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烂陀寺的位置
那烂陀,梵名Na^landa^ 。又作那兰陀寺、阿兰陀寺 。意译为施无厌寺 。全称那烂陀僧伽蓝(梵语:Na^landa^-sam!gha^ra^ma) 。为古代中印度摩揭陀国首都王舍城北方之大寺院,其地即今拉查基尔(Rajgir)北方约十一公里处之巴达加欧(Baragaon) 。
五世纪初,笈多王朝之帝日王(梵S/akra^ditya)为北印度曷罗社槃社比丘(梵Ra^javam!s/a)建立本寺,历代屡加扩建,遂成为古印度规模宏大之佛教寺院及佛教最高学府 。大唐西域记卷九详载那烂陀寺建寺之由来及沿革,谓其地原为庵摩罗园,佛陀曾于此说法三月,彼入灭后未久,帝日王即于此处创建伽蓝 。
寺名之由来有二说,一说伽蓝之南庵摩罗林有池,池中有龙,名那烂陀,故取为寺名;一说如来往昔修菩萨行时,为大国王,建都此地,乐好布施,德号施无厌,故伽蓝亦以名之 。同书并举出附近有如来三月说法之精舍、发爪塔、雀离浮图、观自在菩萨之立像及精舍等灵迹 。
2016年7月15日,世界遗产大会审议通过“印度那烂陀寺考古发掘遗址"入选《世界遗产名录》 。
那烂陀寺的历史
根据义净在七世纪末的记述,那烂陀寺宛如一座方城,四周围有长廊 。寺高三层,高三到四丈,用砖建造,每层高一丈多 。横梁用木板搭造,用砖平铺为房顶 。每一寺的四边各有9间僧房,房呈四方形,宽约一丈多 。僧房前方安有高门,开有窗洞,但不得安帘幕,以便互相瞻望,不容片刻隐私 。僧房后壁乃是寺的外围墙,有窗通外 。围墙高三四丈,上面排列人身大小的塑像,雕刻精细,美轮美奂 。
寺的屋顶、房檐、和院落地面,都用特制的材料覆盖,这种覆盖料是用核桃大小的碎砖和以黏土制成,覆盖辗平后,再用浸泡多日的石灰杂以麻筋麻滓烂皮涂上,盖上青草三五天,在完全干透之前,用滑石磨光,然后先涂上一道赤土汁,最后再涂上油漆,光亮犹如明镜一般 。经过如此处理的寺院地面,坚实耐用,经人践踏二三十年而坚固如初 。
全寺分八大院,据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卷三所载,该寺为七世纪时印度第一大寺,僧徒常达万人,修学大乘及小乘十八部、吠陀、因明、声明、医方、术数等 。盖本寺初为唯识学派之中心,其后演变为密教之一大中心 。
大乘有宗著名之论师,如护法、德慧、护月、坚慧、光友、胜友、智月、戒贤、智光等人都曾先后在此讲学,或担任本寺住持 。此外,远自我国及东南亚诸国而来之留学僧亦不少,如我国之玄奘、义净、荆州道琳、太州玄照、并州道生、洛阳智弘,及新罗之慧业、阿离耶跋摩等人皆曾来此就学 。又当时由印度来华之波罗颇迦罗蜜多罗、地婆诃罗、善无畏、金刚智、般剌若等诸师亦曾修学于本寺 。
那烂陀寺每天都有一百多个讲坛,学习课程包括大乘佛典、天文学、数学、医药等 。
八世纪时那烂陀寺成为金刚乘的学术中心,也是重要道场 。
那烂陀寺的毁灭
西元八世纪初,笈多王朝没落,印度教勃兴,那烂陀寺寺亦顿告衰微,十二世纪末曾为伊斯兰军队所毁 。
1193年突厥人巴克赫提亚尔·卡尔积(Bakhtiyar Khalji)带兵侵占那烂陀寺,寺院和图书馆遭受严重破坏,大批那烂陀僧侣逃往西藏避难,从此那烂陀寺失去昔日的光辉,并渐渐被人遗忘,变成废墟 。
然据传元朝泰定(1324~1327)初年尚有依止那烂陀寺僧人律贤(梵Vinaya-bhadra)出家之提纳薄陀(即指空)比丘来华,可知本寺于十四世纪时尚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