所 。
【高三图书馆、书房、咖啡厅作文】所以有句名言:我不在咖啡馆,我在去咖啡馆的路上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