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时是几点到几点钟24时计时法 子时是几点到几点钟的( 二 )


林清玄和时间赛跑
林清玄是台湾著名作家 。小时候 , 他在放学回家路上看到太阳快落山了 , 决心和太阳比谁先回家 , 结果他赢了 。后来 , 林清玄常做这样的游戏 , 和不同的人和事进行比赛 , 如十天做完一个暑假的作业 。他说 , 假若你一直和时间赛跑 , 你就可以成功 。
司马光勤学惜时
司马光是我国北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 , 著名的《资治通鉴》就是他编写的 。司马光的房间 , 除了书本 , 只有一个板床、一条粗布被子和一个圆木做的枕头 。当他睡觉翻身的时候 , 圆木枕头会滚到一边 , 司马光的头就会碰到木板上 。于是 , 他就起来接着读书 。后来 , 司马光给这个圆木枕头起了一个很有意义的名字—-“警枕” 。
寒号鸟
冬天来了 , 气温下降 。晚上 , 寒号鸟冻得瑟瑟发抖 , 不停地说∶“寒风冻死我 , 明日就垒窝 。”天亮了 , 暖暖的阳光照在它的身上 , 寒号鸟觉得这么温暖 , 还是先享受吧 。结果 , 晚上更冷了 。寒号鸟一边发抖 , 一边发誓∶“寒风冻死我 , 明日就垒窝 。”但到了第二天 , 一看到太阳公公在微笑 , 它决定还是先享受吧 , 垒窝的事明天再说 。就这样 , 寒号鸟一天拖一天 , 始终没有垒窝 。一天晚上 , 天上下起了鹅毛般的大雪 , 寒号鸟冻死了 。
惜时名言
三更灯火五更鸡 , 正是男儿读书时 。黑发不知勤学早 , 白首方悔读书迟 。
——颜真卿
一寸光阴一寸金 , 寸金难买寸光阴 。
——民谚
少年易学老难成 , 一寸光阴不可轻 。
——朱熹
少壮不努力 , 老大徒伤悲 。
——《长歌行》
计时工具的发展
计时工具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 , 它们是人类智慧的结晶 。
1.太阳历
钟表未发明前 , 古人根据日月星辰的变化来计时 。他们发现 , 太阳每隔一定时间就会重复出现在天空中的某个位置附近 , 月亮在固定的时间变圆变缺;寒暑会隔一段时间交替出现……经过长时间的经验积累和反复观察 , 古埃及人根据尼罗河涨潮落潮和太阳、月亮的位置关系 , 制定了人类历史上第一部太阳历 。为了更准确地记录一天中的时刻 , 人们发明了日晷 。
2.日晷
日晷被称为钟表的鼻祖 。早期的日晷只有一根竹竿和一块地方 。日晷的原理很简单 , 就是利用太阳对竹竿的照射所形成的影子来记录时间:竹竿的影子投射到地面 , 就像是表针 , 大地则为表盘 。因此 , 碰上阴雨绵绵的日子 , 日晷就无法使用了 。于是 , 人们便发明了漏壶 。
3.漏壶
漏壶也是一种计时装置 。上面的壶滴水到下面的壶 , 滴水形成的液面使浮标升起 , 用升起的刻度表示时间 。
4.沙漏
最早的沙漏出现在我们中国 。这是由两个玻璃球和一个狭窄的连接管道组成的计时装置 , 通过沙子由上面的玻璃球穿过狭窄的管道 , 流入下面的玻璃球所需要的时间来计量时间 。
5.人工报时
在古代 , 民间大多采用人工报时方式 , 如我国古代的打更 。13世纪时 , 欧洲的修道院中出现了机械钟 。看钟人每小时会敲钟报时 , 通知修道士们准时地进行省种宗教活动 。古代中国的寺院也用撞钟来表示时间 。僧人们听到钟声开始一天的工作 , 成语“晨钟暮鼓”即源于此 。唐代诗人张继在《枫桥夜泊》中写道∶“月落啼霜满天 , 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 , 夜半钟声到客船 。”这寒山寺的钟声 , 就是人工报时的一种方式 。

推荐阅读