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香树种植条件 电白沉香树 要“种”出百亿大产业


沉香树种植条件 电白沉香树 要“种”出百亿大产业


颇具仪式感的闻香、品香文化 。
邓建青 摄
沉香树种植条件 电白沉香树 要“种”出百亿大产业


奇楠精油样品 。邓建青 摄
沉香树种植条件 电白沉香树 要“种”出百亿大产业


沉香育苗场在观珠镇合利村等地遍地开花 。杨腾飞 摄
电白素有“中国沉香种植第一县”的美誉 , 并获得中国经济林协会授予的“中国沉香之乡”称号 。近年来 , 电白区认真贯彻落实茂名市委、市政府有关决策部署和市第十二次党代会提出的全产业链打造“五棵树、一条鱼”工作要求 , 将沉香作为主导产业来抓 , 聚焦“育苗、种植、加工、产品研发、品牌培育和文旅康养”等环节发力 , 推动电白沉香产业高质量发展 , 逐步形成了三产深度融合发展的良好局面 。
经过多年发展 , 如今电白区沉香种植面积已超过10万亩 , 年产值突破30亿元 , 沉香经济一二三产业实现有效融合发展 , 形成种植、加工、销售“一条龙”的经营模式 , 正加速向未来年产值100亿的目标大踏步迈进 。
采写:南方日报见习采访人员 邓建青
策划:黄小猛 刘俊
统筹:邓建青 刘栋铭 赖广昭
植根
沉香种植面积已逾10万亩
在电白区观珠、沙琅、马踏、望夫、林头等中北部山区 , 处处都能见到沉香树的秀美身影 。高低起伏的山坡上 , 沉香林郁郁葱葱 , 让人赏心悦目 。拥有独特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的电白 , 是我国天然沉香树的中心分布区之一 。其沉香经营历史可追溯至唐代 , 距今有1000多年历史 。
沉香 , 自古以来就被视为名贵香料和稀有中药材 。过去 , 无论是野生还是人工种植的沉香 , 生长周期都很长、结香尤其慢 , 极难形成规模化产业形态 。早几年 , 电白建成了100亩良种繁育基地和1000平方米的白木香产业科研中心 , 并与国内多家科研机构合作 , 掌握了领先的沉香种植、结香与加工技术 , 规范了育苗、栽植、结香程序 , 沉香结香期从传统的10年以上缩短到5年 , 结香率从5%—6%提高到30%—60% 。
在众多的沉香品种中 , 奇楠是顶级品种 , 古代称之为琼脂 , 极其珍贵 。电白香农以偶然发现的野生“奇楠母树”为基础 , 嫁接繁殖出奇楠树 。其最快只需要一两年即可造香 , 3年即可采香 , 不仅生产成本降低 , 产量也显著提升 。
得益于此 , 2017年前后 , 奇楠沉香种植规模在电白各地迅速扩大 , 并成为沉香产业链上举足轻重的一环 。目前 , 电白年育奇楠木苗1500万株 , 占全国市场的80%以上 。尽管母树数量较高峰期减少甚多 , 但奇楠沉香母树资源仍主要集中在电白 , 现存数量估计不足200棵 。除了在本地种植外 , 奇楠树苗还大量输往海南、福建、汕头、珠三角等地 , 电白也迎来送往了不少来自越南、马来西亚、柬埔寨等东南亚国家的客商 , 使得沉香产业走向国际化 。
高产品种的大规模覆盖 , 再加上种植加工技术的提高 , 极大地推动了电白沉香产业的发展 , 并逐步发展成为年产值逾30亿元的支柱性产业 。2014年建区时 , 电白区沉香种植面积只有1.5万亩 , 如今已增至10万余亩 , 已成为中国沉香人工种植、生产、加工最为集中、规模最大的县区 。特别是“沉香山”沉香GAP种植基地达3.5万亩 , 是迄今全国最大的沉香种植示范基地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