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是北京人,就会喜欢涮羊肉,但涮羊肉到底从何而来?
习惯的说法是源于元代,忽必烈南下作战,战斗间歇时忙着吃饭,厨师来不及做传统的炖羊肉,就将羊肉切薄片用沸水涮,发现味道甘美异常,从此流传开来 。此说虽传奇,但完全不符合历史事实 。
忽必烈是1215年生人,早他几百年,涮羊肉就已来到北京 。
涮羊肉本是契丹人的食品,内蒙古出土的辽早期壁画中,就有契丹人吃涮羊肉的场景,此后南宋人林洪在《山家清供》中,也谈到涮羊肉 。当时涮羊肉是切成薄片,用酒、酱、花椒浸泡入味,再入水烫熟,没有调料 。
其实,火锅的发明很早,南北朝时已有,但以涮蔬菜为主,与今南派火锅略近,以涮羊肉为主,则是契丹人的发明 。公元938年,契丹将北京设为南京,又称燕京,后人称“一代风俗起于辽京”,从这时起,“涮羊肉”便在北京站稳了脚跟,并向全国其他地区传播 。所以至今全国各地一提“涮羊肉”,马上会想到北京 。
为什么涮羊肉能在全国推行开来呢?因为过去汉人也以羊肉为主要肉食,宋与辽初期征战不休,但后期双方100多年基本维持了和平局面,除宋每年给予“岁币”外,发达的商业也是重要原因,宋的茶叶、丝绸、手工艺广受欢迎,而辽的羊肉又是宋的必需,宋代羊肉的价格是其他肉类的数倍,可见受欢迎程度,不过当时涮并不是最普及的吃法 。
涮羊肉的普及,忽必烈贡献最大,随着蒙古铁骑踏遍中原,涮羊肉被更多地方的人们接受,故后人误认为他是涮羊肉的发明人 。涮羊肉南下也有负面效应,南方湿热,夏季食用会 “上火”,这反过来也影响了北方食俗,甚至老北京也有了“秋风起,涮羊肉”的说法 。
其实,北方干燥,空气湿度小,夏天吃涮羊肉较少“上火”,甚至过去夏天还要专门“吃伏羊” 。但为何老北京吃涮羊肉的习惯改变了呢?这与生活方式变化有关,北方过去饮用茶叶少,即使饮用也多为砖茶,可增加消化能力 。而随着南北物流日渐发达,北京人喝绿茶、花茶增加了,尤其到夏天,消费更多 。但茶叶中含鞣酸,特别不利于羊肉消化,易产生便秘现象,与“上火”症状略同 。于是,北京人也就接受了这一说法 。
在涮羊肉的发展、完善中,老北京作出了许多贡献,比如调料配置、铜锅设计、餐饮仪式等,均以北京为最完善 。清代的“满汉全席”主菜就是涮羊肉 。一次“千叟宴”,用火锅多达1550多个,令人叹为观止 。
(本文背景资料源自《北京志·商业卷·饮食服务志》)
【涮羊肉起源于什么地方 涮羊肉起源于什么朝代】本文转自【方志北京】微信公众号
推荐阅读
- 螃蟹什么地方不能吃
- 锁阳生长在什么地方
- 崖柏木生长在什么地方
- 香椿树生长在什么地方
- 竹笋生长在什么地方
- 菖蒲生长在什么地方
- 白杨树生长在什么地方
- 黄杨树生长在什么地方
- 鸡血藤生长在什么地方
- 黄精生长在什么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