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全国乙卷语文作文范文 2022全国乙卷语文作文满分作文( 二 )


第4题的设置很有新意 。需要学生结合文字材料来读图判定 , 有一定难度 。这对学生的跨学科、跨文理的能力考查是比较高的 。第5题和第6题相较于以往年份来讲 , 没有什么本质变化 。第6题要求分析开普勒关于雪花的思考对我们科学研究的意义和启示 , 有引导学生提升科学研究的敏感度 , 提升深入地进行科学研究的意识 , 要从科学家身上获得的一些研究方法等的作用 。
从和2019年到2021年三年高考的比较来看 , 内容选择依然是时下比较热门的话题 。可见这一类型的内容选择多为高考当年或前一年的热点话题 。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15分)
分值设定和试题结构设置没有变化 。阅读材料选择的是左翼作家萧红在抗战时期写的《“九一八”致弟弟书》 , 是一篇书信体散文 。阅读量近1900字 , 略大于往年 。从内容来看 , 属于红色题材 。在文中 , 萧红对于弟弟的关心以及对于他及同样具有革命激情的青年的充分肯定 , 对当代青年是有引导作用的 。那个年代的青年是有为国奋斗 , 为国牺牲的激情的 。那个年代少的是“娘炮” , 多的是“英豪” 。内容选择符合“立德树人”的核心思想 。
第7题是简单的内容理解题 , 难度不大 。第8题要求分析萧红“恍惚感的由来”考查学生分析文章内容 , 把握作者情感的能力 , 难度适中 。其中“一再呈现”这样的引导语 , 就是提示考生要结合原文的具体内容进行分析 。第9题要求分析萧红“对于弟弟先后在上海和山西的两段生活 , ‘我’都放在周围年轻人的群体生活中来叙述 , 且有不同的感受 。”这种设问直接将考生引向对文本主题的探讨 。这道题起到了激励当代学生要有抗战年代青年的斗争精神、担当意识 。
从和2019年到2021年三年高考的比较来看 , 内容选择了从2017年的《窗子以外》之后多年未涉及的散文 。但是从题材、主题等角度来考量 , 还是我们比较熟悉的内容 。主观题的设置延续了前几年对打破答题套路的探讨理念 。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分值设定和试题结构设置没有变化 。阅读材料选自《说苑·贵德》 。文章的中心论点是“国之宝在德不在险” , 这也契合孔子所言的“为政以德”的思想 。孔子曰:“为政以德 , 譬如北辰 , 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德”乃治国之本 , 有了它百姓才能得到生、生活的滋养 , 国家才能长治久安 。《说苑》为西汉刘向所编 , 成书于鸿嘉四年(公元前17年) 。按各类记述春秋战国至汉代的遗闻轶事 。其中以记述诸子言行为主 , 其中有很多关于治国安民、家国兴亡的篇章 。主要表现的是儒家的哲学思想、政治理念及伦理观念 。属于古代杂史小说集 。
第10题依然为断句题 , 难度较低 。第11题依然是“内容解说”题 , 只是内容改为对文言实虚词的含义理解 。黑龙江省高考从2015年开始设置“内容解说”题型 , 内容也大多为文化常识方面 , 至今已经有7年的历史 , 今年的内容设置打破了这一传统 。在很多人看来是新题型 。实际上这是一种对于传统题型的回归 。全国卷在考“文化常识”之前 , 文言文第一题一直是考查文言实词虚词 , 只不过这次的11题相较于以往而言 , 加入了初高中以及经典文本的语境 , 这在某种程度上 , 对考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要求考生要对教材内容十分熟悉 , 否则就难以判断 。其中B选项的《屈原列传》 , 黑龙江省的考生所使用的教材是没有列及的 , 这对考生来讲是一种阅读视野的检验 。既考查对文言词汇的积累掌握情况 , 又考查对于语境意义的判断能力 , 体现了文言文基础知识考查的综合性与运用性要求 。第12题考查依然延用2021年变为的“概述”题型 , 难度适中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