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三语文作文教学( 三 )


写作训练可以强调的是,学生先说后写,即在写作中,学生构思后,先说自己想写的东西,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然后再写下来 。 还可以充分利用课前三分钟进行演讲,培养口语作文能力,引导学生将“说”和“写”联系起来,让写和写既能提高口语表达能力,又能通过说提高书面语言表达能力,让学生写出中心清晰、条理清晰、轻松自如的作文,让学生的写作兴趣倍增 。
4.展现个性,鼓励想象力
人格是一个人的重要因素,也就是一个人的倾向性、本质性、稳定性心理特征的总和 。 实施“个性化”教育是我国深化教育改革的必然趋势 。 要求教师“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 。 “学生不应该被一致的标准和答案所强迫 。 应该允许学生充分发挥他们的潜力,并根据他们的个体差异做出灵活的要求 。 鼓励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学习主题,并在其独特的潜在领域提供深入的指导 。 ”因此,我们的作文要求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和灵魂,体验生活,体验生活,用自己独特的视角和语言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 。
新的教学大纲明确提出:“鼓励学生写想象的东西,激发他们发展想象和幻想,发挥他们的创造力 。 ”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想象力概括了世界上的一切,促进进步,是知识进步的源泉 。 ”高尔基还说:“想象是文学技巧创造形象的最重要的方法之一 。 ”教师应充分发挥作业中包含的想象力因素,积极引导学生训练思维,通过鼓励想象力来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让学生乐于写作 。 例如,一个学生构思了一篇关于“环境保护”的主题作文 。 借用猪八戒的形象,他懒惰贪婪 。 西学东渐后,他开了一家建材厂 。 为了自己的利益,不顾生态环境,砍伐大量树木,破坏环境,最终酿成苦果 。 他终于意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 他的作文有着丰富多彩的想象力的翅膀,活泼创新,也体现了一个学生的美好愿望和追求,这是我们希望达到的 。
个性是一篇文章的灵魂,想象是文章的翅膀,展现个性,鼓励想象是学生作文的动力,让学生在自己的空间里开阔思路,自由想象,写出自己的文章,提高作文水平 。
5.积累材料并转移使用
教育部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引导学生“养成关注身边事物的习惯”,“发现生活的丰富性”,“珍惜个人的独特感受”,“努力进行创造性表达” 。 为了让学生有话可说,有话可写,一定要注意积累写作素材,提倡多看文章 。 杜甫曰:“读书断,文如神 。 ”书读多了,知识面就会厚,可以古为今用,写文章可以两面兼顾,得心应手 。 阅读是写作的先导 。
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什么是读书?是吸收 。 喜欢每天吃东西,吸收营养,读书就是吸收精神营养……什么是写作?是表情 。 把脑子里的东西拿出来,让大家知道,不是用嘴就是用笔 。 读书写字,吸收表达,一个是进去,从外到内,一个是出来,从内到外 。 这两件事,无论做什么工作,都是永远需要的 。 他还指出“其实写作是以阅读为基础的 。 老师教得好,学生读得好,才写得好 。 ”阅读重在“吸收”,写作重在“倒出” 。 阅读是写作的基础 。 学生的选词造句、布局文章、观察事物、分析事物的能力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们的阅读经验 。 在平时的阅读教学中,教师除了让学生通过阅读积累词汇、掌握表达方法外,还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阅读大量的课外读物,如古今中外名著、优秀小说等 。 让学生爱读书,爱思考,爱写作 。
在研究朱自清的《春》时,写的是“草从土里偷偷冒出来,嫩而绿” 。 运用拟人化的修辞手法,形象地写出了春草生机勃勃,生机勃勃,欣欣向荣 。 像这样优美的句子,可以让学生注意提取和积累,模仿它的写法,创造出更优美的句子 。 因此,强调学生要将所读的书进行整合,积累素材,使之成为自己写作的“活水之源”,学会在自己的作文中迁移运用 。 学生阅读积极性高,写作兴趣受到激发,教师的指导、平时的材料积累和合理使用使学生感受到情绪,思考和写作,写作水平普遍提高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